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蓮 姜春燕
【摘 要】 在臨床醫(yī)學診療實踐中,CT技術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能夠有效的提高診斷的準確性。而就目前的CT技術具體利用來看,CT掃描的時候其對患者會產(chǎn)生較高劑量的輻射,這種輻射對人體會產(chǎn)生影響,所以在保證CT圖像的情況下降低輻射劑量成為了目前CT技術應用的一個研究重點。近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低劑量CT技術日新月異,其在臨床當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為了指導更加專業(yè)的低劑量CT技術利用,文章就低劑量CT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其臨床應用的評價做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 低劑量;CT技術;輻射劑量
【中圖分類號】R8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114-01
CT技術在臨床診療中的使用不僅提高了疾病診療的效率,而且加強了診療的準確性,所以在醫(yī)療實踐中積極的推廣CT技術的利用有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就目前的分析來看,CT技術的利用雖然優(yōu)勢顯著,但是高輻射劑量對患者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所以為了提升CT技術利用的安全性,實現(xiàn)CT掃描中的輻射劑量降低十分必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CT輻射劑量降低問題的研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所以低劑量的CT技術在目前的醫(yī)學實踐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诖耍治鲅芯康蛣┝緾T技術的具體發(fā)展并對其臨床應用的評價作分析現(xiàn)實意義顯著。
1 傳統(tǒng)CT檢查存在的問題
傳統(tǒng)CT檢查為臨床診療的效率和準確性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傳統(tǒng)的CT檢查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問題。就CT檢查的具體分析來看,其檢查中使用的X線輻射存在著電離效應,這種效應對人體是有損害的,所以在具體的放射檢查中需要遵循ALARA原則。即便如此,傳統(tǒng)的CT檢查依然存在著四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傳統(tǒng)的CT掃描參數(shù)無法基于人體的差異進行自動調整和優(yōu)化,所以會造成人體輻射劑量偏大的情況。其二是傳統(tǒng)的CT掃描無法對敏感部位的照射進行避免,這會會敏感部位造成損傷。其三是在冠狀動脈的CT檢查中,小螺距的重疊掃描會造成輻射劑量的偏高。其四是傳統(tǒng)CT圖像重建算法對掃描劑量和數(shù)據(jù)完整性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在條件不達標的時候會影響到醫(yī)生的具體診斷。
2 低劑量CT技術發(fā)展概述和原理簡介
傳統(tǒng)的CT掃描所產(chǎn)生的高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危害較大,所以為了保證人體不受損傷需要對CT掃描進行改善。從具體的研究分析來看,CT掃描中的輻射劑量產(chǎn)生與較多的因素有關,比如管電流、管電壓、螺距等等,所以低劑量的CT技術研究需要基于相關因素做討論。
就低劑量CT技術的研究來看,其開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各種曝光控制技術發(fā)展為低劑量CT技術帶來了新思路。在2005年的時候,CT關鍵部位的重大革新開始出現(xiàn),此時的低劑量CT技術進入高速發(fā)展期,在最近的幾年,以迭代重建技術為代表的新思路低劑量CT技術發(fā)展迅速,并在診療實踐中利用廣泛。
就CT掃描的低劑量分析來看,其實現(xiàn)需要利用多種技術,而目前的低劑量CT機,普遍的采用了這些技術,以下是關于技術的分析:其一是曝光控制技術。就目前的曝光控制技術利用來看,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四維自動實時劑量調節(jié)技術、CARE kV技術和X-care技術。四維自動實時劑量調節(jié)技術能夠對管電流、管電壓等做實時的調節(jié),從而實現(xiàn)輻射劑量的控制,而CARE kV技術和X-care技術,前者能夠智能調節(jié)管電壓,后者可以對敏感部位進行保護,從而降低管電壓等,總之,三種曝光控制技術的利用有效的降低了掃描輻射計量。其二是雙源技術。雙源技術的分辨率高,掃描的時間明顯的減少,所以在具體利用的時候患者所受的輻射劑量會有明顯的降低。其三是圖像重建技術,此技術的有效利用也實現(xiàn)了CT機掃描中輻射劑量的控制。
3 臨床應用及評價
就現(xiàn)階段的分析來看,低劑量的CT掃描技術在臨床醫(yī)學中已經(jīng)得到了較為顯著的應用,而且此種應用在身體各個器官的掃描中均有涉及。
首先是胸部掃描中的應用。胸部檢查是目前比較常規(guī)的檢查項目,而以前的胸部檢查主要采用X線,常規(guī)的X線在檢查中的檢出率要比CT低,加之低劑量的CT檢查在胸部檢查中被廣泛利用,傳統(tǒng)的X線檢查正在逐漸的被取代。臨床中有多種低劑量技術應用于胸部檢查,從最終的結果分析來看,在保證掃描圖像質量的基礎上,輻射劑量會有35%左右的降低。
其次是顱面部的檢查。在顱面部的檢查中會涉及兩個敏感部位,即晶狀體和甲狀腺,如果接受了過量的輻射,這兩個部位會受到損害。低劑量CT技術能夠有效的調整掃描的位置,從而實現(xiàn)對敏感部位的保護,就目前的資料實踐來看,在保護敏感部位的情況下,低劑量CT技術利用的圖像質量不會下降,輻射劑量會有60%左右的減少。
再次是心臟冠狀檢查。在技術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CT的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有了明顯的提升,尤其是在雙源技術誕生后,CT的利用有效的提升了心臟冠狀檢查的圖像質量。另外,因為這種技術的利用實現(xiàn)了螺距等問題的解決,所以輻射量有了80%左右的降低。
最后是頭顱的檢查。頭顱CT檢查在所有CT檢查當中的比例較高,因為其具有便捷性,而且對新鮮腦出血的敏感性加強。在掃描劑量方面,由于成人的顱骨密度比較高,所以顱腦內的灰質和白質間的自然對比低,為了保證成像的質量,過去的劑量利用比較高。隨著低劑量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其在頭顱檢查中的應用越來越普遍,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此技術的輻射量降低在18%左右。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低劑量CT技術的發(fā)展有效的彌補了傳統(tǒng)CT技術的缺陷,所以在醫(yī)學診療實踐中積極的利用低劑量CT技術現(xiàn)實意義顯著。對現(xiàn)實利用中的低劑量CT技術做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不僅安全性高,而且圖像質量等也能夠得到保證,所以推廣低劑量CT技術的利用現(xiàn)實價值明顯。
參考文獻
[1] 任為端,陶天武,趙海生,等.多層螺旋CT低劑量掃描技術在小腸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黑龍江醫(yī)學,2016,40(10):935-936.
[2] 萬興.CT低劑量技術的發(fā)展及臨床應用探究[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6(2):422-423.
[3] 姜彥,吳潤澤.CT迭代重建技術的臨床應用及發(fā)展前景[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6,22(3):12-16.
[4] 王崇穩(wěn),代燕增.兒童低劑量CT掃描技術的臨床應用進展[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56):173-174.
[5] 黃潔惠,宋歌,石磊.低劑量螺旋CT的原理及臨床應用[J].腫瘤學雜志,2016,22(4):3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