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禾
關于“誰將出任英國執(zhí)政黨保守黨黨首暨下任首相”的問題,明20日,英國執(zhí)政黨保守黨黨首選舉決出最后兩強: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與現(xiàn)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16萬名保守黨黨員在6月22日以郵寄選票形式從約翰遜和亨特中投票選出新領導人,預計投票結果將在7月22日開始的那一周揭曉。
五輪投票約翰遜一路領先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于6月7日正式辭去保守黨領導人一職,但她將繼續(xù)留任首相,直到新首相產生。根據規(guī)定,首相辭職后,執(zhí)政黨內選舉產生的新黨魁將自動出任首相。保守黨在6月13日啟動新領導人選舉程序,一開始有10名候選人參與角逐,經保守黨議會下院313名議員多輪不記名投票后,候選人篩選至2人——前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和現(xiàn)任英國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
由于英國議會將在7月25日開始夏天的休息,直到9月3日才重新開會。這就意味著,即使投票結果能在7月22日當天揭曉,新首相上臺后也沒有足夠時間在議會提交并通過新的“脫歐”議案,他將扛著“脫歐”包袱,度過一個相對平靜的暑假。英國媒體預計,從英國議會9月重新開會到10月31日(“脫歐”期限)之間這兩個月內,英國議會將再次就“脫歐”密集上演各種妥協(xié)、交易、爭吵,甚至“逼宮”、解散議會。
作為“脫歐”陣營的代言人,約翰遜是最被看好的保守黨黨魁和首相候選人。他在黨內不僅受強硬“脫歐派”力挺,同時被部分溫和派人士視作有能力團結保守黨、贏回選民的“統(tǒng)一者”。但他先前的不當言論、出任高官時的言談舉止以及容易忽略細節(jié)的特點遭受質疑。
事實上,在這五輪投票中,約翰遜的票數一直遙遙領先于其他競爭者且持續(xù)增加。而亨特被視作有經驗、有能力的傳統(tǒng)型閣僚,但略顯乏味。他自稱是兩人中“嚴肅”的那個,暗懟約翰遜。
分析人士認為,相較于其他候選人,約翰遜在保守黨中的威信頗高,一旦他能獲得黨內下院議員的支持進入最后的黨員投票階段,則他高票當選該黨新領導人并接任首相的概率會非常大。
同時,亨特承認自己在這場競選中“處于劣勢”,“我從一開始就處于劣勢,但我要證明人們是錯的”。
約翰遜和亨特的對決,意味著英國下一任保守黨黨魁暨下一任首相將是一名年齡在52~55歲之間的牛津大學校友。
這并非什么稀罕事。在英國,牛津大學堪稱“首相搖籃”,約半數首相來自這個學校,其中包括撒切爾夫人、布萊爾、卡梅倫及特雷莎·梅。
下任首相“脫歐”難題不易拆解
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約翰遜還是亨特獲勝,上任后面臨的第一個的問題就是如何推動英國“脫歐”。
約翰遜主張無論能否與歐盟達成一份新“脫歐”協(xié)議,都要讓英國在10月31日如期“脫歐”。而亨特主張努力推動與歐盟達成新的協(xié)議。但兩人都沒有提供具體的方法或證據,解釋如何在短短數月內打破“脫歐”僵局,證明自己能說服27個歐盟成員國重新制定新的“脫歐”協(xié)議。
而歐盟委員會主席讓克洛德·容克表示,歐盟不會就此前已與英國達成的“脫歐”協(xié)議進行重新談判。鑒于雙方“硬碰硬”的態(tài)度可能導致新協(xié)議難以達成,英國“無協(xié)議脫歐”的可能性不斷升高。盡管如此,以約翰遜為代表的“脫歐派”要實現(xiàn)“無協(xié)議脫歐”絕非易事,將面臨來自保守黨、議會乃至英國企業(yè)的多重阻礙。
此外,新首相不僅要處理和歐盟的關系,還要面對來自議會的壓力。事實上,新的“脫歐”協(xié)議不僅需要保守黨黨內多數議員的支持,還需要得到議會內其他黨派的妥協(xié)。
可以預料,無論誰成為新首相,議會都是其“脫歐”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議員可能對一個困于原先“脫歐”協(xié)議或選擇“無協(xié)議脫歐”的首相發(fā)起不信任投票,從而觸發(fā)提前大選。
相較于英國大選,黨內選舉充滿著各種戲劇性,背后有各種合縱連橫,抱團、倒戈,甚至上演了“復仇”戲碼。
在保守黨2016年、2019年的黨魁選舉中,卡梅倫、約翰遜、戈夫和特雷莎·梅等幾人之間,就出現(xiàn)了戲劇性的情節(jié),其中充斥著背叛、倒戈、漁翁得利、復仇,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是“脫歐”??穫愐驗椤懊摎W”下臺;特雷莎·梅是成也“脫歐”、敗也“脫歐”;約翰遜曾寄希望于借“脫歐”上位,如今成敗只看最后一步。但即使他能成功,最后是否會成為倒在“脫歐”之下的又一位首相,也很難說。
鮑里斯·約翰遜:緋聞影響仕途
鮑里斯·約翰遜被英國人戲稱為“英國活寶”,以一頭金發(fā)和口無遮攔聞名,在英國一直擁有超高知名度。
約翰遜1964年出生在美國紐約,5歲時跟隨家人移居倫敦。約翰遜和前首相卡梅倫同樣畢業(yè)于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
在牛津,兩人同是學生社團“布靈頓俱樂部”的成員。這個神秘的俱樂部人數不多卻非富即貴,多為名門之后。約翰遜時?;貞浥c卡梅倫的同窗歲月。大學畢業(yè)后,約翰遜在《泰晤士報》以實習生身份開始記者生涯,曾先后擔任《每日電訊報》記者和《旁觀者》雜志的總編。
2001年,約翰遜開始步入政壇。他在地方選舉中獲勝,成為牛津郡保守黨的地方議員。2006年,夢想在35歲前進入內閣的約翰遜,眼睜睜看著比自己年輕的卡梅倫登上了保守黨黨魁的位置。約翰遜在2008年至2016年期間擔任倫敦市長,2016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外交大臣。
約翰遜的第一任妻子阿麗奎拉是他牛津大學時的同窗。1993年,兩人以離婚收場。第二任妻子瑪麗娜是劍橋大學畢業(yè)生,是約翰遜童年時代的“初戀”情人。這段維持了25年的婚姻(于2018年宣告結束)帶給約翰遜4個兒女。
然而,在兩段婚姻之外,約翰遜頻頻卷入丑聞。他在任《旁觀者》雜志總編輯后不久,就被曝光出軌,有報道稱其助理帕雀娜拉懷過約翰遜的孩子。此事一經傳開,約翰遜立即被當時的保守黨主席逐出議會。2006年,他被揭發(fā)和一名《泰晤士報》的記者幽會。2010年,他又卷入了一起“私生女”丑聞。
有分析人士稱,屢屢曝光的緋聞成為約翰遜政途的絆腳石。
杰里米·亨特:稱妻子為“秘密武器”
現(xiàn)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從開始“處于劣勢”的競爭者到殺入最后兩強,他能否成為擊敗約翰遜的黑馬呢?
亨特得到國防大臣彭妮·莫當特和就業(yè)與養(yǎng)老金大臣安伯·拉德兩名閣僚的公開“支持”。有媒體認為,亨特能獲得如此高的支持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的“秘密武器”——中國妻子。
杰里米·亨特出生于1967年,父親是海軍上將,畢業(yè)于牛津大學,擁有哲學、政治和經濟學學位。亨特于2005年當選英國議會下院議員,2010—2012年出任英國文化大臣。自2012年9月內閣改組后一直擔任衛(wèi)生大臣,也是英國歷史上擔任衛(wèi)生大臣時間最長的內閣成員。2018年7月,特雷莎·梅任命亨特為外交大臣,接替因“脫歐”分歧而辭職的約翰遜。
2005年進入議會前,亨特從事過管理顧問工作,并在日本當過一段時間的英語老師,能說流利的日語。從政前,他曾創(chuàng)辦公共關系機構和教育服務公司,并依靠出售企業(yè)股份成為了特雷莎·梅內閣最富有的大臣。
亨特的妻子露西亞今年41歲,來自中國西安,兩人于2008年在亨特創(chuàng)立的教育服務公司相識。2009年7月,亨特前往西安獲得露西亞父親的同意后,與露西亞舉辦了中式婚禮。如今兩人定居倫敦,育有一子兩女,年齡最大的9歲,最小的4歲。
婚后,為了支持亨特的政治事業(yè),露西亞全職照顧家庭。但露西亞沒有退而成為“隱形人”,她被視為幫助丈夫爭奪首相位置的重要角色。
6月10日,亨特舉行活動正式宣布競爭保守黨黨首?;顒由?,露西亞坐在了前排正中央。亨特在發(fā)表演說前,先走向妻子,向妻子致意。在活動開始前,露西亞與亨特的支持者互動。她與養(yǎng)老金大臣安伯·拉德?lián)肀?,而保守黨議員、外交國務大臣馬克·菲爾德熱情地親吻露西亞,更是讓與會者驚訝。
五月,在妻子的陪伴下完成了7天訪問非洲5個國家的行程后,亨特稱露西亞為自己的“秘密武器”,說她是“完美的外交大臣妻子”。當月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亨特稱有“剛強果敢”的妻子陪在身邊,讓他在外交談判中“如虎添翼”。(資料來源:《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