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華,姚立輝
(吉林市中心醫(yī)院超聲科,吉林 吉林 132011)
肺心病患者終末期表現(xiàn)為慢性肺性心臟?。ǚ涡牟。┖喜⑿牧λソ?,具有預后差,死亡率高等特點[1]。心力衰竭早期缺乏典型性臨床癥狀,給臨床診斷帶來困難[2]。為進一步對慢性肺心病的診斷方法進行分析探討,筆者對我院收治的62例肺心病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研究內(nèi)容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2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齡45~79歲,平均(60.41±3.75)歲;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志愿者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齡41~81歲,平均(61.28±3.6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飛利浦EPIQ 7C彩色超聲診斷儀,采用X5-1探頭,頻率設置為1~5 MHz之間。于患者入院的24 h內(nèi)抽其肘靜脈血5 mL,然后將其置于EDTA抗凝管內(nèi)予以離心處理,2500轉(zhuǎn)/min,持續(xù)15 min后取其血清。實施電化學發(fā)光雙抗體夾心法檢測。
協(xié)助患者取左側(cè)臥位,對患者心電圖情況進行記錄,于胸骨旁四腔心切面時切換至三維超聲程序。通過TomTec軟件切割圖像,標記三尖瓣環(huán)與右室心尖位置,并勾勒出右心室內(nèi)膜。
①對比兩組患者的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②分析BNP與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的相關性。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三維超聲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三維超聲指標比較(±s)
組別 RVEDV(mL) PASP(mmHg) RVSV(mL) RVESV(mL) RVEF(%)觀察組(n=62) 82.55±7.49 47.03±5.91 38.05±2.46 25.73±2.96 23.91±3.05對照組(n=70) 61.78±6.41 24.03±2.03 25.42±2.07 40.13±4.29 60.31±5.84 t 7.903 12.774 8.201 5.336 10.793 P<0.05 <0.05 <0.05 <0.05 <0.05
BNP與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均有顯著相關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尖瓣環(huán)位移、PASP與Tei指數(shù)相關性分析
肺心病為中老年人常見性疾病,隨著社會老齡化的不斷發(fā)展,受粉塵、吸煙、寒冷、空氣污染等因素的影響,肺心病的發(fā)病率不斷提高[3]。
BNP由心室肌細胞分泌,具有擴張血管的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肺心病疾病的不同階段,疾病初期與急性發(fā)作期具有較為顯著差異[4]。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NP與PASP、RVESV、RVEF、RVSV及RVEDV均有顯著相關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BNP聯(lián)合三維超聲心動圖在慢性肺心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血清BNP及三維超聲心動圖指標對肺心病診斷及預后具有重要價值,為臨床診療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