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希樓
長期以來,怕寫作文、厭寫作文已成為小學生作文嚴重的心理障礙,導致作文教學高耗低效,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大難題。一提起作文,有不少小學生便喊頭痛。問其究竟,無非是“沒有興趣”“沒話說,寫不來”等。
一、作文時心理障礙的具體表現(xiàn)
(一)審題時的心理障礙。畏懼心理:學生面對命題,頭腦空空,不知選什么題材,抑制了作文的興奮點和寫作欲,一見作文便感到緊張;厭煩心理:特別是對一些傳統(tǒng)命題,學生悟不出新意,便應付了事,產(chǎn)生厭煩感。學生在審題時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抑制了作文靈感,加重了心理負擔。
(二)行文時的心理障礙。消極心理:小學生在文章結構安排上一般很難有突破,尤其在寫作初期曾借鑒過某篇范文,在心理上形成定式,限制束縛了學生的作文思路,往往造成作文結構單一、千篇一律。惰性心理:小學生作文的選材,往往缺乏新意。如寫《我的老師》總離不開老師帶病堅持上課、給同學補課等,打不開思路,不能從不同角度反映豐富多彩的生活。應付心理:小學生作文苦于無話可說,長此以往,便形成完成任務、交差便罷的心理,使作文語言貧乏、表達平淡。自卑心理:有的小學生成文后,雖有改的愿望,但不知如何改,改什么,對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缺乏信心。
二、克服作文心理障礙的做法
(一)寫前指導,貴在態(tài)度親切。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要達到既定目標,最重要的是克服師生間的對立現(xiàn)象,教師要用既嚴肅又親切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學習作文。寫什么、怎么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指點學生搜集材料的方法。這樣,學生才能以放松的姿態(tài)參與整個作文教學過程。
(二)作文指導,貴在點撥得法。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創(chuàng)造離不開聯(lián)想、想象。作文課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立意構思時,要善于點撥他們?nèi)ヂ?lián)想、想象。指導學生作文就是要點撥學生選擇一個巧妙的角度,找到一個有力的突破口,避開人云亦云的俗套,寫出別開生面的文章。
(三)指導批改,貴在嚴格要求。平時作文,我們要求必須當堂寫完,寫完后必須在學生間互批互改,然后交卷。當堂寫,可以培養(yǎng)抓緊時間,集中精力及時完卷的好習慣。
(四)閱后講評,貴在褒貶恰當。在作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最受歡迎的是講評。在講評課上,教師總要肯定一些好的寫法、思路,宣讀一些好作文,表揚好學生,同時也要指出作文中的毛病及產(chǎn)生的原因。講評中正確運用褒貶,是一門藝術。正確運用,可以起到誘發(fā)、充實、加深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的效果,促使學生愛上作文。
三、克服作文心理障礙抓住關鍵的點
(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訓練。如在教學《火燒云》一文時,教師抓住“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請學生把“說也說不出來的顏色”說出來。在教學火燒云的形狀時,讓學生仿寫“一會兒……出現(xiàn)……,變化……”的句式描述一下想象中“火燒云”的形狀。在閱讀教學中滲透作文訓練,使學生有文可仿,有法可鑒。隨堂練習,不但分散了作文中的難點,還能掃清學生“作文難”的心理障礙。
(二)結合課外閱讀提高寫作興趣。為了讓學生由“怕”作文,變?yōu)椤皭邸弊魑模易⒅貙罂?、課外讀物中有關作文方面的內(nèi)容引進課堂。一些教育報刊登載過的許多優(yōu)秀例文和寫作指導資料,我總是積累起來,以便備用。一次作文課上,我將摘抄的《作文規(guī)律歌》讀給大家聽,學生們興趣倍增。于是我們商定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由學生專門讀自己收集的好文章或課外讀物中的好作品。這些“隱形”作業(yè),無形之中調(diào)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不僅提高了閱讀欣賞能力、豐富了知識,而且對提高作文能力產(chǎn)生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作文教學與學生生活相聯(lián)系。作文要有內(nèi)容,有內(nèi)容就要有材料。作文的材料從哪里來?作文的材料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親手做過的。為此,在教學生選取作文材料時,要啟發(fā)、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挖掘材料。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引導學生選取自己生活環(huán)境中熟悉的人、事、景、物作為作文的材料,就為學生解決了寫什么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