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廣慶(佛山市南海區(qū)平洲中心小學(xué) 廣東 佛山 528000)
競技武術(shù)套路是新中國成立后,武術(shù)在西方體育思想的影響下而逐漸發(fā)展起來的競技體育項目。競技武術(shù)套路經(jīng)歷了8次競賽規(guī)則的調(diào)整,逐漸確立了“高、難、美、新”的發(fā)展方向,形成了以動作質(zhì)量、演練水平、難度動作為評價方法的競賽體系。依據(jù)《武術(shù)套路競賽規(guī)則與裁判法(2012年)》的規(guī)定,在自選長拳比賽中動作質(zhì)量占5分,演練水平占3分、難度動作占2分。難度動作雖然僅占2分,但難度動作是影響比賽最后得分的主導(dǎo)因素。因此,難度動作的選編以及完成情況是運動員編排長拳套路必須慎重考慮的重要內(nèi)容。本研究通過對全運會男子長拳比賽前十名運動員的參賽套路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長拳難度動作中的動作難度、連接難度、難度動作組合等方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討長拳競賽套路難度動作編排特征,掌握長拳競賽套路難度動作的技術(shù)走向,為長拳競賽提供參理論依據(jù)。
本研究以長拳競賽套路難度動作編排特征為研究對象。
(1)錄像觀察法。
通過觀察第十二屆全運會男子長拳比賽中前十名運動員的比賽視頻,記錄整理的參賽套路中難度動作(動作難度、連接難度、難度動作組合)的類型、頻次以及編排位置等信息,以全面、詳細地了解難度動作的選用以及編排方式,為本研究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數(shù)據(jù)支持。
(2)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本研究采用2010版excel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012版《武術(shù)套路競賽規(guī)則》是在2003版《武術(shù)套路競賽規(guī)則》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將動作難度分為平衡、腿法、跳躍三大類,共計22個動作;A、B、C三個級別,完成一個A級動作難度計0.2分,B級計0.3分C級計0.4分,比賽中動作難度分值最高為1.4分。平衡類有搬腿朝天直立、側(cè)踢抱腳直立、仰身平衡、探海平衡、臥魚平衡、十字平衡、后踢抱腳直立,其中5個A級動作難度,1個B級動作難度、1個C級動作難度。腿法類有1個A級動作難度直身前掃540度、1個B級動作難度直身前掃900°。跳躍類有5個A級動作難度騰空飛腳(斜飛腳、雙飛腳)、旋風(fēng)腳360°、騰空擺蓮360°、旋子、側(cè)空翻,5個 B級動作難度騰空正踢、旋風(fēng)腳 540°、騰空擺蓮540°、旋子轉(zhuǎn)體 360°、側(cè)空翻轉(zhuǎn)體360°,3個C級動作難度旋風(fēng)腳 720°、騰空擺蓮 720°、旋子轉(zhuǎn)體 720°。
表1 動作難度選用頻次表
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長拳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在動作難度的編排上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跳躍類,平衡類、腿法類動作難度均沒有被選用。此外,高水平運動員在動作難度的編排上更傾向于選擇B級和C級動作難度。其中A級動作難度232A選用5次,333A選用4次;B級動作難度324B選用 10次,353B選用10次,355B選用 4次;C級動作難度 323C選用 10次,324C選用 2次,353C選用8次。324B、353B、323C三個動作難均選用10次,說明每名運動員都編排了這三個動作難度。
高水平運動員在套路中動作難度的分值均達到1.4分,且有7名運動員超出1.4分,最高超0.7分。這主要是因為高水平運動員競技能力較強,可以完成2個C級動作難度。因此,在動作難度的編排上具有較多選擇的余地。此外,雖然競賽規(guī)則規(guī)定動作難度最高只能獲得1.4分,但大部分運動員均超過了此分數(shù),這表明運動員在套路動作難度編排上考慮到失誤的因素,同時亦可將自己的競技能力較好的展現(xiàn)給裁判員和觀眾,以提高演練水平的分值。
表2 動作難度分值表
表3 連接難度頻次表
在2012版 《武術(shù)套路競賽規(guī)則》中規(guī)定連接難度分值為0.6分,分為4個等級,其中A連接難度0.05分,共計11個;B級連接難度0.1分,共計8個;C級連接難度0.15分,共計6個;D級連接難度0.2分,共計3個。
高水平運動員在連接難度的選擇上主要集中在B級、C級、D級連接難度,A級連接難度無人選用。D級連接難度雖然只有3個,但選用頻次最高,10名運動員平均每人選用兩個D級連接難度。這說明高水平運動員在套路中主要選用C級連接難度。C級連接難度人均選用1個,B級人均1.5個。這主要是因為D級數(shù)量較少,且規(guī)則要求不能重復(fù)記分。因此,對于高水平運動員最優(yōu)化的組合就是選用2個D級難度,加2個B級難度。但考慮到動作難度,10名運動員均選用用2個D級連接難度,加1個B級連接難度,加1個C級連接難度的。為了保證連接難度的分值,一些運動員還多選編了一個B級難度。
高水平運動員在套路中連接難度的分值均超過0.6分,5名運動員連接難度分值為0.65分,5名運動員連接分值為0.75分,超出0.15分。這表明高水平運動員的競技能力較好均能獲得連接難度的滿分,這也為比賽取得更好成績奠定了基礎(chǔ)。
表4 難度動作組合選編表
難度動作組合的編排是綜合考慮動作難度、連接難度的基礎(chǔ)上,對難度動作的合理優(yōu)化。難度動作組合的合理編排有助于更好地完成難度動作,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有助于運動員在演練中合理地分配體力;有助于更好地彰顯套路的藝術(shù)價值。因此,對高水平運動員套路中難度動作組合的分析,能夠?qū)﹄y度動作的編排起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表5 難度動作組合選編表
從表5中可以看出,高水平運動員在套路中選編難度動作組合數(shù)量在3-5個之間,有5名運動員僅編排了3個難度動作組合。從難度動作的內(nèi)容上看,高水平運動員的動作難度、連接難度高度趨同, 主要集中在 353B+323C+4、323A+353C+4、353C+4、324B+1、324C+1、355B、333A。 其中 353B+323C+4、323A+353C+4 是運動員編排難度動作的核心組合。353B+323C+4組合的動作難度分值為0.7分,連接難度分值為0.35分;323A+353C+4組合的動動作難度分值為0.6分,連接難度分值為0.3分,這兩個組合的難度動作分值為1.95分,占97.5%難度動作分值。這也是大多數(shù)運動員選編這兩個難度動作組合的原因。
(1)在長拳比賽中高水平運動員在動作難度的編排上集中度較高,主要集中在跳躍類,324B、353B、323C是運動員必選動作。動作難度分值至少報滿1.4分;
(2)高水平運動員在連接難度的編排上主要集中在B級、C級、D級連接難度,D級連接難度選用頻次最高,連接難度的分值均超過0.6分;
(3)高水平運動員在套路中選編難度動作組合數(shù)量在3-5個之間,353B+323C+4,323A+353C+4是運動員編排難度動作的核心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