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新全
學校從2015年起,作為試點學校,連續(xù)三年在初二年級開展為期一周的學農實踐活動。學校積極響應和高度認可學農活動,進一步認識到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每次學農活動都要做到行前有方案,事前有預案,過程有檔案,確保活動的有序開展和效果達成,較好地實現(xiàn)了實踐育人目標。
學農活動是任務安排,更是課程建設所需。學農活動作為學生職業(yè)生涯體驗項目的一部分,更是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學校希望通過學農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在體驗中習得,在習得中收獲。
學農活動是實踐操作,更是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了農業(yè)(了解傳統(tǒng),立足現(xiàn)代,暢想未來),體驗了農業(yè)(干農活,用農具,明農事),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惜糧食,節(jié)物品,悟生活)。豐富了“三種體驗”:知感恩(感恩親人師長,感恩同伴朋友,感恩社會自然),善學習(學習知識,提高能力,主動探究),樂分享(分享快樂,分享得失,分享收獲)。培養(yǎng)了“三種意識”:集體意識、勞動意識、責任意識。在學農勞動及自我管理中,各班以班集體為單位接受基地的評價,評價結果及時反饋,喚起學生的集體意識、勞動意識和責任意識。學農活動增進了學生間的互相了解和友誼,在評比中進一步強化集體意識。歷煉了“三種精神”:熱愛勞動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珍惜勞動成果的精神。學農活動的課程安排,有利于學生認識勞動價值、掌握勞動技能、深化能力提升和綜合素養(yǎng)養(yǎng)成。學生體會到了“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做到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學農活動是學生個體勞動,更是融入集體生活的過程。人人有任務,小組有合作,集體有目標,齊心協(xié)力共完成。為期一周的學農活動,實踐了“生活和學習”“學校和社會”“教、學和做”的真正統(tǒng)一。知識和技能的獲得不再是教師的灌輸,而是在共處中的學得、習得和悟得。在共同學習生活中,學生學會了理解、包容別人,換位思考,管好自己,照顧別人,惠己及人。
學農活動的收獲和成效是明顯的:學生在勞動中的學習彌補了學校課堂學習的局限;教師參與學生實踐的過程,提高了活動育人的管理能力;家長借助學農活動進行家庭教育,有了新的路徑和平臺;學校通過對學農活動的組織、實施、總結和評價,助力創(chuàng)建文明校園,提高學校育人質量。
編輯 _ 王雪莉? 湯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