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淦 閆俊珍
摘 要:目前“00后”已逐漸成為大學生的主要群體,這一群體的個性特征及生活方式與過去幾代大相徑庭,他們具有新的時代特點和需求,這給新時期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教育部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guī)定》進一步為輔導員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和職業(yè)能力指明了路徑和方向?!?0后”逐漸成為輔導員隊伍中的新生代力量和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當前“90后”輔導員存在著定位不明的問題,應通過科學定位其角色要求,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邊界,樹立正確的履職理念,加快職業(yè)角色的適應進程,為促進自身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尋找有力的支撐。
關鍵詞:“90后”輔導員;“00后”大學生;職業(yè)角色定位
中圖分類號:G6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9)06-0130-03
一、“00后”大學生現(xiàn)狀分析
(一)“00后”個性特征分析
“00后”成長在經(jīng)濟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由于受時代差異、家庭成長環(huán)境、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使之具有與“80后”渴求生活財富、“90后”追求身心自由不同的個性特征。被標簽為“千禧寶寶”的“00后”家境條件比較殷實,在長輩的寵溺中成長,不以物質(zhì)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而是更多的強調(diào)自我和注重自我情感體驗,同時在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多數(shù)“00后”為獨生子女,更多的父母并不是采用打罵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與其成為好友的關系進行教育,因而養(yǎng)成了這一群體堅持自我的個性化追求,彰顯個性成為“00后”大學生區(qū)別于其他大學生群體的突出特點。主體性個性化的背后,揭示了“00后”大學生對多元社會思想文化及精神生活選擇的反映特性。盡管個性十足,00后在思想上并未失去“主心骨”,個體的價值觀也未偏離我國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
“00后”大學生大多都具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較強的競爭意識,由于這一群體的父母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曾經(jīng)歷過很多磨煉,想把最好一切都給予自己的下一代,對孩子從小的培養(yǎng)更多的注重情感的陪伴、實踐的體驗和身體的力行等方面,在家長和孩子之間更強調(diào)建立包容、平等、開放的教育關系。隨著社會需求的變化,“00后”大學生從小便開始奔波于各種培訓機構之中,家長更注重孩子學業(yè)的對比和藝術技能的多樣化,在這樣生活環(huán)境的熏陶之下,不僅使之養(yǎng)成對學習的自主性和對各種壓力的遵從感,也使其對旁人的認同、榮譽的追求更加強烈,使其在進入大學生活中會有充足的自信心和較強的自尊心。一項調(diào)研顯示,有“近九成“00”后認為成功依靠個人的努力奮斗”,而認為成功靠天賦、機遇、良師指導、父母幫助等因素的比例要遠遠低于認為靠個人努力奮斗的比例,這體現(xiàn)出“00后”對人生發(fā)展、對社會現(xiàn)實的“清晰”認識[1]。這也反映了“00后”著力追求務實、注重現(xiàn)實、探求真實、崇尚實干的精神風貌。
(二)“00后”生活方式分析
出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00后”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相比較“80后”“90后”對網(wǎng)絡的依賴性要高,因此,他們的生活、學習、娛樂方式都與互聯(lián)網(wǎng)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浸染和多元思想文化陶然下,“00后”大學生從小的學習方式不同于以往單一的只從課本中攝取知識,幼年時便開始較多地從實踐活動、電子網(wǎng)絡、模擬體驗等方式中學習知識,互聯(lián)網(wǎng)的陪伴不僅拓寬了“00后”大學生的知識區(qū)域,更是極大地豐富了這一群體的生活色彩,這使得他們擁有很強的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由于“00后”大學生思維還不成熟和長時間依賴網(wǎng)絡,也造成了更多的“00后”長期沉迷于網(wǎng)絡,在學習的課堂或生活中很難去集中精力做其他事情,也導致他們在生活中面對網(wǎng)絡中的是非曲直無法正確的辨別。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日益提高,“00后”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多數(shù)的時光都是在課外學習班或社會實踐活動中度過的,相比較“90后”的學習負擔更加沉重,再加之家長和親朋好友之間頻繁攀比學業(yè)和興趣才藝等,雖然學校的課后作業(yè)在逐漸減少,但又增加了更多的新壓力,他們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了解現(xiàn)實社會的真實情況。家長的保護、學業(yè)的壓力長期的這種生活方式,使他們在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時比較極端,思想也會比較狹隘。也由于他們長時間處于網(wǎng)絡交流,這使“00后”大學生帶上了“網(wǎng)絡生存”的標簽,但導致了很多的“00后”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不善于與人交流。
二、90后輔導員角色界定
(一)學生引導者
“90后”逐漸結束了學習生涯而走上了工作崗位,較多的“90后”選擇成為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導者,首先應將自己的身份定位為教師。作為教師,應為人師表,不僅需要在生活中給大學生樹立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榜樣,在學習上也應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其次作為黨員,“90后”輔導員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盡職守責,做好共產(chǎn)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同時要帶領廣大學生堅定不移地跟著黨的領導走。引領堅持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方向,幫助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chǎn)主義信念,將中國共產(chǎn)黨倡導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內(nèi)化到學生的理論修為,外化為其行為方式,是輔導員肩負的嚴肅而光榮的歷史使命。“90后”輔導員大都是剛剛離開象牙塔,立即轉變?yōu)楣芾碚撸庾R形態(tài)工作能力尚有欠缺,要不斷通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三觀”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覺悟。這樣的角色定位也決定了90后輔導員在維護意識形態(tài)安全中的重要使命:即通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來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認同。
(二)學生服務者
輔導員不僅是學生的引導者,更是學生的服務者。這就要求輔導員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能力,給予學生人文關懷,讓學生心中充滿愛,真正成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奠基石?!?0后”輔導員與“00后”大學生年齡差距無幾,這一有利條件能讓“90后”輔導員與這一群大學生更容易相處,相近的年齡讓輔導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方式,也更容易讓輔導員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雖然有利于兩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友誼的建立,但是較小的年齡差距并不利于“90后”在學生之間建立教師的威信,這也許會影響輔導員的各項工作效率,因此,在與學生建立友誼關系的同時也要保證學生工作的質(zhì)量,更好的為學生服務。“00后”大學生心理素質(zhì)相對較弱,抗壓能力明顯不足,放眼我們“00后”大學生,存在著戀愛成風、心理健康等眾多問題,這就要求輔導員察言觀色,及時跟蹤進行鼓勵、談話,耐心的講解和細致的服務。此外,“00后”大學生在遇到生活中的挫折問題時有時并不想與父母交流,更多地選擇向輔導員傾訴,面對這些問題,“90后”輔導員更應明確自身不可替代的服務角色。
三、“90后”輔導員角色定位的四個重心
(一)加強專業(yè)理論學習,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者
作為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者這一核心角色,加強基礎理論學習,提升政治素養(yǎng)、人文涵養(yǎng)、實踐能力,塑造專業(yè)化和職業(yè)化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理論水平的提升必須著重夯實思想政治教育學基本原理,不斷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學理論知識儲備。輔導員只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yǎng),才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揮理論上的指導作用。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盵2]因此,“90后”高校輔導員只有以科學的理論知識指導實踐,通過深入接觸學生,了解學生自身特點,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主觀見之于客觀,實現(xiàn)“知行合一”的行動,“知”其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而“行”應用于實踐研究,真正做到學、思、踐、悟有機融合,這是輔導員適應角色最有效路徑?!巴ㄟ^自己不斷的科學理論與文化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理論素養(yǎng),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面,通過工作實踐的鍛煉,使自己盡快熟悉和精通輔導員工作,早日成為輔導員工作的行家里手”[3]。
(二)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政理念,尊重“00后”學生的個性化特點
以“學生為本”是一種價值取向,同時也是一種方法論[4]。其根本就是用真心育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堅持立德樹人。堅持秉承以“學生為本”是貫穿教育始終的核心內(nèi)容,其終極目的就是促進大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輔導員要明晰自己的職責,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意識,輔導員要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nèi)涵,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和活力,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每個大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地域條件、生活方式不同,這就要求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融入到學生群體當中,掌握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有效工作方式和方法途徑,真正參與到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中,實現(xiàn)正確引導,做到人本關懷,真正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真正做到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堅持以“學生為本”才能很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任務?!拔镏积R,物之情也”,學生千差萬別,這是客觀情形,自然規(guī)律,每個學生生命個體間的個性都充滿著顯著的差異,要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
(三)明確輔導員核心職責,提高思政工作實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輔導員的核心任務,其核心職責就是回歸“思想政治教育”本質(zhì)工作,這是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的核心和關鍵。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升學生意識形態(tài)領域建設水平,成為教育戰(zhàn)線的重要內(nèi)容。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做好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教育,立志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意識非常重要。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到位,行動才能到位。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導非常關鍵。拓寬學生意識形態(tài)領域陣地建設的渠道,注重工作創(chuàng)新方法與途徑,建設理念引領實踐,提升工作科學化水平。創(chuàng)造性地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生工作有機結合,讓學生感受到彼此的理解,增強學生的自我認同感,思想層面的交流將給予輔導員更高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完成角色轉換,做好學生困惑的疏導者
輔導員作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引導者、日常生活管理者、道德模范者,承擔著學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90后”輔導員初入職場,帶著濃厚的學生氣息,缺乏工作經(jīng)驗,還未完成角色的轉變,要盡快從“被管理者”到“管理者”的角色中切換出來,找到從自我通往職業(yè)角色的橋梁,創(chuàng)造性的實現(xiàn)自我與職業(yè)角色的有機融合。90后”輔導員應著眼于學生的成長特點、生活實際、個性特征等方面,注重學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事情,在學生和社會之間努力搭建一座和諧橋梁,著力解決好學生現(xiàn)實性的問題。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重塑自我,養(yǎng)成樂觀闊達的積極心態(tài),融入到學校這個大家庭中;只有這樣,才會帶給學生安全感和信賴感;也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同時“90后”輔導員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創(chuàng)造性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真心與學生交流,在具體實踐中明確崗位職責,樹立正確履職理念,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保障,從而提升輔導員的勝任力。因此,順利完成角色轉變是提升“90后”輔導員能力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王海建.“00后”大學生的群體特點與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10).
〔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
〔3〕高留才.論高校專家型輔導員的培養(yǎng)[J].前沿,2010,(20).
〔4〕梁九義.“以學生為中心”在遠程教育實踐中的偏離與異化透析[J].中國遠程教育,2004,(09).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收稿日期:2019-04-16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立項課題“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視角構建輔導員微課體系研究”(JG18DB132);2017年大連醫(yī)科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DYLX17056)
通訊作者:馬英(1974.9-),女,漢族,河北安國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post-2000 gene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group of college students, whos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life style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st generations. They hav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demands of The Times, which raises new problems for the student management of counselors in the new era. The newly revised "regula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selors' tea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urther points out the path and direction for counselors to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 "post-90s" gradually beco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strength in the instructor team and the backbone of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 "post-90s" counselors have the problem of unclear position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cientifically define their role requirements, clarify job responsibilities and work boundaries, establish the correct concept of performance,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role adaptation, and find strong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ir own professi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words: "Post-90s" Counselors; "Post-2000"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Role Positio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