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淑明
摘要:閱讀是一個人一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能力。而許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我們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學,就必須構建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必須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要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要讓學生有閱讀的充分體驗;要重視學生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閱讀健康的課外讀物。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愛上閱讀
中國高考改革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語文越來越受到重視,其中高考語文試卷的閱讀字數(shù)將由7000字左右增加到10000字左右。這就必然要求提高學生閱讀速度、閱讀能力;專家透露,高考語文可能會讓15%的學生做不完題。因此,培養(yǎng)、提升語文閱讀能力就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一次學生考試下來,字、詞、句部分都不錯,但連句成段的閱讀失分就比較嚴重了,不僅課外閱讀考試失分如此,課內(nèi)閱讀也挺嚴重。這樣說明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比較差,是很難適應未來高考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也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學生坐得端端正正地,但不少學生心不在焉,對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或反復強調(diào)聽而不聞,對提問也不做認真思考或懶于回答,結果教師幾節(jié)課辛苦地教一篇課文,有的學生卻讀不通順課文,或不能理解內(nèi)容,或不能完成課后作業(yè),特別是遇到閱讀的作業(yè)不少學生留空白,就連答案就在文章中的題,也不愿靜下心來讀一讀,想一想,找一找,更不說要自己去思考、歸納的理解題了,這些說明學生不很愿意學語文、閱讀興趣不高。
小學生學語文,特別是閱讀學習的確也有難的一面,尤其是三、四年級,作業(yè)多,加上閱讀、作文進入考題,一段或一篇文章,文字多,甚至還有生字生詞,要理解透意思、歸納主要內(nèi)容、段意,體會中心思想、作者情感甚至寫作方法,有的還要求仿寫,考試的結果往往容易從90分這個令學生向往的目標跌落,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語文的積極性,甚至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是學習的基礎性科目,閱讀是一個人一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能力,試想連題意就沒讀懂,怎么去正確回答問題呢?閱讀能力也必然會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影響學生進入初中及以后的學習。所以,無論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需要,還是適應高考改革,甚至為了學生終身學習、發(fā)展,都必須高度重視小學閱讀教學,讓學生愛上閱讀學習、學會閱讀。
一、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學,就必須構建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博覽群書,語言豐富,生動有趣。教師講得好,學生自然愛聽。教師要善于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哪個孩子不愛聽表揚呢?孩子得到教師的表揚,心情愉快,更親近教師,聽課更專心,思考、回答問題更積極,更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教育,就更容易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氛圍,提高課堂學習成效,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善于構建、指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互學互助,使每一個學生都更能體會到自己在學習中平等表現(xiàn)的機會與價值,從而充分調(diào)動每一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學,就必須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要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認真讀懂一句話開始,在熟讀的基礎上善于抓住關鍵字詞進行理解;引導學生善于抓住一段的關鍵句子、中心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理解,能用一句話概括段意;引導學生在讀懂每一段的前提下,聯(lián)系段意抓住主要內(nèi)容,歸納整篇文章中心意思,或者用概括法“誰干什么”式進行歸納,或者從文中找中心句子進行概括。
三、要讓學生愛上閱讀教學,教師要讓學生有閱讀的充分體驗。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能抱住不放,一字一詞地講解,要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自己體會,學生不能解決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解決,教師只加以適當?shù)狞c撥。課堂上教師要把時間更多地交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有相當高的組織、調(diào)控能力,對做得好的學生和小組給予及時地表揚,對較差的學生和小組及時給予指導、引導、督促,并對小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檢查,及時評價,不斷地激勵學生,讓學生不斷地提升閱讀學習獲得感。
四、要讓學生學會閱讀,就要重視學生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小學階段閱讀教學中要重視朗讀,也要重視默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當然要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但也需要靜悄悄的默讀教學,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逐步達到一定的速度?!墩n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明確要求,第一階段(1-2年級)學習默讀,第二階段(3-4年級)初步學會默讀,第三階段(5-6年級)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要在默讀中快速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對重點詞語、句子要勾畫。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閱讀是小學閱讀教學的目標之一,也是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學好語文的重要步驟和方法。
五、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還必須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閱讀健康的課外讀物。《課程標準》也推薦了不少必讀書目,語文教師要高度重視,像布置作業(yè)一樣做安排。引導學生養(yǎng)成每天讀半小時課外讀物的習慣;讀書時要摘抄好詞好句,教師要定期檢查,同學之間要做交流、學習,要表揚做得好的學生,對較差學生要指導、督促,必要時請家長配合、協(xié)助,讓家長營造孩子讀書的氛圍。
只要我們教給學生具體可行的方法,并營造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