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木雕材料已經(jīng)滿足不了作品的更新需求。在時代創(chuàng)新的引領下,金絲楠烏木慢慢走進了人們的視野中。下面介紹金絲楠烏木的形成因素,金絲楠烏木的材質特征,如何利用金絲楠烏木的剛柔并濟進行創(chuàng)作,如何提升金絲楠烏木的美感。
一、金絲楠烏木的形成
烏木又名陰沉木,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將植物埋入泥沙中,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在細菌等微生物作用下,部分樹木經(jīng)過長達數(shù)千年碳化過程,形成烏木,故又稱碳化木。形成烏木的木種繁多,其中以楠木樹的金絲楠最為珍貴。
二、金絲楠烏木的材質特征
金絲楠屬于軟木之王,結構細膩,油性足,是種很有個性的雕刻材料,剛柔并濟。木性本身是柔和的,當經(jīng)過打磨拋光處理后,就會顯露剛強的金屬感。因軟木由許多輻射排列的扁平細胞組成,細胞腔內往往含有樹脂和單寧化合物,細胞內充滿空氣,因而質地輕軟富有彈性。而金絲楠能呈現(xiàn)出金屬感,是因為其木纖維中含有大量的油脂物質,在日積月累中,這些油脂都凝結在木材的纖維當中,經(jīng)過長時間的積累,這些油脂就會結晶,而結晶后的油脂,在光線的照射下,就是我們看到的金屬效果了。那么為什么會選擇金絲楠烏木呢?因為金絲楠烏木在埋藏氧化過程中,木纖維受到不同程度的碳化,而能呈現(xiàn)出金屬感的油脂結晶沒變,那么碳化的木纖維作為背景,與油脂結晶體拉開對比度,就更能體現(xiàn)出結晶體的金屬感了。
三、金絲楠烏木剛柔并濟的運用
附上一件金絲楠烏木作品,作為案例分析。作品中的扁擔部分為剛,采用了打磨拋光上蠟工藝,處理出來的效果,就會更接近實物本身的質地。繩索為柔軟部分,采用了粗磨,盡量壓制結晶體的出現(xiàn),保留原木色調。剛柔并濟的處理手法,是為了讓作品更接近實物的同時,也拉開了作品本身的對比度,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視覺沖擊力。
四、如何提升金絲楠烏木的最佳視覺
金絲楠烏木的金屬感,來源于油脂凝結在木材的纖維當中形成的結晶體,纖維排序越整齊,則體現(xiàn)出來的金絲越多。一件作品當中,雕得越細的部分,木纖維排列越混亂,呈現(xiàn)出來的金絲就越少。作品留白部分越大,纖維排序越整齊,金絲越多,視覺沖擊力越強。
作者簡介:潘華國,男,生于1979年。祖籍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因工作原因,長期居住于廣西貴港市平南縣。2005年開始自學簡單的雕刻,2008年拜師學藝。十幾年來一直默默無聞地研究雕刻技藝與創(chuàng)作,2019年3月開始參加了各種賽事。所獲榮譽獎項有:木雕《記憶》榮獲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2019年金鳳凰創(chuàng)新大獎賽金獎。木雕《狹路相逢》榮獲54屆全國工藝品交易會,2019年金鳳凰創(chuàng)新大獎賽銀獎。作品《記憶》榮獲第九屆廣西文藝創(chuàng)作銅鼓獎(廣西文藝最高獎)。木雕《中國名片》榮獲2019年廣西工藝美術八桂天工獎銀獎。木雕《守護》榮獲2019年廣西工藝美術八桂天工獎銀獎。木雕《情有獨鐘》榮獲貴港市第二屆布山杯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