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彩
【摘 要】 目的:分析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提出預防措施。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間行根管治療失敗的352顆患牙臨床資料,分析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結果:根管治療失敗最主要的因素是根管欠填充,所占比例高達45.5%,其余原因依次為根管超填充、根管遺漏、牙折裂和其它因素。結論:針對根管治療失敗的多種原因,提高操作的規(guī)范性,可保證根管治療效果、降低失敗率。
【關鍵詞】 根管治療;治療失敗;原因;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 1005-0019(2019)14-00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failure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and propos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352 affected teeth that failed root can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 Results:? The main causes of failure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were under-filling of root canal, accounting for up to 45.5%, followed by over-filling of root canal, missing of root canal, fracture of tooth and other factors. Conclusion:? In view of various causes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failure, improving the standardization of operation can ensure the effect of root canal treatment and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Key words:root canal therapy; Treatment failure; The reason; Preventive measures
目前臨床對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治療多采用根管治療方法,該治療方法不僅治療成功率高,而且療效穩(wěn)定、持久。但是不排除由于受到醫(yī)源性缺陷、器械設備等因素影響,也存在著一定的失敗率[1]。因此,針對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預防措施,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
1 研究對象及方法
1.1 一般對象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9年1月間行根管治療失敗的352顆患牙臨床資料,其中上前牙30顆、下前牙30顆、上磨牙90顆、下磨牙78顆、上前磨牙66顆、下前磨牙58顆。
1.2 方法
在接受治療后1個月~1年期間進行復查,失敗判定依據(jù)為:患者患牙持續(xù)伴有不適癥狀發(fā)生,包括腫脹、冷熱刺激痛和咬合痛等,無法承受咀嚼之力;竇道或腫脹問題反復發(fā)生,叩擊痛、觸痛,有無法修復的牙折裂;經(jīng)X線片檢查,結果提示牙周膜的間隙較寬,根尖病未見縮小,甚至是有增大趨勢,并無新的骨質(zhì)生成,根尖也不存在繼續(xù)發(fā)育征兆,根充后有顯著根管腔隙。
1.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處理
將本次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輸入SPSS19.0數(shù)據(jù)庫,進行總匯與處理。
2 結果
經(jīng)表1數(shù)據(jù)分析,根管治療失敗最主要的因素是根管欠填充,所占比例高達45.5%,其余原因依次為根管超填充、根管遺漏、牙折裂和其它因素。
3 討論
3.1 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
本文實驗數(shù)據(jù)結果表明,根管欠填充160顆(45.5%)占失敗比例較高,因根管欠填充根尖滲液會滲漏到未充填間隙,使得細菌得以大量繁殖,從而誘發(fā)再感染,直接導致治療的失敗;另外根管超填充60顆(17.0%)是由于根尖部封閉并不完全,使得感染物進入到根尖周組織當中,誘發(fā)根尖周炎。
根管遺漏也是根管治療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本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有50顆、占14.2%,該因素發(fā)生是由于術者對牙齒解剖結構不熟悉造成的,尤其是多發(fā)生在上頜第二前磨牙與上頜第一磨牙上,若沒有準確閱讀X線片,就會發(fā)生臨床操作遺漏根管的問題。
牙折裂的問題發(fā)生顆數(shù)有54顆、占15.3%,該問題的發(fā)生和人為因素存在著一定關聯(lián),像是醫(yī)生在做樁冠修復時,把根管的側壁鉆穿、后牙底穿、根管治療,若在一系列治療后并未盡快做冠修復,那么就會導致牙體折裂[2]。
另外導致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還有像是根管側穿、根管臺階、冠滲漏等因素,皆會造成整個治療的失敗。
3.2 根管治療失敗的預防措施
經(jīng)上文研究的數(shù)據(jù)總結,我們已經(jīng)知悉了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那么應如何預防治療失敗,現(xiàn)提出以下幾條對策:
首先在治療之前,應詳細且全面的詢問患者其病史,做好仔細查體,盡量通過拍片來確定患者的患牙情況,通過X片拍攝結果,清楚觀察到患者髓腔形態(tài)、結構、所需根管情況,從而做好萬全的準備,盡可能避免根管欠填、超填和根管遺漏等問題的發(fā)生,施行高效的治療方案。
其次在治療操作上,要嚴格貫徹無菌操作方法,由于使用并未徹底消毒的根管做充填之后,炎癥發(fā)生率會非常高,而根管中的細菌來源則主要就是由于不規(guī)范操作而并沒有被殺死的、在備根過程中帶入到根管當中的細菌。所以,無論是在備根還是在根充時,都要認真貫徹落實無論操作,保證根管治療的成功率。
另外,還要走出以下誤區(qū):①開髓口要?。焊苤委煹拈_髓直接關乎于根管治療是否能夠成功,有觀點認為開髓口不應該太大,這樣能夠盡量多的保留牙體組織,確保治療后牙齒的堅固性,但是在該觀點指導下的治療易造成不能完全揭開髓室頂,如果是以能夠完全揭開髓室頂為前提,那么盡量保證開髓口小才是正確的[3];②局麻下開髓后使用失活劑:目前麻醉劑的使用有效時間已經(jīng)完全可以滿足治療需求,而若是在此之后還是使用失活劑不僅會多此一舉,而且還會留有很多隱患;③封藥不及時:為了預防術后疼痛,醫(yī)生會有開放髓腔的做法,雖然其意在建立引流通道、緩解根尖周組織壓力,但該行為卻會易于引起根尖周炎癥感染,所以在根管系統(tǒng)預備成型之后,必須要及時、規(guī)范的封閉消毒,杜絕二次感染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樊明文.根管治療的技術要點及失敗原因與對策[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51(8):451-454.
[2] 胡曉杰,韓雪冬.有效分析乳牙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及再治療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6,13(z2):275-277.
[3] 董艷梅.根管治療失敗的原因與處理對策[J].口腔疾病防治,2016,24(10):56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