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翠蔓
【摘要】口頭語言是傳達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處于小學低段的學生,正值語言發(fā)展的最佳開發(fā)期。在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口頭語言是傳達信息、交流思想的工具。《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小學生必須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陬^表達能力同作文等書面表達能力一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且與閱讀、寫作、聽話能力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F(xiàn)代教育心理學表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正值語言發(fā)展的最佳開發(fā)期。因此,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作了一些探索。
一、把握課堂,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高于書面表達能力,這是低年級學生的特點。小學低年級孩子生活經(jīng)驗少,雖然已初步有了詞語、句子的概念,但掌握的詞匯有限、句式較簡單,經(jīng)常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缺乏中心和條理,出現(xiàn)語序不清、詞語搭配不當?shù)葐栴}。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教師應充分借助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筆者常常利用課文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讓學生進行句子仿說訓練。如在復韻母“ai ei ui”的教學中,針對“你栽樹,她培土,我去提水”這句話,引導學生進行句子仿說:“這句話表達了課文中三個小朋友在植樹節(jié)這天一起合作完成的事情,老師知道小朋友們平時學習生活中經(jīng)常合作完成任務,如上課、值日等等,你也學著來說一說吧!”學生說出了“美術課上,我畫畫,小紅拿彩色筆,小明涂顏色”“今天是我們值日,我掃地,小麗擦黑板,小軍和小紅拖地”“體育課上,我跑步,小君跳繩,小李和小苗打乒乓球”等句式,口頭表達在課堂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
《語文教學大綱》也對口語表達進行了明確的闡述:“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流;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惫蚀?,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聽、說機會,鼓勵學生大膽交際,在語言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上好口語交際課,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一)結合生活實際設計口語交際內(nèi)容,培養(yǎng)興趣
生活是口語交際的主要源泉,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搭起“交際”的舞臺,引導學生根據(jù)身邊實際進行自由觀察、自由表達。比如春天到了,帶著學生到校園或戶外進行觀察,說一說春天里環(huán)境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同時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孩子們與大自然進行對話。
“小草告訴我,春天真美??!”
“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已經(jīng)發(fā)芽了,不過你別老踩著我,弄得我可疼了!”
“小朋友,我是花仙子,我漂亮嗎?交個朋友唄!”
……
通過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也在表達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
(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生活化,提高興趣
有道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不僅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外也有廣闊的天地。教師應善于結合學校的各種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故事會、演講會上讓學生大膽展示;在主題班隊會上,設計日常生活接待、交朋友、問路、訪問、調查、打電話等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相應的口語表達練習,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有話能說、有話會說,并從說短句發(fā)展到說分句,提升到說整段話??陬^表達能力培養(yǎng)生活化,激發(fā)了學生表達的興趣,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各種訓練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搭建說話的舞臺
(一)在識字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有極大的分量。愛表現(xiàn)是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結合識字教學的特點,設計相關的訓練,引導學生進行口頭練習。生字教學中,可讓學生在讀準字音、記住字形后,通過讓學生進行交流識字方法、生字找朋友、詞語接龍、造句、擴句等不同形式的說話訓練,為學生的口頭表達訓練搭建一個說話的舞臺,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掌握漢字的發(fā)音、字義,豐富他們的詞匯量,可謂一舉三得。如在教學“里”字時,要求學生給“里”字找生字朋友,學生組成“家里”“這里”“里面”等詞語;繼而提升難度,設計了給“家里”造句的說話訓練,得到“我家里有電視(沙發(fā)、椅子……)”等相似句式;最后引導學生變換場景,轉換思維方式,進行拓展訓練:“家里都有好多東西,那其他地方會有什么呢?”引導說出“學校里有……”“大海里有……”“教室里有……”“商場里有……”等關聯(lián)句子。這樣,學生從說一句很短的話,到說有兩個分句的話,甚至還可以由此激發(fā)他們說一段話??梢姡谧R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二)結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說話訓練
小學低段的語文課本中有許多喜聞樂見的童話、寓言。在教學這類課文時,可根據(jù)故事的特點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景,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也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改編童話,或是根據(jù)課文所講的內(nèi)容續(xù)編故事。這樣的訓練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話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則寓言時,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青蛙跳出了井口以后,它會看 ? 到什么?又會說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層浪,得到了“青蛙來到了公園,看到了美麗的風景……”“青蛙來到了熱鬧的城市,看到了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汽車……”“青蛙來到了學校,看到小朋友在上學,于是去找了校長,想一起上學……”等異想天開的答案。這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語言和想法,出乎教學設計的意料,教學效果非常好。可見,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口頭表達訓練的練習,為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搭建一座說話的橋梁。
(三)利用課文插圖進行說話訓練
看圖說話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主要途徑。低年級教材中大部分課文都配有插圖,便于學生觀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每一幅插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由于低年級學生看圖往往沒有條理,看到什么就說什么,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要加以引導,讓他們逐步認識觀察順序,懂得應該先說什么、再說什么、最后說什么。其次,在充分理解畫面內(nèi)容后,繼而鼓勵學生通過不同方式進行交流,如采用和同桌說一說、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讓小組派代表上臺說等方式,不僅能激發(fā)學生表達的興趣,還逐步培養(yǎng)學生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
四、拓展繪本教學,提升口頭表達能力
心理學表明,低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階段,是圖形認知的敏感期。繪本有很美好的能夠講故事的畫,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這樣的書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動孩子的心靈,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利用繪本拓展教學,根據(jù)故事特點設計相關的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如在講述《我爸爸》時,一開始先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這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在講述完爸爸變成各種動物的畫面后,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猜一猜作者還會把爸爸畫成什么,并出示句式訓練,引導學生說一說“我爸爸像___________一樣_______”,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鍛煉口頭表達能力。
愛因斯坦說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不同方式的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的興趣會逐步提高,表達能力也不斷發(fā)展,學習自信也得到提升。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確是要花一番功夫、動一番腦筋,這得靠每一位語文老師特別是低段老師細細琢磨、慢慢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