仲迎娣
摘? 要: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小學英語教材也做出了重新修編,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之中,就在五六年的教材之中增設了“Grammer”板塊,但在筆者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對于新增的這一教學模塊,很多教師感到茫然,采用的教學方法存在諸多問題,本文中,筆者結合對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情況,提出了相關策略建議。
關鍵詞:譯林小學英語? 中高年級? Grammer板塊教學? 現(xiàn)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88-01
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是專門針對學生語法學習增設的板塊,從而讓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不再“遮遮掩掩”,進而讓學生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更好地理解英語、運用英語,從而為學生的語言準確表達提供保障。但是對于這一新增設的教學模塊,很多教師由于缺乏教學經驗,采取的教學方法并不科學,為此今后有必對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做出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若是將詞匯比作是英語語言的“血肉”,那么語法就是英語語言的“骨骼”,學生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可以促使他們更好的理解英語、運用英語,為此在新編的小學英語中高年級教材之中,專門增設了Grammer教學板塊[1]。但在筆者調查研究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下很多教師對新增的Grammer板塊教學還缺乏一定的認知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沿襲應用灌輸式教學方法,意圖通過多講多練,提升學生的語法掌握能力。很顯然這樣的教學方法,得到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不僅教師又累又乏,還會使學生感到厭煩枯燥,使得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大減,甚至滋生出了抵觸情緒,這顯然不是教材編制者,增設Grammer教學板塊的初衷,為此今后小學英語教師還需不斷對教材Grammer板塊教學方法作出更加深入的研讀探索,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語法學習提供保障。
2.1 直觀展現(xiàn),分散難點
英語語法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在語法學習中感到困難,因此,在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中,教師切記不可將語法知識強加灌輸給學生,而結合以往 的執(zhí)教經驗,筆者認為小學生具有感性思維強,理性思維弱的特點,為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語法知識時,應該盡量的將語法知識化抽象為立體,直觀的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樣才能更好幫助學生加深語法知識認知。
如,在學習《what a day!》這節(jié)課程教學時,在Grammer教學板塊之中,主要講解的是“動詞過去式”知識,包括規(guī)則動詞和不規(guī)則動詞,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分散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畫出這樣一個“時間軸”,具體詳見下圖。
利用直觀的圖示,帶領學生進行補寫詞匯的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化抽象為直觀,更好的幫助學生分散了難點,學生會感到清晰、易于接受,很多學生也會因此而克服語法學習的畏難情緒,這無疑是高效教學的體現(xiàn),在今后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此種方式進行教學[2]。
2.2 適當點撥,自主歸納
著名的教育家愛德加·戴爾曾經提出過“金字塔學習”理論,其認為在諸多的學習方式之中,老實講,學生聽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是效率最低的,而尊重學生主體,讓學生自主歸納,自主構建的主動學習方式是效率最高的。為此在今后的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的轉變自身的教學思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明確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自身要發(fā)揮出引導點撥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自主歸納的過程中,形成對語法知識的深度認知。還是以《what a day!》這節(jié)課程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為學設計這樣要一個表格,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過程,將表格填寫完整,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填寫情況從中指導,這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主體知識構建提供了機會,因此一定會取得更為理想的教學對象,是今后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方式。
2.3 宏觀把握,注重應用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語法學習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應用,因此在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中,教師一味的向學生灌輸知識是行不通的,必須要宏觀把控,為學生創(chuàng)造知識應用的機會,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語法知識得到內化。如,在《what a day!》這節(jié)課程教學中,通過上述環(huán)節(jié)教學,學生勢必已經對規(guī)則動詞和不規(guī)則動詞的過去式表達方式已經有了初步認知,為此教師就可以通過為學生模擬情境的方式,促使學生將這些語法知識應用出來。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上周去逛商場”的情境,然后讓學生結合情境要求,自主組織語言,并進行相關的表演對話,在這個情境活動之中,就可以促使學生將上述學習到的語法知識應用出來,這樣的教學為學生的活學活用提供了保障,因此也是一種可行的教學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Grammer板塊教學方法。
語法是為語言交際提供服務的,對于小學生而言,語法的掌握可促使他們的英語學習得到更好的進步發(fā)展,這也是譯林小學英語中高年級教材,增設Grammer板塊教學的重要原因,但現(xiàn)下很多教師對Grammer板塊教學還缺乏認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沿襲應用灌輸式教學方法,并沒有真正的發(fā)揮出Grammer板塊教學的實際效用價值,為此今后教師同仁還需不斷對教材Grammer板塊作出研讀探索。
參考文獻:
[1] 王晶.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sound time板塊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8(14):10-11.
[2] 劉文婷.讓英語語法教學“活”起來——對小學英語Grammar time教學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8(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