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鷹
什么是思維導圖?“思維導圖是圍繞一個中心將大腦中產(chǎn)生的思想以網(wǎng)狀圖形記錄下來的思維模式”,它是英國人東尼博贊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先進的思維方法,是一種強大有效的圖形技術(shù)。它是一種思維工具,也是一種學習互動模式。
如何運用思維導圖?下面就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實踐,來談?wù)勊季S導圖應用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幾個例子。
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盡快帶入課堂學習中。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學為例,教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My e-friend時,老師先給出一張思維導圖,以網(wǎng)友Peter的照片為中心,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提相關(guān)問題。有的同學問“How old is he?”有的同學問“Whats his name?”有的同學問“Where is he from?”...,老師一一把他的信息作為二級內(nèi)容寫在照片外圍,借此導入課堂,提高了學生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興趣。而且這些how、what類的半開放或開放式問題,能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習慣。
又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At the snack bar這一課時,可以用一張snack bar的圖片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讓學生想一想如果自己去snack bar,會點哪些吃的,哪些喝的?學生也許會想到“bread, pie, noodles, coffee, juice, milk...”這些學過的單詞。該怎么和服務(wù)員溝通交流呢?學生可能會回答“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How much...?”等,老師把這些英文單詞和句子作為二級內(nèi)容、三級內(nèi)容寫在圖片外圍,這樣的思維導入,既創(chuàng)造了一種氛圍,讓學生進入到買東西的場景中;又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和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
一節(jié)好課,教學思路是否清晰,重點難點是否突破,都是重要的依據(jù)。只有好的教學設(shè)計,才能使老師更靈活地實施教學活動。恰當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教學設(shè)計,既能滿足教師靈活性教學的需求,增加彈性,方便修改,方便調(diào)整,也能夠保證教學結(jié)構(gòu)的嚴謹。
比如在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這課,學生會學習“There be”的句式。在教學設(shè)計時,將“There be ...”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然后將課本中要掌握的名詞設(shè)計為二類關(guān)鍵詞,即 “on”,“in”,“in front of”等。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做思維運動,猜猜Goldilocks在forest、house、table、room周圍可能會看見什么,并用“There be ...”的句式表達出來。
也可以將“Goldilocks”作為思維導圖的核心,以她的感受形容詞設(shè)計為二類關(guān)鍵詞,即“happy”,“hungry and thirsty”,“tired”,“afraid”,在課堂中引導學生感受其中的變化,讀出人物的語氣,并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Goldilocks和三只熊碰面之后,他們會說些什么?然后把故事續(xù)編下去。
在平時的教學中,學生存在“學得快、忘得快”、“會做練習、說不出”等現(xiàn)象。思維導圖可以用來對知識進行梳理、提煉、歸納,融會貫通,讓學生加深長效記憶。在此基礎(chǔ)上,還可以讓學生“看圖說話”,融會貫通,積極運用所學英語進行表達和交流,提高說的能力。
比如在教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My day時,可以教學生自己列出簡單思維導圖,幫助記憶,并采取男女生對抗賽,讓學生復述課文。
教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Our animal friends課文時,運用思維導圖,以Who—animal friends—What color?What do they have? What can they do? 這樣的鏈形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整理思路,之后再讓學生看著思維導圖,復述課文,讓描述更有層次和條理。
平時有些同學遇到英語作文,不知道如何去寫,即使寫了,也是錯誤百出。有的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一些范文來應付考試。對學生作文的指導,我認為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它能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搭好支架,提高邏輯能力。
首先,在平時教授課文時,我們用思維導圖來訓練學生“看圖說話”,然后把它落實到筆頭,讓學生寫下來。有了這個基礎(chǔ),讓學生自己畫思維導圖,再寫作文就不難了。一般來說,學生讀題后,根據(jù)題目要求,可以先列出要用到的中心語,然后細化分支,最后根據(jù)具體的時態(tài),完成寫作。
比如:一個以“Next week”為主題的作文,可以先讓學生列出下周的7天Sunday、Monday、Tuesday...作中心語,然后細化每天自己打算做的事情, 如watch TV, do ones homework,read books...。最后根據(jù)題目“next week”這個將來時提示,考慮到將來時要對應的動詞變化,完成寫作。
一個以“Have a party”為題的作文,先讓學生列出什么原因Why、誰參加Who、在哪里Where、做什么what等疑問詞為中心語,然后細化,最后根據(jù)時間when,用過去式或?qū)硎綄懗霾煌瑫r態(tài)的作文。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可以將思想圖像化,將知識圖像化。它可以作為一個說話的提綱,為介紹做鋪墊;它也可以是思考的草稿;它還可以圍繞核心詞發(fā)散出各類的想法。我們需要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使它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wù)。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陶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