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婷,楊 彪
(陸軍軍醫(yī)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麻醉科,重慶 400037)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主要指患者在手術后腦功能活動混亂,其主要表現為術后記憶力和集中力受損,智力功能退化。在目前,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患者的比例不斷上升,POCD使得患者的住院時間、費用、術后死亡率和疾病復發(fā)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筆者通過本研究探討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具體的分析報告如下。
選擇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接診的400例擬行結腸癌根治術的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MMSE評分,若手術后評分下降大于等于4分,則判斷發(fā)生POCD,將患者分為POCD組和非POCD組。男233人,女167人,年齡60~82歲,平均(67.4±5.2)歲,患者在接受治療前,有關醫(yī)護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研究目的及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經患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后在對患者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1.2.1 麻醉方法
在此使用全麻或者腰硬聯合麻醉。全麻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維庫溴銨誘導麻醉,氣管插管后接入呼吸機;腰硬聯合麻醉經蛛網膜下腔注射羅哌卡因,依據實際情況在硬膜外加入羅哌卡因及利多卡因。
1.2.2 研究方法
為老年患者在手術前的一小時,手術后的一小時和七小時進行MMSE的評分測試,若手術后評分下降大于等于4分,則判斷發(fā)生POCD。醫(yī)務工作者對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齡性別、BMI指數、高血壓、糖尿病等等做好記錄。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實驗中患者臨床資料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s),組間對比用x2表示。兩組資料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對兩組所有患者進行一段時間的治療后,我們得出如下表格具體見表1。
表1 老年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發(fā)生率及相關因素分析 [n(%)]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多發(fā)生于老年患者,因其對意識水平并不影響,所以不容易發(fā)現,但是嚴重且持久的病癥則會給予患者的身體和家庭一定的沖擊。在此次的試驗研究中,對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進行了高血壓、糖尿病、受教育時間、麻醉方式等調查,結果顯示POCD組受教育時間短于非POCD組,高血壓、全麻比例、麻醉時間高于非POCD組。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P<0.05)。
分析產生差別的原因,我們認為受教育時間長的患者,其大腦細胞樹突和軸突不斷刺激生長,大腦代償能力強。高血壓使得患者的腦血管自動調節(jié)能力下降,術中低血壓易影響腦部供血造成大腦損害。全麻用藥可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影響,與POCD發(fā)生率增加有關。麻醉時間長的患者其麻藥的用量也相對多,因此較容易發(fā)生POCD。在醫(yī)學領域中,我們初步可以判斷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問題是多重原因導致,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我們能夠對術后認知功能障礙更進一步的了解,從而在具體的臨床診療中實施有效措施,減少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