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艷
摘? 要:藝術體操教學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因其具有專業(yè)性、藝術性與技術性等特征,而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與氣質修養(yǎng)的方面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高校藝術體操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藝術體操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有必要加強對藝術體操教學組織與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與改革,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高校藝術體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與策略,以為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校? 藝術體操? 教學? 有效性?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3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5(b)-0102-02
藝術體操是眾多體育項目中能夠人帶來強烈美感的體育項目。該項目融合了各種美的要素,具有十分顯著的觀賞性,在該項目中,主要體現(xiàn)了人體的力量美、曲線美、形態(tài)美等。隨著人們審美標準的不斷變化,人們對藝術體操的要求逐漸變高。如今,我國藝術體操與世界藝術體操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為了有效縮小這一差距,有必要對我國藝術體操的發(fā)展歷史與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對其動作難度與復雜程度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同時還需要對我國藝術體操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與趨勢進行預測與把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以增加藝術體操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與此同時,還需要通過對多種體操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以促進學生體操技巧與審美能力的提升。
1? 藝術體操技術的形成過程
體操教學老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管使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對藝術體操技術的形成過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與認識,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指導。在藝術體操技術動作形成的泛化階段,學生對于藝術體操還沒有形成全面深刻的認識,因此,教師要詳細全面地講解并示范藝術體操的技術動作,以使得學生對藝術體操的基本知識與技術動作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在藝術體操技術動作形成的分化階段,學生對藝術體操的一些簡單動作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掌握,已具備了一定的理論知識與技術基礎,此時,教師可以逐漸增加體操動作訓練的難度,并通過大量的練習來使學生的技術動作變得更加規(guī)范,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地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在藝術體操技術動作形成的定型階段,學生應該繼續(xù)加大對體操技術動作的聯(lián)系,主要是通過整體練習法與分解練習法的結合使用,以進一步加強自己動作的規(guī)范性,來使自己形成習慣性的、永久性的正確動作,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注意自己的錯誤動作,主要可以通過示范與觀摩的方法來逐步糾正自己的錯誤動作,從而不斷提高技術動作的質量。
2? 當前高校藝術體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統(tǒng)一的教學方式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因此,體操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不能一味地使用同一種教學方法,而是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當前體操教學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從而盡可能地滿足所有學生的體操學習需求。然而,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師,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是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沒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從而難以實現(xiàn)所有學生的共同進步,難以絕大多數(shù)學生或者所有學生的體操學習需求。
2.2 藝術體操的技巧過于落后
如今世界藝術體操技巧中,融合了一些其他領域中的動作技巧,例如,融入了瑜伽運動中具有柔韌性的動作,融入了舞蹈中具有感染力的動作,等等。然而,當前我國藝術體操運動中,仍然僅限于傳統(tǒng)的技巧與動作,缺乏足夠的創(chuàng)新與改進。
2.3 教學結果的評價標準過于單一
當前我國高校藝術體操教學評價中,仍然沿用傳統(tǒng)單一的評價方式,主要以最終的考試成績來作為學生體操成績的唯一評價標準。也就是說,高校在對學生體操學習進行評價的時候,只是對學生完成技術動作的情況進行單一化評價,而忽略了其他諸多要素的評價。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體操課程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對技術動作的練習,而缺乏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 高校藝術體操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3.1 靈活運用藝術體操教學方法
教師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當教授學生一套新動作的時候,除了要對整套動作進行整體性的示范之外,還應該將整套動作分解成多個簡單的動作,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與記憶每一個技術動作。當學生熟練掌握每一個分解動作之后,就可以對整套動作進行系統(tǒng)性的練習。對于剛剛學習藝術體操運動的學生而言,在練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緊張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學生的動作出錯、僵硬或者忘記動作等問題。因此,對于初學者,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足夠的信心與鼓勵。例如,教師可以在動作轉變的時候,或者教授一些難度大、出錯率高的動作時,提前提醒學生相關注意事項,以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記住這一技術動作。只有當學生樹立了堅定的信心,并打好堅實的基礎,才能真正實現(xiàn)動作技能的提升。
3.2 加強藝術體操教學動作的示范
藝術體操的技術動作相對來說比較復雜,一些技術動作與舞蹈類似,但是要更具力量,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相對來說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動作進行正確規(guī)范的示范。由于體操技術動作比較復雜,難度比較高,需要各個肢體動作進行良好的協(xié)調配合。如果只是單純地運用講解法,是難以讓學生正確理解并掌握這些動作的。如果教師運用講解與示范相結合的方法,就可以使學生既能夠了解動作表演的具體過程,又可以精確理解每一個正確動作的幅度,從而增加技術動作的規(guī)范性。因此,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反復示范或者播放視頻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動作要領的理解。另外,教師在對動作進行示范的時候,要保證動作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與優(yōu)美性,以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模仿與記憶。教師在示范一些簡單動作時,可以使用鏡面教學法,該法有利于學生通過鏡子來將自己的動作與教師示范動作進行對比,并發(fā)現(xiàn)自己動作中錯誤或不規(guī)范的地方。對于一些復雜動作,教師可以采用正面示范法反復地進行多角度示范,同時在學生不斷練習的過程中,糾正錯誤動作與不規(guī)范的動作,加強對正確動作的強化,最終使學生的動作能夠永久保持其規(guī)范性。
3.3 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
在藝術體操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一味地教授學生體操的技術動作,還應該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使學生充分了解藝術體操與其他相關領域之間的聯(lián)系,注重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體操運動是一項具有觀賞性的體育項目,應該讓學生在練習體操技術動作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其中的美感,增加對美的體驗與感悟,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內在修養(yǎng),充分激發(fā)學生對藝術體操運動的興趣與熱愛之情,并實現(xiàn)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向學生講授與藝術體操相關的其他方面知識,進一步豐富與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學生不僅具備高超的藝術體操技能,同時還掌握扎實的相關理論知識,從而實現(xiàn)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陸渟.關于藝術體操科學訓練的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6(10):37-38.
[2] 王莎莎.高校藝術體操有效教學的方法及策略分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5):175.
[3] 李妍.高中體操教學的制約因素及改進對策研究[J].運動,2017(14):28,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