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洪濤
摘要:近年來,高中生因心理障礙或者精神障礙等原因,導致傷害他人及自己的現(xiàn)象數(shù)不勝數(shù)。作為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主力軍,高中生的心理問題受多種因素影響,所以學校一定要重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設一支身心健康的高中生隊伍,助力社會更好發(fā)展?;诖耍疚年U述了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并提出了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第一是高中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其包含身體健康、道德健全、心理健康及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但是,很多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側重于身體健康,忽視了道德健全、心理健康及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等內容,沒有充分體現(xiàn)出體育教學的價值。諸多體育教學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所以教師應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發(fā)展體育教學的作用。
一、高中生常見的心理問題
1.迷茫
很多高中生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上學,尤其是高一學生,他們普遍存在“為父母上學”這一心理。根據(jù)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很多高中生在面臨“為什么上高中”這個問題時,普遍的回答是“父母叫我上高中”,他們不明白自己為什么要上高中,也不明白上中專與上大專的區(qū)別。由此可見,很多高中生都不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
2.人際關系問題
很多體育課都是通過活動開展的,其中很多活動是集體項目,需要多位學生一起合作。但是,在體育活動中,經(jīng)常有個別學生不愿意參與活動,或是兩三個學生集結在一起默默地看著其他同學參與體育活動。當其他學生在歡聲笑語中進行活動時,這一部分學生卻在旁邊冷眼旁觀,郁郁寡歡,不愿意參與其中。在班級管理中出現(xiàn)這類不合群的現(xiàn)象,非常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3.抑郁、緊張、焦躁、固執(zhí)等心理
在緊張的學習中,很多高中學生會出現(xiàn)抑郁、焦躁、固執(zhí)等情緒,學生無法疏導自己的負面情緒,又不敢將內心的真實想法告知父母和同學,于是逐漸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內心世界。一些學習成績平平、長相一般、性格內向的學生容易敏感、自卑,在學習成績出現(xiàn)問題后,會立刻產(chǎn)生各種不良情緒,部分學生甚至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向看小說、打游戲等休閑活動中,想通過這些休閑活動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快樂,忘記那些不開心的事情。
二、高中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策略
1.明確教學目標,開展針對性教學
在開展體育教學時,高中學校應該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作為教學中心,并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及學習差異,再結合其他學校的體育教學特點,幫助學生掌握合適的鍛煉技能。
另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還要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體育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獲得快樂,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從而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參與體育鍛煉的理念,讓學生養(yǎng)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同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實施針對性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促進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
2.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已不適合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也無法滿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需求,簡單的體育運動缺乏挑戰(zhàn)性,難度太低,而太過復雜的體育運動會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從而加重學生的心理問題,無法起到調節(jié)學生心理健康的效果。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高中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從體育活動中獲取樂趣。這樣,不僅讓學生鍛煉了身體,還改善了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結語
現(xiàn)如今,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比較嚴峻,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開展健康的體育教學,促使學生良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學深.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7).
[2]王婷.淺談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學周刊A版,2014,(4).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明縣東明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