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
新版《語文課程標準》非常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明確規(guī)定了課內(nèi)外閱讀量:初中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并積極倡導學生“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因此,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是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的任務(wù)。基于此,我們作為一線教師,務(wù)必要在日常全面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努力提升孩子語文素養(yǎng)。
一、潛移默化,明確課外閱讀的意義
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非常強的學科,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再加之高考命題新方案的出臺實施,并要求語文學科要加強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考查,試卷信息容量也在攀升,這一變化,對學生課外積累,快速捕捉信息,分析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愈發(fā)嚴格。因此,語文教學不得不拓寬閱讀渠道,將課堂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甚至有人論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比拼就是閱讀質(zhì)量的比拼。
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課外閱讀是其將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吸收的方法融化到他從課外書籍中所獲取的知識渠道中去,這樣課堂學習與課外閱讀才能相得益彰,形成立體的知識體系。尤其網(wǎng)絡(luò)時代信息泛濫,面對紛紜繁雜而又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引導孩子博覽群書,開拓視野,我們教育工作者絕不能等閑視之,在平時教學中應(yīng)當充分發(fā)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功能,讓學生逐漸重視課外閱讀。
二、多法并舉,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1.故事交流
充分利用班會、晨會等時間,開展以“我與一本書的故事”“關(guān)于名人讀書的軼事”“名人是如何讀書的”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學生之間交流熟知仰慕的名家的讀書趣聞,周邊同學的閱讀歷程,互相啟迪,彼此推動,潛移默化、耳濡目染之下,自覺或者不自覺間將課外閱讀當作一扇窗戶,去領(lǐng)略外面世界的異彩紛呈。
2.精彩展示
每節(jié)語文課前,讓學生誦讀名家名篇中的精彩片段,或有感情朗誦,展示美點;或條分縷析,剖析妙處;或與其他同學互相評點,暢談感受,真正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讓經(jīng)典浸潤學生心靈,讓學生真正親近名著,領(lǐng)略名家風采,覺察到閱讀之情趣。
3.交流收獲
“人人心中皆有一臺天線,只要你從天上人間接收美好、希望、歡樂、勇氣和力量的信號,你就青春永駐,風華永存?!睂W生在閱讀中總會有一點感悟,一些積累,甚至于獨到的見解,定期召開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收獲,暢談關(guān)于閱讀的感悟,闡述自己的思想觸動,新鮮的觀點,不一而足,讓孩子們在自由融洽的氛圍中各抒己見,在交流中體驗讀書的快感,堅定長期閱讀的信念。
學生對課外閱讀有了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求,興趣和習慣一旦養(yǎng)成,必將會讓學生終身受益。
三、分類指導,精心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
1.概括摘要法
對于篇幅教長或者內(nèi)容不是很重要,但是學生又必須了解的文章,可指導學生只做瀏覽,只摘錄精要的片段,甚至只對核心內(nèi)容做概括,一般只將與眾不同的思想,標新立異的觀點,特立獨行的軼事做摘要,簡而言之,盡量取其精華,棄其繁文縟節(jié)。
2.品讀賞析法
對于課外閱讀而言,沒有借鑒和賞析,就算不上真正意義的閱讀,對于一些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的文章,可指導學生旁批品味語言,可總評揣摩構(gòu)思,可細說指點內(nèi)容,可砥礪思想,可剖析寫法,不一而足,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不做蜻蜓點水似的快餐。
3.誦讀升華法
曾幾何時,學生讀書一味地默讀。筆者認為,大聲誦讀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且能真正感知語言的美感,對音韻鏗鏘,句式工整,修辭精當?shù)木勒Z段,必須大聲朗讀,甚至有感情誦讀,力爭熟讀成誦,力求識記在胸,充分咀嚼語言,吸取精華,受到審美熏染,得到情感的升華。
四、助力強化,養(yǎng)成長期閱讀的習慣
學生的知識體系是通過課內(nèi)外的自主學習而逐漸建立起來的。廣泛的課外閱讀是學生搜集和汲取知識的一條重要途徑??墒窃诰唧w學習過程中,有時受作業(yè)負擔過重,其他事情干擾等,大部分學生閱讀時斷時續(xù)。一旦出現(xiàn)此種情況,必須采用強制性措施加以保障,我此時要求學生每天務(wù)必填寫讀書記錄卡,卡片由教者統(tǒng)一制定,印發(fā)給學生填寫,項目包括閱讀時間、閱讀書目及具體章節(jié),閱讀內(nèi)容概括、讀后感想等諸多內(nèi)容。教師和學生小組長定期檢查,在班內(nèi)展示,讓學生互相競爭,互相拼比,定期召開讀書成果展示,或許起初有贅余之嫌,但功到自然成,一旦學生視讀書為每天的必修課,那么他就會自然去做。這樣,在教者外力的推動下,一旦學生真正領(lǐng)略到讀書之趣,可取締這一環(huán)節(jié),彼時,他會視讀書為樂事,真正“三日不讀書,便有面目可憎”之感了。
總之,課外閱讀提升了人生境界,強化了人文精神,將真善美廣植人心,讓學生覺得“有書相伴,人生滋味長”,使學生的思維向課外延伸,潛力和視野向課外發(fā)展。廣泛的閱讀不僅能增加學生的認識,還提高了學生的修養(yǎng),陶冶了學生的情操,“種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影響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逐漸熔化”。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樂縣第四中學(73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