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啟明星》是王韋民編劇、李井然作曲的經(jīng)典民族歌劇。這部歌劇展現(xiàn)了土爾扈特族人民為了回歸祖國,克服種種困難,終于回歸祖國的愛國主義壯舉,歌頌了土爾扈特族人民面對困難堅持不懈、奮勇拼搏的精神?!度プ冯S我心愛的格桑》是歌劇《啟明星》中女主角“阿珠”所演唱的詠嘆調(diào),旋律優(yōu)美,有華彩呈現(xiàn)、音域跨度較大,對演唱者的演唱水準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把握這首詠嘆調(diào)的演唱技巧,還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情緒變化,這樣才能將角色的性格特點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本文通過對這部歌劇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的了解,分析劇情內(nèi)容以及歌劇創(chuàng)作的背景,并通過“阿珠”所演唱的詠嘆調(diào)《去追隨我親愛的戈?!愤M行剖析和探究,從演唱情感表達來展開論述,使讀者更深刻地了解“阿珠”這一形象。
關(guān)鍵詞:歌劇《啟明星》;詠嘆調(diào)《去追隨我心愛的格?!?情感表達
1 歌劇《啟明星》概述
歌劇《啟明星》由王韋民編劇、李井然作曲。該劇講述的是清朝乾隆年間土爾扈特蒙古族同胞因不堪俄國沙皇政府的壓榨,決定千里東遷,回國途中經(jīng)歷并克服了艱難險阻終于回到祖國的悲壯故事。阿珠和戈桑是全劇的關(guān)鍵人物,作為歌劇中的靈魂人物和女主角,阿珠在歌劇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推動著這部歌劇劇情的發(fā)展。本文對其中的唱段《去追隨我心愛的戈?!愤M行分析。
2 阿珠的形象分析
歌劇《啟明星》中的阿珠是一個勇敢、剛毅的女人,為了心愛的人——戈桑,不惜放棄生命。她的性格特點具有兩面性:在面對心愛的人戈桑時,她對愛情滿懷憧憬和向往,這表現(xiàn)了她的溫柔與單純;在得知戈桑被毒死后,她愿意殉情而死、陪伴戈桑,這表現(xiàn)了她的悲壯與豪放。正是這一點,體現(xiàn)了她與普通女性的不同。
3 《去追隨我心愛的戈?!费莩治?/p>
這首由女高音阿珠演唱的詠嘆調(diào)選自該劇第三場,是劇中主人公阿珠被迫殺了愛人戈桑之后殉情時的唱段,也是女主角阿珠抒發(fā)感情的主要唱段。戈桑被任命為東歸的先鋒,開路前來與別里哥道別,遇見了正在值勤的心上人阿珠,二人沉浸在即將回到祖國懷抱的憧憬之中。不料,內(nèi)奸別里哥不僅借阿珠之手將毒奶酒敬給了戈桑,致他中毒身亡,還誣陷阿珠為殺死戈桑的兇手。此情此景,阿珠悲痛萬分,即演唱了這首詠嘆調(diào),后用戈桑贈給她的蒙古刀自刎而死,意追隨被毒死的心上人戈桑。因此,在演唱這首詠嘆調(diào)時,要將阿珠失去心上人的痛苦、無法回到祖國懷抱的絕望以及對別里哥的痛恨都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本文以阿珠的情感變化為主線展開分析。
3.1 對戈桑之死的困惑
唱段開頭,阿珠低沉地訴說“是我把毒藥放進了酒漿”,力度弱音記號及集中在中音區(qū)的音符都體現(xiàn)了阿珠充滿疑惑的低語,仿佛自言自語一般;緊接著“是我殺害了心愛的戈?!眱蓚€“是我”依次推進,第一句是阿珠對自己的責問,第二句又仿佛是阿珠內(nèi)心的回答。一問一答使得阿珠語氣更加強烈,力度漸強,記號與音階式上行又同時出現(xiàn),由開始的難以置信到之后的自責,阿珠的內(nèi)心翻江倒海。
3.2 對美好愛情的懷念
“戈桑是我”兩次出現(xiàn),強調(diào)了戈桑在阿珠心中的地位,為后面阿珠為了戈桑殉情做了鋪墊,側(cè)面烘托出戈桑的正直愛國?!吧袷サ氖难浴焙汀靶腋5睦硐搿痹僖淮纬霈F(xiàn)對稱語句,既體現(xiàn)了阿珠對戈桑的不舍與思念,也體現(xiàn)了阿珠對于美好愛情的珍惜與期待,與后兩句中情緒的轉(zhuǎn)變形成強烈對比。美好的一切只在一瞬間,戈桑的死意味著神圣的誓言、幸福的理想頃刻破滅。這句歌詞音域集中在中高聲區(qū),力度由弱轉(zhuǎn)強,情緒如坐過山車般迅速轉(zhuǎn)變,與第三部分情感的表達遙相呼應。
3.3 對回到祖國的憧憬
“遙遠的故鄉(xiāng),我多么想聞到你泥土的芳香”和“阿爾泰的青山、伊犁河的流水”,演唱時要牢牢把握阿珠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憧憬與想念,她與心上人戈桑多么渴望能一起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可她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心上人被內(nèi)奸別里哥毒死,她的痛苦、迷茫、絕望不言而喻,所以祖國風景越秀美華麗,阿珠就越向往東歸,這一隱性的情感為阿珠決定殉情埋下了伏筆。
3.4 對追隨格桑的決絕
唱段的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阿珠沉浸在美好的回憶與憧憬之中,“失去了靈魂的歸宿,泯滅了生命的火光”。幾句排比式的歌詞將阿珠拉回現(xiàn)實,這一切都使得阿珠陷入絕望,美好的愛情、祖國的廣闊,對于阿珠來說仿佛啟明星一般。戈桑是為了祖國而死,他是偉大的,他不僅是阿珠心中的啟明星,也是土爾扈特人民心中的啟明星。因此,痛苦的阿珠決定追隨她心中的啟明星而去。作為這首詠嘆調(diào)的最后一部分,它將全曲情緒推到高潮,在演唱時,要將阿珠即將赴死的決絕、失去愛人的悲痛、對美好祖國的向往都表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 胡眺.經(jīng)典民族歌劇唱段演唱和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01):198.
[2] 熊婷.歌劇《原野》中“金子”唱段的音樂特色及其戲劇功能分析[J].北方音樂,2017,37(09):65.
[3] 何月.中國歌劇在美聲教學中的重要性[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2,30(04):171-173.
作者簡介:鄭甄珍(1995—),女,湖北宜昌人,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