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一般是指在法庭最終判決時能夠從寬處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種法律制度。在這一制度中,由于需要律師的介入,所以律師通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且為了讓律師在進入這一制度后能夠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律師的作用,保證律師可以有最大權限的參與,有足夠的辯護空間,盡可能的為被追訴人爭取最大的利益。但是現階段的發(fā)展情況中,對于律師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有效參與機制發(fā)展還并不充分。在目前學界對于刑事辯護方面,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律師參與機制的研究成果還尚不多見,因此,本文將針對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律師參與機制,對現階段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應如何走向的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律師;參與機制;協商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試點實踐以來,出于對司法審判公正的實際考慮和對于刑事被告人切實利益的維護,律師參與制度的呼聲越來越大。為此,為了能夠維護各方的利益,讓好的政策開展實施,立法者和執(zhí)法者對于此項制度在全國各地進行了試點工作,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如今全民深化司法改革的大環(huán)境大背景下,在試點之后應該總結出相應的經驗促進深層次的發(fā)展,促進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推廣這一制度,在這一制度中律師的參與制度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律師參與機制存在的問題研究
1.辯護律師的地位不夠明確
在我國以往的傳統司法理念中,律師作為一個辯護的主體應當要確保案件的真實性,根據案件的真實發(fā)生情況進行獨立辯護。自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推行以后,這種制度改變了傳統的定罪模式,成為了一種律師依靠于被追訴人的意愿進行認罪定罪,并且僅僅能夠在被追訴人的意愿范圍之內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這一點相比于以往的獨立辯護的地位已經變味了。成為了一種相對獨立或者是有限的獨立于當事人意愿的一種從屬地位。
2.辯護律師的積極性不高
由于認罪認罰案件的利益激發(fā)功能較弱,因此會出現辯護律師的辯護發(fā)揮空間狹小,由于一般的適用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絕大部分屬于輕微的刑事案件,大致的案件類型一般包括:危險駕駛、盜竊、強奸等。因此絕大部分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對指控并無異議,較少會出現有其他的相關訴求,因此也就對辯護律師的需求有所下降。
二、認罪認罰從寬中律師參與制度的保障措施
1.要建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律師參與制度問題
律師如何能夠高效的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發(fā)揮重要角色?如何能夠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如何充分地發(fā)揮制約公權力形式的各項功能?這一系列問題在《試點工作辦法中》中已經做了規(guī)定“辦理認罪認罰案件,律師要讓他們能夠了解認罪認罰的性質和法律后果,爭取做到自愿認罪認罰。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出現不需要辯護人的這種狀況,通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等應當讓值班律師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法律援助,其中大概包含:法律咨詢援助、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钡窃凇对圏c工作辦法》現階段的執(zhí)行狀況和發(fā)展態(tài)勢,還是沒有解決如何提升援助律師熱情,將這種熱情應用在延伸到辯護功能與制衡職能中去,而只是對值班律師制度作了原則性的規(guī)定等,這些相關的問題上就還仍然要求我們進行不斷的探索,同時我們最終要能夠用文件的形式明確的展示出來,從而能夠在整個范圍內推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律師的有效參與機制時能夠切實可行。
2.對于律師在庭審前訴訟階段的“有效參與”進行優(yōu)化完善
在認罪認罰從寬案件中,律師的作用已經不再是僅發(fā)揮于普通的案件審判階段,也延伸到了更多的階段。律師的作用發(fā)揮向前可以移到最初的案件的偵查階段。在法律條文中規(guī)定,律師閱卷權的相關明文標注規(guī)定,可以讓律師在審查案件的證據材料的提取和分析,為犯罪嫌疑人提供基于案件材料之上的專業(yè)的法律意見,并且讓犯罪嫌疑人在“自愿”的情況下服從判決。在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規(guī)定:“辯護律師從人民檢察院對案件開始審查起訴之日起,可以進行查閱、摘抄、復制本案的案卷材料”。這一點對于律師的有效參與都有限制,具體而言,在有關于偵查的時期,律師可以了解涉案罪名和案件有關的情況在相關的偵查部門,并且應該讓律師在查閱相關案件的過程中,發(fā)現對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證據,并且對于這些證據目前還沒有被采用之時,充分的加以利用;在實施逮捕時期,也要依托審查逮捕實施相應的公開聽證制度。另外一點,對于探視問題和相應的時間規(guī)定,也需要律師和犯罪嫌疑人之間達成一致,從而更好地讓犯罪嫌疑人利用認罪認罰從寬機制的另外一面,在節(jié)約司法資源的同時保障權益的合法性。
三、小結
明確認罪認罰制度的具體內涵對于這項制度的具體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在整個的實施過程中,必須要明確與現有的刑事訴訟程序的區(qū)別。其次,作為刑事辯護律師要思考分析如何盡可能最大限度的介入到這一制度中,為犯罪嫌疑人爭取最大利益,最大限度的發(fā)揮這一制度的特點。律師參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具體的實施中,必須明確律師的具體各項應有的權利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不能夠讓這些問題出現以后僅僅拿出來探討,而沒有具體的改進措施,不能讓意見建議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要具體細化對于每一條問題的改進,如果認罪認罰從寬中的律師參與制度沒有很好的保障實施與改進,反而會帶來消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從光,劉學敏.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的律師參與——以值班律師為分析視角[J].菏澤學院學報,2018,40(6):62-66.
[2]趙恒.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與律師辯護制度發(fā)展——以刑事速裁程序為例的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2016,(6):117-121.
[3]呂云川.從有效到正義:認罪認罰案件偵查階段的律師作用[J].遼寧警察學院學報,2017,19(3):4-10.
作者簡介:
熊良志(1966~ ),男,江蘇阜寧人,三級律師,研究方向: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