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芹
摘 要:情感教育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豐富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把學生的思維調(diào)動起來,讓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讓語文課堂充滿靈性。
關(guān)鍵詞:語文課堂;滲透;情感教育;靈性
學習生涯在人的一生中是重要的一段時期,也是對人的一生起著至關(guān)重要作用的關(guān)鍵時期。教育是一項長遠事業(yè),教育對人的影響更是長期的、深遠的,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尤其對于語文課堂,情感教育的作用更加不容忽視,讓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想象去學習知識,感受語文的美,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長期以來,由于應試教育的存在使得現(xiàn)在的語文課堂完全變成了字、詞、句的分析、熟記和漫無休止的題目,語文課堂也是老師不斷灌輸、學生聽講,做筆記、做題。這樣的課堂忽視了語文的本真,忽略了語文學習是享受而非桎梏。真正的語文課堂應該是能夠讓學生從中學到知識,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合理大膽的想象,將語文當成一篇篇美文去欣賞、去感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傳統(tǒng)教學中的教師講、學生聽,一味地“滿堂灌”顯然已經(jīng)不能再適應如今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要在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讓語文課堂充滿靈性。教師可從確立情感目標、實施情感教學、產(chǎn)生情感共鳴等方面操作,具體來說,筆者在實踐中是這樣進行的。
一、確立情感目標
目標能夠指引著人們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有目標的行動是清晰的,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走的。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在學習過程中,確立學習目標,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還能明確清晰地根據(jù)目標去完成任務。三維目標中情感目標的確立能引導學生去深刻理解文章,更好地完成課堂任務。例如,在教學《紀念白求恩》這篇課文時,在教學伊始,執(zhí)教教師就用多媒體出示了本堂課的三維目標,并請學生大聲地讀出來,其中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作者毛澤東同志對于白求恩同志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戰(zhàn)爭前線,支援抗日戰(zhàn)爭并犧牲生命的沉痛悼念之情,并且讓學生真切地體會毛澤東同志希望共產(chǎn)黨員向白求恩同志學習的迫切愿望。情感目標直觀清晰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并且請學生大聲地把它讀出來,再一次形成感官刺激,讓學生清楚明白地知道,本課課文學習的情感目標。為接下來語文教學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調(diào),也有利于接下來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任何沒有目標的行動都是莽撞的,同樣,沒有目標的教學和學習也是盲目的,情感目標的確立和達成,符合現(xiàn)代教育素質(zhì)觀的核心要求,情感目標的實現(xiàn)還有利于學生真正成長為品格健全、人格獨立、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時代青年。
二、實施情感教學
中學生正是探索世界、學習知識的最佳時期,但是現(xiàn)在大部分學生被禁錮在課堂上,缺少了樂趣的學習當然也是索然無味的,只有讓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躍起來,讓思維碰撞起來,單純知識的教學要真正和情感教育相融合,在語文課堂實施情感教學,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到最充實的知識,讓語文課堂更加充滿靈性,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傳授學生感受文學情懷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這首現(xiàn)代詩時,執(zhí)教教師帶學生一起觀看了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等相關(guān)視頻,講述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故事,牛郎生活艱難,后經(jīng)高人指點與織女產(chǎn)生愛情,由于觸犯天規(guī),被王母娘娘分隔開來,最終得以一年相見一次。作者郭沫若先生在詩中美化了悲情的故事,想象牛郎織女過上了自由幸福的生活。字字句句中都是他對黑暗生活的抨擊,對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這份深切的情感深深觸動著學生的心靈,這個時候再讓學生讀《天上的街市》,體悟沉浸在字里行間的追求光明之情。有的學生竟然讀的流下了眼淚。這種對于現(xiàn)實黑暗生活的厭抨擊,對于祖國未來和光明的向往,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堂課的效果不就也達到了嗎?這堂課不是僅僅告訴學生詩歌表達了作者追求光明自由幸福生活之情,而是讓學生學會自己去體會,這樣的課堂教學不正是讓學生感受語文的情懷嗎?
整個教學過程都滲透情感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深刻的體會到了作者對祖國之深情,執(zhí)教教師通過這堂語文課觸發(fā)學生對作者愛國之情的深感認同,同時也能激勵學生熱愛自己的國家,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勵志學習,為美好的生活而奮斗。
三、產(chǎn)生情感共鳴
課堂教學是枯燥的,課堂時間有限,短短的時間如果想讓學生學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必須把有限的課堂延伸到無限的生活中。語文學科不僅僅帶學生學習必要的知識,掌握必要的能力,還重在它的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起到獨特的教育作用,讓學生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與文章的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思想感情,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細膩的情感體會能力,增強審美體會,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例如執(zhí)教教師精心執(zhí)教的《背影》這篇課文,在本堂課即將結(jié)束的時候。父親那步履蹣跚、艱難行走的樣子深深地刻在每個讀者的心中,執(zhí)教教師順勢要求同學們也來說一說自己眼中、自己心中父親的背影是什么樣子的,這時,學生內(nèi)心深處柔軟的神經(jīng)被觸動,父親那無言的愛全部滲透到他那背影中,因為親情本來就是幾千年來留存在人們心中最珍貴的情感。因為是人之常情,所以學生都饒有興趣,深有感觸的來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感恩之情,這堂課的成功之處,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品讀文章,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做一個善于觀察、懂得感恩的人。這樣的語文教學,引導學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讓這堂語文課充滿靈性。
總之,中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重要的階段,讓學生去欣賞語文、愛上語文,懂得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語文知識技能又能很好地運用于生活,從而不斷地成長為品格健全、對社會有用的人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在語文課堂中滲透情感教育,從確立情感目標、實施情感教學、產(chǎn)生情感共鳴等方面操作,讓學習成為學生自主的行為,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讓語文課堂充滿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