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江
題目
《論語》里說:“德不孤,必有鄰?!币馑际怯械赖碌娜瞬粫聠危欢〞兄就篮系娜藖砗退龌锇?。
請以“德不孤,必有鄰”為題目,寫一篇文章,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
題目解析
這是一個談“德”與“鄰”關(guān)系的作文題目。
“德”,可以理解為品德、德行、仁德等?!暗隆笨梢杂懈鞣N表現(xiàn),包括節(jié)儉質(zhì)樸、明辨哲思、仁愛坦蕩等。“鄰”,可以理解為鄰居、伙伴、知音等?!班彙笨梢允浅橄蟮?,如精神世界中的知音、伙伴,也可以是具體的,如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追隨有“德”者的鄰居等。
“德不孤,必有鄰?!庇械抡呷缤粋€磁場,既會吸引同樣有道德的人,也會感染普通人,使之成為有德者。與有德者志同道合的人,與之相伴的人,可以是古人,在過去;也可以是與之同時代者,在當(dāng)下;亦可以是受他們感染者,在將來。有德者看重的是精神世界?!疤煅娜舯揉彙?,縱使隔著時間、空間,有德者之間依舊能實現(xiàn)精神的交流。有了這種心靈上的相伴,有德者便不會孤單。
“德不孤,必有鄰”,往往是理想狀態(tài)下的一種期許,一種鼓勵。其實,有時候也可能“有德而無鄰”。有德者有時是痛苦的,他們的思想往往會超越時代,而時代不可能孕育出太多超越時代的人,于是,這些有德者一時便不會被人理解。在痛苦中,唯盼志同道合者的到來,才能減少一些遺憾。這便是“德不孤,必有鄰”。
而我們今天品讀“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是打算做“德”者,招芳鄰無數(shù);還是做“鄰”者,傍有德者而居;還是兼有“德”與“鄰”的特征,甚至力爭跨越時代的局限,去理解、親近更多的有德者?答案在我們的文字里,更在我們的思想里。
適用素材與運(yùn)用示例
適用素材
魯迅,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xué)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精神感染了一批人。
運(yùn)用示例
于無聲處聽驚雷滾滾,于黑暗里見燈火煌煌。魯迅的犀利,魯迅的執(zhí)著,魯迅的一腔愛國熱血,就是那腐爛的時代里振聾發(fā)聵的雷,就是那新的照耀前路的道德之光。魯迅先生逝世后,鄭振鐸、蕭紅、巴金、臧克家等人紛紛撰文,深切悼念這位永遠(yuǎn)的精神上的友人。鄭振鐸先生說:“魯迅先生的死,不僅是中國失去了一個青年的最勇敢的領(lǐng)導(dǎo)者,也是我們失去了一個最真摯、最熱忱的朋友?!濒斞傅牡?,引得后世多少人去追隨、去接近,成了他精神世界里的“鄰”!這正是“德不孤,必有鄰”。
———北京景山學(xué)校高二梁林溢群
適用素材
“日心說”的提出者哥白尼,在教會的打壓下堅持研究天體運(yùn)行的規(guī)律,更正了人們的宇宙觀,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精神遺產(chǎn)。
運(yùn)用示例
時代的局限性或許會讓有德之人面臨一時“無鄰”的局面,但其德必將在歷史的淘洗中熠熠生輝,為他吸引來跨越時代的“鄰”?!叭招恼f”的提出者哥白尼,不顧時人的侮辱與教會的打壓,在小小的箭樓中苦心觀測,終于發(fā)現(xiàn)了超脫時代的真理,完成他的天文學(xué)著作《天體運(yùn)行論》。這部影響深遠(yuǎn)的著作,使得在他之后的布魯諾,甚至千百年后的你我,都拜服在他的思想下,成了他的追隨者,成了他的“鄰”。領(lǐng)先于時代的智者與圣德之人,往往會陷入“高處不勝寒”的孤獨與寂寞中,但絕不會一直孤獨下去,他們的“鄰”終會跨越奔流不息的時間長河,與他們同在?!本┚吧綄W(xué)校高二金美萱
適用素材
歌手韓紅多年來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yè),關(guān)愛、幫助兒童。
運(yùn)用示例
德,為人之本。有德者自然會被眾人擁護(hù),受眾人愛戴。華語樂壇的實力唱將韓紅,多年來一直積極投身慈善公益事業(yè),她帶領(lǐng)自己的團(tuán)隊走遍祖國各地,幫助那些貧困家庭、孤兒。韓紅在慈善公益之路上并不孤獨,她的善舉更是起到了引領(lǐng)作用,越來越多的演藝界同人加入她的慈善事業(yè)中。而隨著明星隊伍的壯大,知道這項慈善事業(yè)的人越來越多,加入其中的人也越來越多。
與之相反,失德者必然會失去民心。在社交網(wǎng)絡(luò)上引起熱議的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納辱華事件,使這個國際大品牌的口碑直線下降,它拒絕道歉的言論經(jīng)網(wǎng)絡(luò)媒體廣泛傳播后,中國演藝界人士紛紛同該品牌解約。而像杜嘉班納這樣的企業(yè)在市場上也并非少數(shù),它們正因為失德的行為,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廣闊的市場?!本┚吧綄W(xué)校高二張壹
適用素材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笨鬃佑米约旱摹暗隆蔽怂?,弟子三千,并且在其逆境時,始終追隨左右。
運(yùn)用示例
道德能使人在逆境中不放棄,也依然能夠贏得尊重與愛戴。春秋時期,孔子與弟子們在周游列國時曾遭遇斷糧危機(jī),很多追隨他的人都餓病了??鬃拥牡茏幼勇纺昙o(jì)最大,且性情耿直,他生氣地質(zhì)問孔子:“難道有德的君子就應(yīng)陷于窮途末路嗎?”孔子回答道:“君子與小人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身處逆境時,君子泰然自若,不墜其志?!笨鬃拥摹暗隆鄙钌畹馗腥玖俗勇返缺姷茏樱虼思词乖谖ky中,弟子們也沒有離開孔子,始終陪伴孔子渡過危機(jī)。蘇軾才高八斗,卻在官場上屢遭貶謫,曾被貶到黃州、惠州等地。雖壯志難酬,但他并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每到一處就盡力造福一方百姓。他修堤壩、設(shè)學(xué)堂,用他的德行贏得了當(dāng)?shù)匕傩盏膿碜o(hù)和愛戴?!本┚吧綄W(xué)校高二朱照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