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校是黨的學校,又是黨的重要工作部門,新時代堅持黨校姓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旗幟鮮明講政治,就要加強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的自身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教職工隊伍,積極為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綜合素質發(fā)光發(fā)熱。
關鍵詞:新時代;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建設
習總書記講:“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更加重視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更加重視黨校工作。黨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笨h委黨校面對的是基層黨員干部,而基層黨員干部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傳者、貫徹者、執(zhí)行者,是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不斷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理論素養(yǎng)與綜合能力,對于我們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的自身建設勢在必行。
一、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存在的問題
(一)對縣委黨校的作用認識不到位
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不重視黨校工作的現(xiàn)象還比較普遍,不少人認為黨??捎锌蔁o。黨校工作在地方和基層還存在“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問題。”特別是在欠發(fā)達地區(qū),許多黨政領導存在黨校只是個用錢而不掙錢的單位,導致縣委黨校被邊緣化,無法發(fā)揮“熔爐”和“陣地”的作用。
(二)基礎設施不配套
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縣委黨校在中央、省的關懷下各方面的條件有很大的改善,但基礎設施不僅僅是場地和房子的問題,在這個知識大爆炸、高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許多縣委黨校軟硬件不配套,教學還處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或者一份講稿,最多一臺電腦的狀態(tài),這種簡單的辦學模式根本無法適應新時代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要求。
(三)政治站位不高,黨性修養(yǎng)不強
縣委黨校由于被邊緣化,導致許多教職工在黨性修養(yǎng)、理論水平、能力素質同黨校的要求不相匹配,雖然工作、生活中言行能和中央保持一致,但在教學教研中還沒有達到“紅色講臺”要求的高度。
(四)師資力量薄弱
一是專職師資比例不達標,行政和后勤比重過高;二是師資的專業(yè)結構不科學,大多為傳統(tǒng)學科;三是專職教師(特別是年輕的)留住難。由于縣委黨校地位不高,收入也不高,,和同期工作的公務員相比待遇、工資差距太大,許多年輕教師把黨校當做跳板,不安心教學教研工作,一有機會就考公務員走人,使縣委黨校處境很是尷尬。
(五)理論聯(lián)系實際困難
“實事求是”是黨校的辦學方針,“理論聯(lián)系實際”是黨校教學教研的生命,黨校教員面對的學員大多是有較高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的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黨員和領導干部,可縣委黨校的教師許多是從大學校門進入黨校校門,沒有基層工作的經驗,難于在教學教研中實現(xiàn)理論聯(lián)系實際,上課照本宣科,同時黨校的教師大部分沒有從政的經歷、閱歷,但在講臺上要講如何處理問題、解決矛盾、應對突發(fā)事變,常常出現(xiàn)“牛頭不對馬嘴”的現(xiàn)象。
(六)教研水平不高
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由于經費欠缺,難于開展有效的社會調研,調研只能走馬觀花,甚至是找材料、要數據,難于達到為黨委、政府或部門做咨詢、參謀的高度。
(七)經費嚴重不足
由于欠發(fā)達地區(qū)經濟原本就困難,許多處于“寅吃卯糧”的現(xiàn)狀,縣委黨校作為一個無權無錢的靠要米下鍋的單位,經費更為緊張,經常是領導不敢出門,教師不敢鄉(xiāng)下,更不要說師資的培訓、設備的配置、資料的購買。
二、加強欠發(fā)達地區(qū)縣委黨校建設的思路
(一)黨委重視是前提
黨校既是“學?!?,又是“黨委的一個重要部門”。就要求黨委要把黨校工作提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黨校的工作,尤其要保障黨校人、財、物和培訓計劃的落實。
(二)提高政治站位,
習總書記指出:“黨校因黨而立、為黨而辦,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關乎黨校的性質和方向,”“黨校要旗幟鮮明、大張旗鼓講馬克思主義、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講共產主義,旗幟鮮明、大張旗鼓講黨的性質、講黨的宗旨、講黨的傳統(tǒng)、講黨的作風?!眻猿贮h校姓黨,黨校的教育一定要做到“三個適應、三個促進”。
(三)加強黨性修養(yǎng)
黨性教育是黨校教學的永恒主題。黨?!叭蹱t”和“陣地”作用決定了黨性教育在黨校工作中的位置。習總書記指出:“堅持把黨校姓黨作為黨校的靈魂,貫穿于教學、科研、行政、后勤各個方面工作之中,融入到黨校教員和管理人員的思想與行動之中。”因為對領導干部來說,黨性就是最大的德。現(xiàn)在干部出問題,主要是出在“德”上、出在黨性薄弱上。
(四)注重師資隊伍建設
習總書記說:“黨校不是一般學校,黨校教育培訓對象不是一般學生,這樣的“不一般”對黨校師資的要求也不一般,黨校師資隊伍建設力度也應該不一般。”“對黨校教師來說,首先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畮熣?,人之模范也。黨校教師應該在為人師表、行為世范上有更高標準?!彼钥h委黨校在師資隊伍建設上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留得住、沉下去”的路子。走出去:就是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上級黨校特別是中央黨校、省委黨校要注重縣級黨校教師的培訓,實現(xiàn)傳幫帶;請進來:一方面是請專家學者到縣委黨校上課,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自己教師的學習,另一方面是請有關領導和部門專業(yè)技術人員到校上課,增強黨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功能,實現(xiàn)教學教研相長;留得?。壕褪且岣唿h校地位和待遇;沉下去:就是要增強教師閱歷和實踐經驗,可以把黨校教師派到基層進行掛職鍛煉。這樣經過打磨就能形成一支我們黨掌握的又紅又專的師資隊伍。
(五)創(chuàng)新培訓方式,延伸培訓陣地
縣級黨校的培訓方式必須是多元化的,培訓方式可以由課堂講授、研究討論、案例分析、情景模擬、相互交流、現(xiàn)場觀摩等組成的一個整體,因為我們的教師和學員各有所長,并且學員來自各個行業(yè),各有特色,通過不同的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習效果產生質的飛躍,達到教學、教研、學學相長。延伸培訓陣地就是要充分發(fā)揮黨校培訓的輻射功能。一是縣級黨校面對的是基層黨員干部,要采用各種方式鼓勵教師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能夠增強教師的對社會各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也能擴大黨校在各行業(yè)的影響力;二是要“延伸講臺”??h委黨校直接面對基層,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社會需要,就要把自己的講臺延伸到工廠的車間、農民的田間地頭,通過切合實際的講授,不斷擴大影響,努力拓寬黨校的培訓領域,夯實黨校的培訓地位。
(六)加大投入,確保黨校經費來源
黨校人常說:全國黨校是一家,只有兄弟沒有媽,這也使黨校的經費來源和其他單位不一樣??h委黨校除了人員工資外,財政沒有其它撥款,上級財政也沒有給與專項資金,使得欠發(fā)達地區(qū)的縣委黨校不管是在基礎設施投入還是教師培訓、日常開支等都十分困難,要發(fā)揮縣委黨校“熔爐”“陣地”作用,就必須加大財政投入,一是縣級財政的投入;二是上級黨委及黨校的支持,這樣才能保證縣委黨校的軟硬件建設,達到黨性教育和理論教育的目的。
(七)提高科研水平,實現(xiàn)教學教研相長
縣委黨校的社會調研,要根據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聯(lián)系,加強科學研究和社會調查。通過調研,積極為縣委、政府的工作決策做咨詢,同時使調研成果進課堂,實現(xiàn)黨校理論研究與實踐相結合的獨特優(yōu)勢,既能增強教師講課的吸引力,又能使縣級黨校的理論研究、課堂講授不斷出精品,出名師,真正發(fā)揮黨?!八枷霂臁焙汀爸悄覉F”的作用。
(八)從嚴管理,培育優(yōu)良校風
黨校是黨的重要窗口,必須保持風清氣正,在黨校必須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嚴格要求學員認真遵守校紀校規(guī),決不允許有特殊學員存在,黨員干部一進入黨校就只有一個身份——學員。黨校要加強對學員的全過程教育、監(jiān)督、管理,用優(yōu)良校風促使黨員干部端正學習態(tài)度,努力打造一支忠臣于黨的基層黨員干部隊伍。
總之,在新的形勢下,黨校要堅定不移高舉黨的旗幟,充分發(fā)揮好黨校的五大作用,讓“紅色傳播平臺”深入基層,實現(xiàn)一顆紅心跟黨走,一切行動聽指揮,“守護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前沿陣地?!?/p>
參考文獻:
[1]習近平2008年《在中央黨校秋季學期第二批進修班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習近平2015年12月11日《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3]習近平2012年7月《在全國黨校校長會議上的講話》
[4]任振鶴《奮力交出新時代黨校工作優(yōu)異答卷》2018年4月6日《學習時報》
作者簡介:梅石存,女,中共陸良縣委黨校,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