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風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瀾之間?!睍r風一起,便如浪潮一樣洶涌,其形洪洪,其勢洶洶,但是我們是否僅是被裹挾其中,而全然不分方向、不辨物我?
家風、學風、文明風,在各種風尚的教育、弘揚與傳播中,我們是否側(cè)耳聆聽;娛樂風、八卦風、搶購風,我們又是否能在塵世的浮躁與喧囂中獨善其身?
風尚并不改變什么,它只是喚醒人們內(nèi)心沉睡的欲望。君可見,娛樂圈某些明星虛假造作,只求出名;君可見,新聞界某些標題聳人聽聞,只為奪人眼球;君可見,某些“專家學者”名為辟謠實則造謠,只為吸引讀者。在喧囂的世界,總會有一些荒誕之風扶搖而上,引領潮流;總會有一些怪異之舉橫行鬧市,怪相百出。究其根源,怕是人類內(nèi)心貪欲的蘇醒與膨脹。那么我們是否也在無意間,將我們心中的野獸喚醒,將我們內(nèi)心的欲念放大?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在流行風尚面前,我們是否能獨善其身,是否有勇氣逆流而上?
陰影前方總有光明,亦有一些良善之風傳承。憶昔日家風傳世久,將仁義禮智信的恪守傳承給后代;憶昔日詩風舉世行,使國風楚辭的韻律流傳兩千余年;憶昔日國風堂堂正正,軍風鐵骨錚錚,民風淳淳樸樸。在當今時代,亦有品行光照四方,亦有正氣浩如汪洋。在和煦的春風中,我們是否隨之起舞;在曼妙的音樂里,我們是否隨之放聲?在風尚中,我們豈能袖手旁觀?
誠然,風尚的好壞不可能如黑白兩色涇渭分明。環(huán)保風吹遍全國,讓綠色理念深入人心,但也存在為環(huán)保而環(huán)保、為綠色而浪費的擾亂之風;搶購風風靡一時,商家吹噓,群眾跟風盲從,但不可否認它刺激了消費需求。許多風尚都是良莠相伴、好壞皆有,因此我們更要睜大雙眼,謹隨風尚。
“我愿意同走路的人一同行走。我不愿站住看著隊伍走過?!奔o伯倫曾言。在風尚面前,我們亦想亦步亦趨。但正因如此,我們更應擦亮雙眼,辨明是非,讓良好的風尚助力時代前行。
教師點評
這篇作文具有思辨性。作者在文章開頭就提出“我們是否僅是被裹挾其中,而全然不分方向、不辨物我”的疑問。之后逐層展開,對于不同的社會風尚進行論述,理智、辯證地看待風尚良莠相伴的問題。文章有理有據(jù),觀點清晰,論證嚴謹,結(jié)尾對于正反兩種不同風尚的看法尤其深刻。(劉寶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