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梅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30-01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材中所有字詞句的應用。小學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要根據(jù)學生心理年齡的特點,合理采用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式的教學,靈活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
葉圣陶先生曾說:閱讀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yǎng);寫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里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既要讓學生讀書,又要教學生作文??梢娮x和寫這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互相促進的,教學中只有以讀帶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才能使讀寫相得益彰、共同發(fā)展、共同提高。
1.以讀帶寫,水到渠成
讀后感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心里的感觸及讀完文章后內心深處產生的共鳴,要將內心的觸動給記錄下來,寫作的興趣在無形中就被挖掘出來了,在字里行間盡情抒發(fā)自己的感情和思緒。在閱讀有意義的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心境寫出讀后感。
讀后感中“感”的前提是“讀”,并且是有效的讀。如果是浮光掠影般的無效閱讀,那就很難有深刻的感受。只有在讀好原文這個前提下,學生才會有較為深刻的感受。作為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本身已具備一定的閱讀量和閱讀技巧,當讀完一篇文章后,會有許多“感點”。此時引導學生在眾多感受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xiàn)實針對性最強、自己最能流暢表達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后感的中心,然后通過自己的論證寫成一篇讀后感。
比如,在小學五年級《狼牙山五壯士》的學習中,課文既表現(xiàn)了七連六班的壯舉,又突出描述了班長馬寶玉的動作、神態(tài)和語言,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他們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忠于黨、忠于人民、忠于祖國的精神,已成為全民族共有的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授課中我還利用班班通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的精彩片段,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五壯士的高大形象與偉大精神。接著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讀,動情而讀,產生情感的共鳴,在讀中記住人物形象,激發(fā)愛國情感、積累精彩語言,達到文道統(tǒng)一的教學境界。課下,我再要求學生根據(jù)課文寫讀后感,寫寫你們都學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自己的思想上有什么變化呢等等。這樣就成功運用讀寫結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以寫促讀,提高能力
寫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交流思想感情。寫的過程,就是對于所學知識消化和運用的過程,但跟學了數(shù)理定理再去解答習題大不相同。寫不僅需要懂得怎么寫,還要解決為什么寫和寫什么。寫的過程在詞語的運用,篇章的結構,都會受到所讀文章的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會有意識地從某一讀過的文章中尋求啟發(fā)和借鑒,然后去創(chuàng)造和寫作。
在“以寫促讀”的教學中,常用的“寫”有:寫閱讀提綱、改寫、縮寫、擴寫、續(xù)寫、寫“問題分析”、寫讀后感及一般命題作文。如教學五年級《神鳥》一課,要求學生“續(xù)寫”:這就要求學生先讀透原文,把握原文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性格,然后才能依照邏輯事理的發(fā)展規(guī)律加上合理的想象進行續(xù)寫。
讀只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寫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線。為了寫去讀別人的東西,就經(jīng)過自己的思想路線把讀來的知識消融掉,變?yōu)樽约旱臇|西。
3.讀寫結合,相得益彰
學生們積累、鍛煉寫作能力和經(jīng)驗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書寫作文,通過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感知,然后書寫記錄下建立在感情基礎之上的文字。比如,在教學五年級《貓》時,課文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每段都緊緊圍繞總起句進行具體描述,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因此,教學這篇課文就要根據(jù)其自身的特點,抓住總起句,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緊扣,如同剝竹筍一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本課語言通俗易懂,內容風趣生動,再加上學生對貓又特別的熟悉和喜愛。因此,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個回合地讀,走進課文的字里行間去感受貓的形象以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引導學生感受作者用具體事實表現(xiàn)動物特點的描寫方法。課后,要求學生寫一篇作文,介紹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要求是學生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頭腦思考,用“自己”的心靈書寫。鼓勵學生關心周圍,留意生活,觀察自然,積極思考,大膽表述。
由閱讀——生活體驗——書寫作文,這整個過程是對讀寫結合的完美應用。讀的最終目標,就是會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需要從閱讀開始下工夫。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是內化,寫作是外化;閱讀是積累,寫作是運用;閱讀是延伸,寫作是提高。由讀到寫,由寫到讀,相依相生,相得益彰。巧妙的將讀寫結合起來,既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又訓練其習作能力,以達到共同提高,共同發(fā)展這一終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