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娟
410004長沙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湖南 長沙
肝炎肝硬化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在病情快速加重而得不到有效治療的情況下,很有可能引發(fā)肝纖維化并形成肝癌。近年來,我國肝癌患者總量明顯增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與生命安全,因此對該疾病進行有效檢測,及時發(fā)現(xiàn)并進行治療非常重要[1]。長期以來進行肝臟病理檢查被當作確診肝硬化的標準,但這種檢查方式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創(chuàng)傷,尤其是威脅晚期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檢測患者血清膽堿酯酶(CHE)、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清總膽固醇(CHO)等血清指標的有效性,現(xiàn)選擇6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及60例健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整理報告以下。
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同時選擇同期入院檢查的60例健康人員,分別列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3~65歲,平均(44.8±7.0)歲;Child-Pugh分級包括C級17例、B級23例、A級20例。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25~65歲,平均(45.0±6.8)歲。觀察組患者診斷標準根據(jù)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標準確診[2],排除存在合并心肺等重要臟器器質(zhì)變疾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研究方法:120例研究對象均按照研究要求,于晨起空腹取血3 mL。應用儀器為日立7600分析儀、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試劑,操作過程根據(jù)相關說明書嚴格操作,為研究對象檢測CHE、ALB、CHO水平。檢測人員檢測全程堅守無菌操作的原則,確保檢測的準確性。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指標比較(±s)
組別 n CHE(U/L) ALB(g/L) CHO(mmol/L)觀察組 60 2356.4±816.8 31.3±6.9 3.4±0.2對照組 60 8027.5±967.8 48.8±3.1 8.9±2.8 t 18.092 8.092 4.726 P<0.05 <0.05 <0.05
表2 觀察組不同分級患者血清各指標比較(±s)
表2 觀察組不同分級患者血清各指標比較(±s)
分級 n CHE(U/L) ALB(g/L) CHO(mmol/L)A級 20 3420.4±627.1 34.8±6.1 2.3±0.2 B級 23 2989.5±757.0 30.5±7.5 2.9±2.0 C級 17 2000.8±564.6 24.6±10.4 1.5±0.6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CHE、ALB與CHO均比對照組健康者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不同分級的觀察組患者血清指標對比:不同肝功能分級觀察組患者各項血清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作為人體非常重要的器官,肝臟引發(fā)疾病直接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必須引起臨床醫(yī)療人員的高度重視。當前臨床上,肝硬化疾病比較常見,這是一種慢性、彌漫性和進行性的肝臟病變,尤其是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患者有病程長、預后差的憂慮,與此同時,患者自身免疫力和身體狀況的不同,也將直接影響其生存期[3]。有臨床研究資料顯示[4],患有肝炎和肝硬化疾病的患者更容易誘發(fā)肝癌疾病,其進展率高達85%~90%,而纖維組織、結締組織彌漫性增生、肝細胞發(fā)生病變甚至病死,更直接體現(xiàn)疾病的病理特征。
臨床診斷肝炎肝硬化疾病常用的方法是血清生化指標檢測,而標準性的指標包括CHE、ALB和CHO。其中,CHE源自肝細胞擬膽堿酯酶以及新生紅細胞乙酰膽堿酯酶,如果患者出現(xiàn)肝細胞嚴重損傷的情況,那么對應的血清CHE指標則會明顯下降,以此為標準用于臨床的檢測,就是結合CHE水平發(fā)生的變化對患者肝細胞蛋白合成的功能進行判斷,結果準確。CHO的合成位置就在人體的肝臟中,一旦肝硬化患者有肝細胞嚴重受損或壞死的情況,那么合成CHO限速酶就會減少,直接影響CHE的降低[5]。此外,ABL也是臨床檢測和評估肝炎肝硬化患者疾病嚴重程度的重要指標,但與前兩者相比,ABL指標發(fā)生的變化更多受到黃疸癥狀與血脂水平影響,特別是肝炎肝硬化患者臨床治療措施中包含的蛋白補給與輸血操作,都有可能對患者ABL造成影響,因此這項指標更多作為輔助檢測的工具,單一的ABL檢測結果不能決定被檢者是否存在肝功能異常。由此可見,聯(lián)合血清CHE、ABL和CHO三項指標檢測患者是否患有肝炎肝硬化,或是檢測患者肝功能情況,其可操作性與檢測結果較為可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60例確診的肝炎肝硬化觀察組患者血清CHE、ABL以及CHO明顯比健康者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經(jīng)Child-Pugh分級后發(fā)現(xiàn),A級CHE與ABL指標最高,B級其次,C級兩項指標數(shù)據(jù)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O方面,B級最高,A級其次,C級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些對比說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受損越嚴重,其CHO合成降低越明顯,而生化指標的檢測結果很好的反映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臟受損程度。該結果與文關良研究結果相似[6],再一次證實檢測血清CHE、ALB、CHO指標對確診肝炎肝硬化疾病以及評估患者肝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上所述,ALB水平受到外源性影響較多,臨床檢測有著較高特異性,對患者的依從性相對更高。
綜上所述,將CHE、ALB、CHO作為檢驗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程度及評估病情意義重大,值得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