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無論是音樂歌唱教學,還是音樂欣賞教學,其都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的。當學生具有音樂學習興趣的時候,其可以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之中,且獲得有效的發(fā)展。當其不具有音樂學習興趣的時候,自然會應付學習,音樂學習效果可想而知?;诖?,我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嘗試利用直觀演示法、巧設疑問法、參與表演法等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激趣教學;應用對策
所謂的激趣就是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以教學內容為基礎,以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為依據(jù),采取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學習,從而提升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應用激趣教學法,其首要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往往會運用直觀演示法、巧設疑問法、參與表演法等,發(fā)揮激趣教學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一、 直觀演示法
就小學生來說,其受年齡的影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而且,所接受的新事物往往是具有直觀性的。一旦遇到抽象復雜的事物,會自動放棄。針對該情況,我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利用直觀演示法,使其在真實、生動的活動參與中,對其中所包含的音樂內容產(chǎn)生興趣,進而在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獲得有價值的音樂知識。
以《新年好》為例,在教學活動之初,我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地播放了一段熱鬧的歡度春節(jié)的視頻。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會為其中熱鬧的氛圍所感染,不自覺地回憶起自己所度過的春節(jié),同時對春節(jié)暢所欲言。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談到自己很喜歡過春節(jié),春節(jié)是熱熱鬧鬧的,而且春節(jié)每天都會有很多活動。如此自然而然地就激發(fā)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我為學生演唱了《新年好》這首歌曲,引導學生在傾聽的過程中,再次想象畫面,進而在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編創(chuàng)有關的動作,在動作表演和歌曲歌唱中,愉快地掌握樂曲。如此教學,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其在想象力的發(fā)揮下,自主創(chuàng)造,為其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巧設疑問法
問題是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起點,同時也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因為當學生處于憤悱狀態(tài)的時候,其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探究,進而在問題解決興趣的驅使下,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提升學習質量。
以《小小的船》為例,我在教學活動中,先引導學生靜靜地坐在座位上,閉上眼睛。接著,我利用多媒體向學生直接播放這首樂曲,以此為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可感的情感。在情境體驗的過程中,我鼓勵學生自主地在大腦中想象畫面,看看自己看到了哪些情景。在此問題的驅使下,學生自然會產(chǎn)生傾聽、想象興趣。伴隨著樂曲,在大腦中自由描繪畫面。在學生傾聽之后,我鼓勵其在小組中自由討論自己所看到的情景。有的學生說,看到了一閃一閃的小星星;有的學生說,看到了一彎月亮;有的學生說,漆黑的天空就像是大海一樣,月亮像小船一樣在大海中漂蕩……那么,在這樣的場景中,你的心情是如何的呢?……在這樣的一個個問題的驅使下,學生不僅對樂曲的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還在問題解決中感知到了樂曲的內容。
三、 參與表演法
盡管小學階段的學生,其認知能力較差,但是其卻好玩、好動,樂于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且能在活動體驗過程中,獲得有效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加深對樂曲內涵的理解,教師不妨給予學生親身參與的機會,使其在表演的過程中,以神態(tài)、動作等有效演繹樂曲,享受到樂曲學習所帶來的樂趣。
以《中國功夫:少林》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根據(jù)這首樂曲的內涵,教給了學生一段武術。對于武術,大部分學生是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的,其在動胳膊、動腿的過程中,會自主地感受到樂趣。在表演武術的過程中,為了調動學生的情緒,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中國功夫:少林》這首樂曲,使學生伴隨著樂曲將動作舞動得虎虎生威。而且,在動作舞動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將自己的情感遷移到樂曲中,以此自主地感知樂曲的內涵,領悟其中的情感,從而深刻理解樂曲。如此教學,不僅使學生在表演中解放了身體與思維,還在演繹中,實現(xiàn)情感遷移,深刻地體會到樂曲的內涵,提升其音樂學習水平。
四、 故事穿插法
就音樂而言,其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每一首樂曲都是來源于生活的,是作者對生活感悟的高度凝練。所以,每一首樂曲背后都蘊含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基于此,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倘若教師能將樂曲背后的故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不僅可以調動其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其在故事傾聽的過程中,把握樂曲的來龍去脈,從而為其深刻地理解樂曲內容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為例,我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詳細地為學生描述了十年動亂中,共青團和少先隊的悲慘遭遇,以此使學生產(chǎn)生憤慨之情。接著,我講述在粉碎“四人幫”之后,為了展現(xiàn)少年兒童的青春活力,周郁輝作詞,寄明作曲的故事。在這樣一個個故事的講述中,學生仿佛回到了過去那個年代,在動蕩的年代,看到了青少年的希望,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下,看到了未來發(fā)展的希望。進而在學習樂曲的時候,結合故事內容,深刻地感知到活潑、明快的樂調中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情感,以此加深其對樂曲的認知與理解。在這樣的故事講述中,學生不僅可以對樂曲的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還可以在故事的輔助下,理解樂曲的內涵,促進其樂曲理解能力的發(fā)展。
總之,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立足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采取多樣的方法,如直觀演示法、巧設疑問法、參與表演法等調動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自主參與音樂活動,在感知樂曲、理解樂曲的過程中,獲得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秋云.小學音樂教學如何做好興趣培養(yǎng)工作[J].北方音樂,2017,37(24):222.
[2]闞文雯.小學音樂教育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J].當代音樂,2017(24):63-64.
[3]張元元.寓教于樂,提升教學效果——研究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樂游戲的開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202.
作者簡介:
蔡碧瑜,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qū)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