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委組織部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提高工作站位、強化大局意識,將黨員教育特別是電教工作作為推動基層黨建的重要抓手,不斷推動工作理念、方法的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多樣化黨員教育載體,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有效推進新時代黨員電教工作轉型發(fā)展。
積極轉變觀念,? 探索黨員電教新思路
傳統(tǒng)的黨員電教工作正面臨著互聯網和多元價值觀的沖擊,語言體系相對滯后,且普遍存在內容單一、形式傳統(tǒng)、傳播局限等問題。在清晰認識到現實形勢的基礎上,廈門市電教工作嚴把政治方向,用好用活新媒體新技術,著力提高電教作品的可學性、可看性、可達性。
一是選題策劃注重更新創(chuàng)作理念。摒棄“大而全”“高大上”的思想,轉而追求“小而精”“小而美”。結合組織工作重點任務和本地特色,選取身邊人、身邊事,讓先進典型回歸原型,突出真實可信、以小見大,讓先進人物的人性魅力與黨性光輝更自然地融合。先后策劃了紀念《黨的生活》電視欄目30周年系列專題片、小區(qū)黨建專題片、村級組織換屆系列微視頻等作品;在拍攝中突出強調與黨員群眾的相關性,從小切口著手,進一步提升電教作品的可學性。
二是拍攝制作注重更新表現手法。在研究當前主流傳播方式與載體后,選擇以“微視頻”作為突破口,推動電教片攝制的創(chuàng)新。通過壓縮單片時長、提高信息密度、突出創(chuàng)意策劃,并在敘事表達上改變以往黨員電教片存在的臉譜化、說教式等不足,以更契合黨員群眾的欣賞習慣;通過平視化的鏡頭語言挖掘細節(jié)、理順情節(jié)、激發(fā)情感,把有意義的事情講得有意思,切實提高黨員電教片的可看性。
三是傳播推廣注重緊跟時代發(fā)展。新媒體具有傳播主體多元交互、方便快捷、開放包容等特性。在跟進黨員群眾信息獲取渠道和欣賞習慣變化的基礎上,一方面在“新”字上下功夫,建設黨員教育管理微信公眾平臺和相關公眾號矩陣,利用手機APP、門戶網站等,加強與知名主流新媒體的合作交流,探索使用“抖音”APP等新傳播載體;另一方面在“全”字上下功夫,注重運用全媒體理念,開展“榜樣的聲音”征集活動,制作集音頻、視頻、圖片、文字等于一體的內容資源,多渠道投放,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
舉辦微視頻大賽,? 構筑黨員電教新平臺
2018年,廈門市以“幸?!^斗”為主題,舉辦了全市首屆黨員教育微視頻大賽,搭建展示黨建成果和先鋒形象的新平臺。
一是“重一線”挖掘典型。貼近基層、聚焦一線,通過精準動員、精心指導、精細調度,督促跟進各區(qū)各系統(tǒng)工作進展,把“重點點題”與“普遍報題”相結合,把跟蹤督促和靠前指導相結合,推動各級黨組織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典型,用多樣化鏡頭語言展現先進人物的精神內涵。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近250部,數量遠超預期,最終產生60部獲獎作品,涌現出一批有時代感、有感染力的高質量作品,切實提高了黨員電教片的傳播力和吸引力,進一步推動了全市黨員電教工作轉型。
二是“多渠道”擴大影響。在網站、微信、APP等多種平臺上開展為期30天的網絡展評,并在傳統(tǒng)電視、移動電視、新媒體等渠道進行集中宣傳。全市廣大黨員群眾紛紛為優(yōu)秀作品點贊,大賽網絡平臺點擊量累計達1150萬人次,投票數超過640萬,成為廈門市依托互聯網開展黨員教育的現象級事件。適時舉辦大賽頒獎儀式,通過現場播放一等獎作品、訪談先進典型和主創(chuàng)人員等方式,為黨員群眾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黨課,也讓黨員電教片轉型理念深入人心。在加大傳統(tǒng)媒體宣傳力度的基礎上,加強與新浪、美拍、澎湃等知名媒體合作,持續(xù)展播優(yōu)秀作品,極大提升了黨員教育影響力。
三是“重整合”強化保障。攝制匯總范例視頻,在全市樹立好片子標準。有針對性地舉辦微視頻創(chuàng)作培訓班,邀請上級組織部門、央視、知名高校學者等專家授課,引導學員轉變思路,與新時代電教工作新要求接軌,提升業(yè)務水平。協(xié)調本地高校相關專業(yè)力量,成立20多人的志愿隊伍,為參賽單位提供技術指導和業(yè)務支持。同時,篩選12家制片能力強、政治可靠的影視制作團隊,為參賽單位提供低酬服務。通過組織供需對接會,切實把資源下沉到基層。
持續(xù)創(chuàng)新提升,? 打造黨員電教新名片
廈門市電教工作圍繞上級部署要求,緊密結合本市實際,與時俱進推動創(chuàng)新,不斷豐富新時代做好黨員教育工作的實踐經驗。
一是創(chuàng)新學習教育載體。將黨員電教工作形式從“視頻”拓展到“音頻”,從單一形式拓展到全媒體產品。黨的十九大召開后,及時跟進,精心策劃錄制《黨的十九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107問)》《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音頻教材,上線“廈門黨建e家”微信公眾號供黨員群眾利用碎片化時間開展自學,以更符合黨員群眾學習、收聽習慣的方式推進黨員教育工作。樹立全媒體創(chuàng)作理念,策劃開展“學身邊榜樣,聚初心力量”系列學習宣傳活動,涵蓋攝制依托電視欄目《黨的生活》平臺播出的“初心故事”系列專題節(jié)目、開展“榜樣的聲音”征集活動及拍攝“初心·使命”系列微視頻等活動,在全市掀起學榜樣、踐初心熱潮,豐富黨員學習內容,教育引導黨員實現自我教育,進一步拓展學習教育形式。
二是拓展宣傳教育平臺。在傳統(tǒng)遠教站點基礎上,建設高清遠教戶外廣場并向黨員群眾開放。同時,創(chuàng)新工作機制,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探索提升遠教信息化管理水平。依托“廈門黨建e家”微信公眾號的學習管理系統(tǒng),融入遠教站點信息化學習記錄功能,實現基層遠教站點黨組織學習有記錄、管理有工具、監(jiān)督有依據的管理模式。充分運用互聯網平臺特別是“兩微一端”,讓黨員教育工作實現從“室內”走向“室外”、從“固定”轉向“移動”、從“黨員”推及“群眾”的良好效果。同時,注重加強與主流互聯網媒體平臺的合作,積極運用其傳播優(yōu)勢,不斷提升廈門市黨建工作的影響力。
三是持續(xù)提升制片水平。始終牢記電教片姓黨,以提升黨員教育實效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目標,充分發(fā)揮黨員電教片在典型宣傳、輿論引導、文化傳播等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積極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拓展思路、與時俱進,強化典型引路,注重挖掘基層鮮活事跡,攝制更多切口小、立意高、情感真、黨性強的作品。同時,抓好全市電教隊伍建設,組織全市電教工作同志赴復旦大學參加首個電教業(yè)務工作異地培訓班,邀請復旦大學、上海市廣播電視臺等知名學者和業(yè)界權威授課,通過提高政治站位、加強創(chuàng)意策劃能力等進一步提升電教工作人員業(yè)務水平,為推動全市電教工作再上新臺階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