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萍
題目
根據(jù)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有人說,無事生非的人是因為他們無所事事;有人說,無事生非的人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有人說,無事生非的人是對世界還有所要求。
題目解析
這則材料的關鍵詞是“無事生非”。怎樣叫無事生非呢?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事情的確沒有仔細追究的價值和意義,一種則是“大眾認為”事情不必要追究。前者往往是瑣屑小事,可能是個人利益一時的得失,甚至可能是一句無關緊要的口角,只為爭個誰先誰后的所謂“面子”;后者則可能是與國與民有關,只不過被大眾認為是無關緊要的小事,沒有計較的必要,只有小部分真正具有長遠眼光、心系社會的人才會關注、會呼吁、會行動,由此引來庸人“多管閑事”“無事生非”的評價。
材料給我們提供了三種“無事生非”的類型。
第一種:無事生非的人是因為他們無所事事。我們姑且將這一類無事生非者稱為“閑人”。在同學們所熟悉的《記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有這樣的話:“時間永是流駛,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或者給有惡意的閑人作‘流言的種子?!薄盁o惡意的閑人”們,飯后無所事事,對他人的事情指手畫腳,或者僅僅是將其當作故事、談資,以滿足自己內心的窺私欲或隱秘的優(yōu)越感。他們的無所事事,可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可能是目光短淺,根本看不出“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這類無事生非者往往是庸人,他們的無事生非也不過是因為無聊,既無好心,也無惡意,然而于社會的長遠來說是不利的。除此以外,寫作中也可以考慮在較為黑暗的時代和社會中,那些“有惡意”的無所事事、無事生非者。
第二種:無事生非的人是想證明自己的能力。這類情況是中性的,“想證明自己的能力”無所謂好壞,因此,寫作假如要由這部分材料入手,可以考慮如下方面:為什么想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哪方面的能力?什么樣的環(huán)境會讓人迫切地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怎樣證明?什么樣的能力有證明其重要的價值?這個價值由誰或由什么來判斷?判斷一定準確嗎?
第三種:無事生非的人是對世界還有所要求。有所求即意味著對人有希望,對未來有眷念,對世界有關注,那么,寫作中可以重點考慮:這些人是怎樣的人?他們要求什么呢?為此自己又愿意付出怎樣的努力?世人將仍以“無事生非”評價他們的言行嗎?狄金森在詩中寫,“許多瘋狂是非凡的見識”,會被“用一根鎖鏈對付”,那么,關于“無事生非”的人,什么人才能理解他們?什么時候,世界才能發(fā)現(xiàn)并承認他們的價值?而“用一根鎖鏈對付”那些有非凡見識的人的社會是怎樣的?如何去改變它呢?此時,無事生非者是先驅嗎?
同時,我們還要注意,材料里都是“有人說”的,這個“有人”是什么身份,是怎樣的人?這些人抱持了怎樣的心態(tài)說那些“無事生非”的人?這些“有人”在別人眼中是否也是“無事生非”的人?
材料給大家提供了豐富的寫作角度,大家在對材料進行全面解讀后,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角度切入寫作。
若寫記敘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記敘過程中,盡量以細節(jié)突出其中的矛盾沖突。
適用素材與運用示例
適用素材
在所有人相信“地心說”時,哥白尼堅持“日心說”。
運用示例
魯迅看到了黑暗社會中的種種陋習、惡劣的風氣、民眾的麻木,他也看到了因戰(zhàn)事暫時停歇而看似“今逢四海為家日”的平靜下燃燒著的地火。于是他吶喊,用尖銳的筆調抨擊、諷刺,這不正是一些人眼中的“無事生非”嗎?無論是馬丁·路德·金還是曼德拉,哪個不是在和平年代人們表面的“和諧共存”下揭露了丑陋的種族歧視?哥白尼沖破教會的禁錮,在所有人都相信“地心說”而相安無事時堅持“日心說”,這不就是“無事生非”的典例嗎?———南京師大附中高三黃紫琪
適用素材
陳法慶,浙江一農(nóng)民,因為熱心環(huán)保事業(yè)而聞名全國。2003年,由于“東苕溪污染問題”,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浙江省環(huán)保局被陳法慶告上法庭。但法院裁定:由于污染和原告沒有直接利害關系,所以陳法慶不具備原告資格,不予受理。陳法慶認為,這起官司說明建立環(huán)保公益訴訟的法律制度刻不容緩。“只有將絕大多數(shù)的群眾發(fā)動起來參與環(huán)保治理,污染企業(yè)才會像過街老鼠一樣,無處藏身?!?/p>
運用示例
當村民們被問及如何看待因村口河流被污染而狀告政府的陳法慶時,他們的態(tài)度驚人的一致:
“這個人就愛沒事找事?!?/p>
“和政府打官司,想都不要想喲!”
在村民眼中,陳法慶是一個喜歡無事生非的人。僅僅因為下游的河水變色,他便起訴了上游的印刷廠,乃至當?shù)卣!豢忌?/p>
適用素材
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運用示例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這樣寫道:“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當成美德是這個偽善的世界維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氣才是美德?!睉嵟膽B(tài)度正是一種“無事生非”。在一片死寂的粉飾太平中,“無事生非者”是以怒吼打破這片寂靜的人。他們揭穿“無事”的表象,讓血淋淋的社會問題暴露在空氣中?!暇煷蟾街懈呷T一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