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
摘 要:隨著各類教學視頻的豐富,當前這些視頻資料已經(jīng)能夠被用于各個學科的教學中?;趯πW數(shù)學導入型微課含義的研究,提出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課堂導入型微課的設計和落實方法,提高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效率和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shù)學教學;課堂導入型微課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過程中,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也需要應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有序開展教學活動。并且由于教學視頻類型和數(shù)量的提升,在課堂中應用這些教學資源時,通過視頻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并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效率。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型微課的含義
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導入型微課是指教師根據(jù)小學數(shù)學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和教學需求,利用各種方法導入新課內(nèi)容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以此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技能的濃厚學習興趣的教學微視頻。
在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中,對教學過程的意義包括以下方面:(1)吸引學生興趣。小學生普遍認為數(shù)學較為枯燥,傳統(tǒng)教學方法教師更傾向于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記憶,這會進一步降低學生的興趣。但是在授課過程中穿插教學視頻,并且視頻有很高的趣味性時,學生會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對數(shù)學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2)加深學生的印象。小學生的思維較為感性,而數(shù)學思維極其理性,這與小學生的思維的沖突,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學生會由于這種思維體系上的沖突導致其對各類知識的印象較淺[1]。而數(shù)學教學視頻的應用中,由于這些視頻能夠?qū)⒗硇缘臄?shù)學資源應用感性的方法進行表述,和學生思維的沖突很小,能夠更好地達到加深學生印象的效果。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型微課的設計方法
(一)選擇適合微課導入的課題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它集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于一體,具有短小精悍、視聽效果突出等特點,可以創(chuàng)設更為客觀、真實的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耳目一新,學習動機更強,用于課堂導入方面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
但是微課雖然好,并不是所有的課都適合制作成微課,一堂好的微課應該符合下列標準:選題好,適合用多媒體表達,是教學中典型、重點和難點問題,是傳統(tǒng)教學中不能很好解決或解決不好的問題。例如,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第五單元“圖形的旋轉(zhuǎn)”等,這些教學內(nèi)容往往是教師無法用教具演示的,或者用教具演示不逼真,學生難以理解。把這些課題用技術(shù)形象化處理成逼真的微課,可以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掌握合適的導入方式
“教之有法,但無定法”,課堂導入也是如此,雖然本文的研究內(nèi)容為微課型課堂導入方式,但是在具體的授課中,教師也需要對導入方法進行合理選擇,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課堂。本文分析對導入方法的分類形式為按照課堂導入時間對導入方法進行分類,具體分類的方法如下:(1)課前一次性導入方法。這種方法是在授課過程中,只在課前一段時間內(nèi)向?qū)W生播放教學短視頻,在后續(xù)的講解過程中不再應用這種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知識講解,但是缺點在于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鞏固。(2)課前—課中—課后導入方法。課前、課中和課后是對應于課程開始階段、教師講課中期和作業(yè)布置,這種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當學生的注意力下滑時,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聽課熱情,缺點在于對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視頻選擇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課堂導入型微課的設計案例
課題: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時“觀察物體”
微課導入方式:(課前—課中—課后導入)
1.課前導入(視頻約1分鐘)
猜一猜:出示兩個立體圖形的正面圖(長方形、圓形)
師:這是兩個立體圖形,你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它們的正面,請你猜一猜這兩個是什么立體圖形?(學生答,教師隨機點評)
預設:長方體和球體、長方體和圓柱體、長方體和圓錐體、圓柱體和球體、橫著放的圓柱體和豎著放的圓柱體、橫放的圓柱體和圓錐體。(學生每回答對一組,微課展示出與它對應的立體圖形)
師:答案有這么多種??磥恚绻豢凑鎴D并不好確定究竟擺的是什么立體圖形。別急,今天的知識能幫到你們?。ò鍟河^察物體)
2.課中導入(視頻約3分鐘)
用4個同樣的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是3個連續(xù)正方形的圖形,看誰的擺法多。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嘗試了多種不同的擺放方法,這種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誰愿意到講臺上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小組是怎樣擺的?
學生一一展示后,借助微課同時出示同學們想到的六種基本擺法,老師適時提問:是不是只有這六種擺法呢?學生如果想不到,微課演示:在這六種擺法的基礎上再進行移動,就延伸出了多種擺法。
六種基本擺法→移動一個小正方體→全部擺法
3.課后導入(視頻約1分鐘)
師:如果再增加1個同樣的小正方體,保證從正面看還是三個正方形,你還會擺嗎?學生試擺以后,借助微課演示擺放,讓學生感知雖然擺法很多,但是有規(guī)律可循。
最后讓學生自己小結(jié)出規(guī)律:放在后面被遮擋住或放在前面擋住已有的一個。
參考文獻:
[1]曹亞東.微課資源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應用:以橢圓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4):78.
[2]范文娣,王銀君,胡小勇.如何設計“課堂導入型”微課[J].數(shù)字教育,2015,1(4):61-6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