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友 楊桂萍 陳思思
摘 要:《弟子規(guī)》是國學經典之作,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筆者結合班主任多年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驗,認識到對于現(xiàn)代中職學生要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本文從應用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的成功案例,探討了班主任在管理學生中,用《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的一些體會及可操作性的做法。
關鍵詞:《弟子規(guī)》 教育 中職學生 做法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五千年燦爛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既是我們做人立業(yè)的根本,又是我們發(fā)展進步的源頭。在文明和科技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老祖宗的思想和文化,特別是一些經典國學已成為世界一些國家發(fā)展科技、文化的藍本。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fā)表聯(lián)合宣言:“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自此,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在海內外茁壯成長?!兜茏右?guī)》是國學經典之作,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組成部分。[1]由于種種原因,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中國斷代已近100年,很多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對《弟子規(guī)》的認識是模糊和膚淺的,有的甚至認為《弟子規(guī)》是過時的東西,根本不屑一顧,更不要說用它來教育學生。幾年前,筆者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弟子規(guī)》一個視頻,里面講座的內容一下就吸引了筆者,看完整個講座后,筆者眼前一亮,覺到《弟子規(guī)》是規(guī)范學生行為,提高學生素質,解決道德層面等問題的好教材,是教育現(xiàn)代中職學生再好不過的文化經典。[2]于是,筆者首先在自己所帶班級引入國學經典《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具體做法是這樣的:新生入學第一周開始,連續(xù)利用晚自習時間組織學生觀看《弟子規(guī)》系列視頻講座、教育故事等,并且每看完一次《弟子規(guī)》的講座、教育故事等,筆者都會結合自身經歷的一些人和事進行點評,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弟子規(guī)》內容的精華所在,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起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看完《弟子規(guī)》視頻,每位學生還要寫一篇觀后感交班主任,班主任批閱后,利用晚自習時間召開主題班會反饋給學生,并請體會較深的學生上臺作心得體會發(fā)言,還把觀后感體會較深學生的文稿張貼在本班教室“學習園地”欄目上,供全班同學參考學習;與此同時,筆者還利用此次主題班會的機會,對進步的學生給予表揚,[3]尤其是班上的后進學生,哪怕是取得了一點點成績的后進學生,都鄭重其事地給予表揚、肯定,使后進學生既看到成績,又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對未來充滿信心。每天早自習全班同學朗讀《弟子規(guī)》3遍以上,并要求每位新生入學一個月內,必須熟練的背誦出《弟子規(guī)》全文。每天全班同學必須交3頁《弟子規(guī)》內容的字帖練字稿。每周交一篇有關《弟子規(guī)》內容的學習周記。每學期全班同學結合團日活動,進行2次以上有關《弟子規(guī)》內容的征文和演講比賽。另外,在教室墻面上張貼《弟子規(guī)》核心內容,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的字畫,形成獨特的班級宣傳、教育文化,學生每天都在接受《弟子規(guī)》的潛移默化教育。從第二學期開始,每學期每天早自習全班同學朗讀《弟子規(guī)》2遍,直到畢業(yè)。通過融入《弟子規(guī)》內容的一次次別開生面的班會課等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同學們逐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校什么東西要學,什么東西不能學[3];什么話可以說,什么話不能說;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這樣,學生的思想不斷得到提高,學習的目的越來越明確,良好的行為習慣逐漸養(yǎng)成,全班同學天天都在改變和進步,每天都對未來充滿希望。筆者的班主任工作也越做越輕松,以致后來筆者試著同時帶2-3個班的班主任也能輕松自如,感覺很好。不僅如此,筆者又把《弟子規(guī)》的系列教育擴大到食品專業(yè)所有班級及農業(yè)學科其他專業(yè)十幾個班級,發(fā)現(xiàn)教育效果也很好。為此,校學生科在總結筆者推行《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經驗的教育基礎上,第一次把《弟子規(guī)》內容完整的印在贛州農?!秾W生手冊》上,并免費發(fā)給全校班主任及學生《弟子規(guī)》、《經典晨讀》等包含國學經典內容方面的書籍,且要求全校學生早自習時間(30分鐘)必須進行朗讀學習;同時還利用每周團日活動、主題班會及課外活動等時間,開展以《弟子規(guī)》內容為主題的系列教育活動。經過一段時間后,全校教職工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文明禮貌和精神狀態(tài)都在悄然的發(fā)生改變,學生們變得更懂事、更有禮貌了,吵口打架等違紀的學生少了,遵紀守法、好學上進的學生越來越多了;一些家長給班主任反映,他們的小孩更孝順了,好像一下子長大了不少。自此,《弟子規(guī)》就成了筆者及一些班主任帶班的秘密武器。為了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的可操作性,下面筆者想就多年帶班中,應用《弟子規(guī)》教育學生的一個成功案例與各位同仁分享、交流。
記得筆者擔任新生2017屆食品班班主任不久,有一天下午,班上一位男同學急匆匆的打電話告訴我:老師,我們班肖斌(化名)和李偉霖(化名)在寢室里吵架,可能還會打起來...。接到電話,筆者第一時間趕到寢室找到這兩個學生,先穩(wěn)住他們的情緒,制止事態(tài)進一步發(fā)展,然后叫他們分別到辦公室寫下事情發(fā)生的前因后果。經過了解,兩人發(fā)生矛盾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新生剛入學不久的一個星期天下午,肖斌在寢室里洗鞋子,由于自己沒有買到鞋刷子,順手拿了室友李偉霖的一把刷子用來刷鞋子,過了一會兒,室友李偉霖回到寢室,看見肖斌在用他的刷子刷鞋子,便大叫一聲:你怎么可以用我刷衣服的刷子去刷鞋子?你怎么可以隨便用人家的東西?你要賠一把新刷子給我...。肖斌聽后心理很不爽,馬上反駁李偉霖說:我不知道你這把刷子是用來刷衣服的,你是不是有潔癖?說完,把鞋刷子一扔,瞪了李偉霖一眼。李偉霖見狀更加激動,怒氣沖沖的說:你馬上買一把新刷子給我。肖斌接口說:我明天買給你,還不行嗎?李偉霖接著說:不行,你現(xiàn)在就要買給我!肖斌立馬回話說:我今天就不買,你想怎么樣?兩人互不相讓,越吵越厲害,并互相推推搡搡,準備打架,幸好本寢室?guī)讉€同學上前勸阻,并及時打電話報告班主任,才避免了一場打架事件。了解清楚兩人發(fā)生矛盾的原因后,筆者沒有馬上批評他們,而是叫他們回到教室上自習。當天晚上,筆者隨即組織全班同學召開題為“弟子規(guī)與打架成本”的主題班會。在班會上,筆者首先請兩個當事人把今天下午發(fā)生的事情經過及想法說出來,肖斌說了,李偉霖也說了,待兩個人說完之后,筆者接著說:請肖斌同學說一說,如果你不這樣,我們倆就不會吵起來。這叫“各自責,天清地寧;各相責,天翻地覆”、“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待肖斌、李偉霖說完,筆者又隨即叫同學們拿出《弟子規(guī)》進行討論。同學們迅速地拿出《弟子規(guī)》對照經文一條條地認真查看,嫻熟的同學很快舉手說:老師,言語忍,忿自泯。筆者馬上說,這話說得對,如果當事人說話時都能夠互相忍讓一點,多替對方著想,忿恨自然就會消除。緊接著一個同學舉手說:老師,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這話說的太好了!同學們,打架時不論那個同學被打壞了,他的父母都會擔憂的,而打人的那個同學家長來了學校,心里會很羞愧的!還有一個同學舉手說:老師,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接著有一位同學舉手說:老師,己有能,勿自私。同學們七嘴八舌的不停地在討論,又有一位同學舉手站起來說:老師,《弟子規(guī)》里說:兄弟睦,孝在中。筆者點頭示意,然后深情地說,《弟子規(guī)》說得好啊!我們全班同學有緣在一個班讀書,同學之間就好比兄弟姐妹,我們師生就好比一家人,一家人就要團結和睦!最后一個同學舉手說:老師,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筆者用肯定的語氣贊揚這位同學說得對,同學們能對照這件事提醒自己,在今后碰到這樣一個類似情況時,就知道怎么辦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足足討論了近兩節(jié)課。這時,兩位當事人再也坐不住了,各自紅著臉走上講臺,勇敢的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并相互彎腰鞠躬道歉,握手言和,主題班會進入了高潮。最后,筆者趁勢做了總結性講話,至此,主題班會在同學們的陣陣掌聲中愉快的結束了。
反思以往我們在處理這類事件的時候,常規(guī)的做法是當事人各打五十大板,有的還要請家長過來學校,最后要學生寫出檢討書和保證書,搞得學生和家長都不愉快,并且,班上類似的糾紛也還會出現(xiàn)。筆者這次處理此事,根據吵架的果去找出其因,換一種處理方式,把一場批評化為全班同學參與討論。這樣,不僅讓當事人能夠正確地認識到自己錯在哪里,很好地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而且還給全班同學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讓所有同學受到教育,把一件壞事變成一件好事。還有,由于這次事件的正確處理,自此班上類似的大小糾紛幾乎沒有發(fā)生過,直到畢業(yè),這個班的同學不但都沒有打過一場架,而且互幫互助,親如一家人,每學期的班級考核在學科均名列前茅,成為全校的一個模范標桿班。
如何用《弟子規(guī)》來教育現(xiàn)代中職學生,筆者把它總結概括為:孝心善行是抓手,每天朗讀是前提,事事踐行是目的;抓反復,反復抓,善始善終。
參考文獻:
[1]黃木長.幫教差生工作的思考[J].江西農業(yè)經濟(農業(yè)職業(yè)教育專輯),2001:64-65.
[2]施道榮.淺談差生轉化應遵循的原則[J].江西農業(yè)經濟(農業(yè)職業(yè)教育專輯),2001:71.
[3]黃天友等.如何做好新時期中職學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新教育時代,2016:94-95.
作者簡介
黃天友(1962—),男,江西贛州人,本科,高級講師,從事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