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燕,張永霞
(寧夏工人醫(yī)院(工人療養(yǎng)院),寧夏 銀川 750002)
大量臨床文獻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穩(wěn)定性與其預后有著密切關系,長期血壓波動明顯或者持續(xù)性過高患者,其出現(xiàn)各類心腦血管意外事件風險更大,基于此,需要注重不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目前降壓藥物是控制血壓的主要方法[1]。為明確安博諾、海捷亞對高血壓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便于為更多高血壓患者藥物選擇提供依據(jù)。本研究結合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壓患者資料,對比安博諾、海捷亞對其治療效果,內(nèi)容分析如下。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壓患者94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用藥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7例。其中,對照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63.84±4.57)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46±1.37)年;觀察組男24例,女23例,年齡52~76歲,平均年齡(63.80±4.53)歲,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44±1.35)年。所有患者通過血壓水平測定均明確診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使用海捷亞(Merck Sharp & Dohme Limited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8217J3100)治療,每天1次,每次1片。
觀察組:使用安博諾(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41)治療,每天1次,每次1片。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均在每日清晨8:00~9:00服藥,連續(xù)用藥2個月。用藥結束后測定患者血壓水平。
(1)患者治療前后血壓水平;(2)治療期間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治療前血壓水平均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舒張壓、收縮壓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比較(±s,mmHg)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值比較(±s,mmHg)
注:*表示治療前與治療后對比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舒張壓 收縮壓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93.62±10.27 81.25±7.39* 152.63±14.36 121.29±8.38*對照組 93.51±10.32 88.24±7.81* 152.11±14.19 137.92±9.09*t 0.050 4.493 0.172 9.215 P 0.782 0.000 0.736 0.000
觀察組:頭暈1例,心律加快1例,共2例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到4.26%(2/47)。對照組:頭暈1例、乏力1例、心律加快1例,共3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占到6.38%(3/47),觀察組、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中對高血壓患者使用不同治療方法,研究表明安博諾與海捷亞治療方法相比,安博諾能夠更大程度降低患者血壓水平,使其趨于正?;蛘吆侠矸秶?,與此同時,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較為接近,且發(fā)生率較低,說明兩種藥物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張文杰認為安博諾對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癥狀較輕微[2]。與本文研究結論較為接近。
海捷亞與安博諾均屬于復方降壓藥物,兩種藥物中均含有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成分。有研究認為海捷亞的降壓效果較為平穩(wěn),而安博諾能夠從降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激活以及減少容量負荷方面發(fā)揮協(xié)同降壓,因而作用更明顯[3]。
綜上所述,安博諾、海捷亞均可用于高血壓患者治療,但是安博諾治療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