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洋,楊 超
(葫蘆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葫蘆島 125001)
心血管內科中常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心血管患者通常有著較長的病史,容易反復出現(xiàn)病情,導致患者情緒低落,對治療信心缺乏。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床邊責任制護理。其中,平均年齡(48.8±1.6)歲,觀察組和對照組有著相近的疾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護理方法
給予常規(guī)護理。按時檢測患者生命指標,保證病房環(huán)境良好,保證通風、衛(wèi)生,做好消毒,一旦出現(xiàn)異常及時和主治醫(yī)生聯(lián)系。
1.2.2 研究組護理方法
(1)病床和護理人員的合理分配
近些年我國有越來越多的人患有心血管疾病,應當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則合理安排病床和護理人員,提高病床和護理人員工作的合理性,提高工作效果。在分組病床過程中應當根據科室的情況做好分配,保證數(shù)量相同,并且在床邊責任制護理中應當保證1名護理人員做好每一組的護理工作。參與創(chuàng)編責任護理的人員要避開夜班護理,這不但能夠體現(xiàn)工作人性化還能夠更好地配合護理工作,保證護理效果。此外,為了提高床邊責任制護理工作質量還要對責任護理人員數(shù)量進行合理安排。
(2)合理排班
按照三個班次進行床邊責任制護理,銜接好護理人員之間的工作,保證護理質量的提升??墒菓敻鶕参蛔o理人員數(shù)量做好白天、上午、下午排班,通常設置2~3名護理人員。此外,應當對給藥護理工作進行明確地安排,保證護理質量的優(yōu)化。通常安排1名護理人員進行床邊護理,夜間值夜護理安排2名護理人員。
(3)工作安排
面對復雜的護理工作,為了保證護理的質量,床邊責任護理人員不但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還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對護理方案進行制定和優(yōu)化,為患者的早日康復奠定基礎。護理人員應當充分了解自身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從而順利完成護理工作。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評測結果顯示,接受床邊責任制護理的患者,其護理效果要顯著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下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 [n(%)]
在開展床邊責任護理工作中,護理的中心為患者,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應用各個方面的知識,包括醫(yī)學、心理、社會學等,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深入地了解分析,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護理方法。通過研究可知,在心血管內科應用床邊責任制護理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效果,這對于改善醫(yī)患關系、促進患者早日康復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颊吣挲g大、病程長、病情復雜等是心血管內科患者中常見的特點,在開展床邊責任護理過程中應當采取合理的措施將患者臨床癥狀進行改善。醫(yī)院應當加強護理人員的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可以引入責任制激發(fā)護理人員工作的熱情。在開展床邊護理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圍繞患者為中心開展工作,應當對自身的工作責任和內容進行明確,明確患者護理的重點,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充分掌握,從而更好地提供服務,降低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之間的矛盾,加強溝通,提高護理的滿意度。
總而言之,在心血管內科護理過程中應當積極應用床邊責任護理制,做好分管護理工作,加強安全風險管控,保證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性和責任性,提高工作的嚴謹性,對每個細節(jié)都認真對待,做好患者的護理工作,提高患者康復效果。在未來護理中,應當積極應用并推廣床邊護理責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