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的表現(xiàn)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唱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diào)、合作能力?!卑嗉壓铣虒W,對于提高學生的歌曲演唱水平、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在長期的音樂教學工作中,我對初中班級歌唱教學做了一些嘗試,下面就談談我對班級合唱教學的一點做法。
一、多點滲透,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班級合唱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唱好,就要先培養(yǎng)學生對合唱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多聽不同類型、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歌曲,特別是合唱歌曲,讓學生感受合唱的美,激發(fā)學生參與合唱的欲望,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另外,在訓練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無論是欣賞還是演唱的歌曲都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難度掌握在讓學生“跳跳就能夠得著”的程度,并及時給予學生積極肯定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參與班級合唱的積極性。
二、科學的訓練
(一)歌唱發(fā)聲的訓練
要想班級合唱達到好的效果,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茖W的發(fā)聲方法包括氣息、共鳴、音準、吐字等幾個方面的訓練。
穩(wěn)定的氣息是良好聲音的支持。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呼吸觀念,讓學生用聞花香的方法體驗慢吸和有深度的吸氣;讓學生用吃驚的感覺,體驗快速吸氣;讓學生輕輕發(fā)“咝”,練習氣息的慢吐和控制力;給學生布置實踐作業(yè),在家平躺手摸小腹,感受腹式呼吸的位置,體驗丹田之氣。歌唱氣息的訓練是一項見效緩慢的工作,這樣課上做,課下練,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歌唱呼吸意識,學生的氣息控制力增強了,才能為合唱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歌唱的音準也是一項重要的內(nèi)容,特別是在班級合唱教學中至關(guān)重要。在平時的音樂課中,為學生加入一些視唱練耳的內(nèi)容,從音階、音程的練習,到簡單的聽音、視唱,再到簡易二聲部練聲曲,最后到二聲部歌曲的演唱,循序漸進地對學生的音準進行訓練,讓學生有自主的音準概念。這樣在班級合唱中,學生才能達到既能掌握好自己的聲部,又能注意聲部的和諧統(tǒng)一,互不干擾。
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共鳴和吐字練習是結(jié)合著進行的。歌唱最基本的共鳴包含頭腔、口腔和胸腔共鳴。在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從尋找頭腔共鳴開始訓練。讓學生從身體各個部位的放松開始,氣息下沉,聲音向上、向前集中眉心位置,這樣不僅能獲得豐滿圓潤的聲音,也容易找到高位置的聲音,音色也比較容易統(tǒng)一。
(二)合唱歌曲的訓練
合唱是一種群體性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班級合唱不同于合唱團(隊)的訓練,班級合唱的參與者是每一位班級成員,而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合唱隊員。班級合唱基本上都是在正常的音樂課堂進行的,演唱的合唱曲也要以課本的歌曲為主,或者是將課本歌曲進行適度的二聲部編配。在各方面條件都有限的情況下,就要求我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來進行合唱訓練。如在歌曲《校園的早晨》的教學過程中,歌曲的第一部分每句句尾,加入簡單輕快的“啦啦啦”,初步讓學生樹立二聲部意識,體會兩個聲部配合的基本感覺。簡單有趣的二部配合,也能激發(fā)學生參與合唱的興趣,為今后的二聲部訓練做一個良好的鋪墊。在練好課本上的三度音程的基礎(chǔ)上,這首歌曲的結(jié)束句再加上一個五度的音程進行練習,讓學生體驗和聲的感覺,通過單音的和聲訓練,為后面二部旋律的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在初步接觸二部旋律歌曲時,學生分聲部學習后,在二聲部合練時,開始一定要注意小聲練習,讓學生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聲部情感的表達上,熟練以后再讓學生按照歌曲要求放聲演唱,讓有能力的同學在自己演唱的同時也注意感受二聲部的效果,感受合唱特有的魅力。有了第一次成功的體驗,學生就會對合唱產(chǎn)生更大的興趣,為長期的班級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班級合唱教學是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斷改進的,將班級合唱與日常的音樂教學進行很好的融合,將會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和歌唱能力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一名基層的音樂老師,我要勇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把班級合唱落到實處,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進來,為培養(yǎng)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做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