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麗
摘? 要:依法治國是黨治國的基本方略,培養(yǎng)高中生的法制精神也是思想政治新課標核心素養(yǎng)的一項要求,因此尋求高中教育與法制教育的完美結(jié)合是當下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要在高中各個階段開展,每個學校都可以結(jié)合自身實際開展切實可行的法制意識培養(yǎng)活動,如班會、校本課程等方式。
關(guān)鍵詞:高中生? 法制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2?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06-01
刑事責任年齡(age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應負刑事責任的年齡。刑事責任能力的條件之一。根據(jù)人的生理與心理發(fā)展成熟度及社會化水平確定。依照刑事法律規(guī)定,凡達到一定年齡、精神正常者實施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根據(jù)我國刑法的規(guī)定,不滿十四周歲是無責任能力年齡階段。已滿 16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己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zhì)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即為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14周歲—16周歲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責任。以2018年入學新生為例,他們是2002年9月到2003年8月出生的,那么他們已經(jīng)部分年滿16周歲,
都是完全刑事責任的個體。明確學生個體法律責任的年齡,更容易確定學生應該了解的法律范疇和量刑方式,更能讓學生知道法律是做人的底線。同時,學生法制意識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維護自己的正當權(quán)益。
高中學生在知覺和觀察事物時比以前更全面、更深刻了。他們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一些主要細節(jié)和事物的本質(zhì)方面,穩(wěn)定性、持久性都比初中生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中生的記憶力已達到新的成熟階段。他們能夠按照一定的學習目的支配自己的記憶活動。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反省性和監(jiān)控性特點。所以基于此可以開展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內(nèi)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年齡實際的案例教學和法理教學都是可取。可以采用遠程授課 或者集體觀摩視頻的方式完成。當然也可以有專門的法律教師,但是這個目前高中階段無法實現(xiàn)。具體的法制內(nèi)容選擇應該以刑法和民法為主,其他專門法不適合學生實際。如校園欺凌就是個很好的法律意識普及點。
高中階段學生還是以高考為主要目標,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采用周末法制教育宣傳專項講座視頻發(fā)放的形式。同時,對一些有條件可以開設選修課的學校,可以要求必須選修法律的內(nèi)容,并且做學分要求,這些選修課的時間可以是周末開設。
充分利用班會課。班會課是班主任和學生每周一次的交流課,可以由教育局等相關(guān)部門集中錄制法制宣傳片,在班會課放給學生觀看,形成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的教育效果。這個方式對大多數(shù)學校來說都是切實可行的,不過需要教育主管部門作出頂層設計。
另外在每個班級的文化建設上面,要求某個時間段作為法制教育宣傳月,所有的板報的設計的主題都以法律為主,這是方法之一。同時可以在班級圖書角配備法律書籍,比如憲法,刑法,民法等等,可以供學生閱讀。
在全校的文化建設上要有法制特色,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營造特定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環(huán)境是十分必要。可以張貼一些法制標語和在宣傳欄中宣傳某些法律常識。也可以開展法律知識小競賽的方式,讓尊法守法愛法的觀念深入每個學生的靈魂深處。
目前思想課的教學可以加入法律部分知識,作為非高考模塊來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涉獵除經(jīng)濟,政治和哲學,文化以外的知識,并且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法律的興趣。具體這個模塊應該在高一階段開展,高一學生特點就是聽話,所以這個階段會更容易接受相關(guān)法律知識,并且不作為考試要求,可以用形式多樣的方式來考察結(jié)業(yè)。
邀請相關(guān)法律人士給學生做專題報告,讓學生參加法院審判等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最有效的措施。只有身臨其境,才體會到法律的威嚴和神圣不可侵犯性??梢悦吭乱淮螏W生參加法院庭審。另外可以給每個班級同學家長與一位律師建立微信群或QQ群,把相關(guān)的法制案例及時由家長傳遞給學生,讓家長發(fā)揮影響力。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綜合評價在自主招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各種等級的法制競賽活動,讓學生獲得實際的收益,同時也增加了法律的影響力。如我校高三學生獲得全省憲法宣講活動的一等獎第一名。不過這也暴露出問題,法制競賽參與對象應該是高一高二學生。他們有時間有熱情,更能全心投入,可以走得更遠。這個方面的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針對性強,更容易為國家培養(yǎng)一個法律專業(yè)人才,對個別學生終生成長都是有益的。這種競賽不像其他數(shù)學、物理競賽需要較強的學科基礎,競爭小,所以學生參與其中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在增加學生綜合評級等級上是大有益處的,不過這些活動更多是教育部門從頂層設計的角度來促成實現(xiàn),上行下效,才可以真正推廣開來,讓學生和法制意識培養(yǎng)雙受益。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高中生的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越來越迫切,必然也會探索出更多切實可行的路徑來落實法制意識的培養(yǎng),讓高中生生活在成熟理想的法制精神之下,成為法律的保護對象而不是約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