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集體主義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能使學生養(yǎng)成關愛集體、善于合作、樂于助人的好品質,有利于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一、形成良好的班風
把班級建設成一個具有正能量的集體,能讓學生在良好的班集體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培養(yǎng)班干部。“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班干部從根本上決定著班風的好壞和集體意識的強弱。從筆者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來看,選擇品學兼優(yōu)、熱愛集體的學生擔任班干部,會在全班傳遞正能量,形成積極向上、事事爭先的良好風氣,有利于強化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
2.建立健全班級規(guī)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自律氛圍。
3.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輿論環(huán)境。輿論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輿論對每一個學生能起到監(jiān)督作用。學生對班級輿論是很重視的,如組織學生在班級中開展個人評比和小組評比活動,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這也是一種建立良好輿論環(huán)境的方法。
4.教師以身作則,起好表率作用。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班隊活動
1.開好主題班會。如何選擇班級活動的主題?筆者的做法是:(1)隨時記錄班內一些典型事件,為一周一總結的班會選擇主題打下基礎。如筆者針對四年級有的學生進入青春期前期后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組織了以“悄悄話”為題的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之前先與家長聯(lián)系,請每一位家長在家通過一起閱讀、查資料,或通過談話的方式與自己的孩子談談人在青春期時的身體發(fā)育,如何與人交往的方法技巧,為主題班會進行鋪墊;在開展主題班會時利用多媒體對青春期男女生的生理變化用漫畫進行展示,并請學生對進入青春期后男女同學相處要注意的一些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交往方式。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很多學生意識到原來自己的困擾也是周圍同學的煩惱,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增加了對同伴的認可,對集體的認同讓集體主義教育隨著“悄悄話”滲透到學生的心中。(2)結合市、區(qū)教育局安排的教育活動及學校開展的活動確定主題。每周的學校教師會,學校領導會傳達上級的一些會議、文件精神,也會提出一些工作要求,這些都對選擇班會主題有指導意義。例如,針對上級要求的防溺水宣傳,主題班會以安全教育為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并通過學生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共同關心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樹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集體主義思想,達到相互教育的目的。(3)在關注節(jié)日與時事中選擇班會主題。例如,教師節(jié)開展主題班會“我為老師唱支歌”;少先隊建隊日開展主題班會“我為紅領巾添風采”;重陽節(jié)開展主題班會“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事情”……
2.開展興趣小組活動。在學校組織的選修課活動中,全校學生可以依據個人的特長和興趣選擇機器人、籃球、快樂足球、創(chuàng)意模型、趣味田徑、百變魔方、數(shù)獨、跟我走云南、思維導圖、飲食文化、兒童戲劇課、簡筆畫、小提琴、打擊樂、記憶力提高班等興趣班活動。筆者任教的班級每一個同學都選擇了兩個興趣班的活動。在興趣班的活動中,學生要與其他班的同學組成一個新的學習團隊。這時,教師要教育學生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讓學生在這個新集體中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在興趣小組活動中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獲得別人和集體的贊賞,做到自信、自尊、自愛、自立,為班級增添光彩,讓集體主義教育在一次次興趣小組的活動中發(fā)揮作用。
三、在學科教學中滲透集體主義教育
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陣地。教師要通過教學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如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我國高鐵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收集整理相關信息,如:2012年12月26日,世界里程最長的高鐵——京廣高鐵正式全線通車;2014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長的高鐵——蘭新高鐵全線貫通;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動車行駛在京滬高鐵江蘇鎮(zhèn)江段;2017年9月21日,世界上高鐵商業(yè)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鐵——京滬高鐵“復興號”實現(xiàn)350公里時速運營;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在教學中,讓學生把這些信息運用到應用題的創(chuàng)編中,并在共同解答中分享成功的喜悅,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意識,也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四、積極參與社區(qū)活動
學習離不開生活,學習實踐離不開社區(qū)。教學要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參與課外活動和社區(qū)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教育。筆者通過組織學生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送溫暖、創(chuàng)文創(chuàng)衛(wèi)、趣味寒假(暑假)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學會與他人相處,感受到集體的力量,體會到集體的凝聚力,有效地拓展了集體主義教育的渠道,強化了對學生的集體主義教育,促進了學生健康和諧、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總之,班主任在班級活動中要做個有心人,于日?;顒?、于細微之處、于情理之中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在創(chuàng)建優(yōu)秀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風、增強班集體凝聚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集體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