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艷 薛麗梅
摘 ? ?要: 本文探索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互聯互動,多形式開展師生結對黨日活動的有效途徑?!包h日活動+”能增進師生交流,促進師生在實踐中檢驗、提高專業(yè)知識技能。本文以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研究高職院校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的可行性,指派黨員教師作為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導師,從專業(yè)學習、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團建設、社會實踐等多方面入手,實現“黨日活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關鍵詞: “黨日活動+” ? ?黨支部 ? ?學生黨員
一、黨日活動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是推進國家現代化、培養(yǎng)國家后備骨干的重要力量,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政治基礎,也是貫徹和實踐黨的基本理論的重要陣地。高校的性質和定位決定了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是高校必須履行好的首要政治責任。中央在1996年3月頒布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為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強化黨對高校的領導作用,推進高?;鶎狱h日活動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意見。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內部管理模式的轉變,黨中央新修訂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進一步改進創(chuàng)新了高校黨的教育和學風建設工作。堅持黨的基本方針不僅是檢驗高?;鶎狱h日活動質量高低的一把標尺,更為我們創(chuàng)新學風理念提供了方向和方法。履行政治責任又兼顧學風建設,落實到具體行動中、體現到實際成效上講,黨日活動就是直接有效的實踐辦法。黨日活動需要繼承和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需要關注新的格局、新的形式,將黨的宗旨落實到每一位入黨積子身上、每一天的日常學習里,讓黨的先進理念深入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開展創(chuàng)新黨日活動時,要打破舊觀念、舊思想、舊辦法,真正了解學生的所想所需,從專業(yè)學習、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社團建設、社會實踐等多方面入手,采用靈活的活動方式,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組織的決議。黨員學生和入黨積子在黨日活動中以身作則,帶領其他學生認真學習、健康成長、團結奮進,促進高校學風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一些高校黨日活動開展狀況
黨日活動在加強和規(guī)范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的組織生活活力和強化黨員教育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黨日活動是基層黨支部的基礎性活動,是黨內重要的基本教育形式,只有黨支部充分發(fā)揮積極作用,黨日活動才能充滿活力。然而,一些單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主題不明確、形式單一和變相娛樂等問題,容易造成主題黨日活動“跑了題”“變了味”。一些基層黨日活動缺乏活力,主要影響因素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弱化、基層黨日活動與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相互脫節(jié)。開展現狀有以下特點:
1.關于政治性。主題黨日活動能緊扣“黨味”這個鮮明主題,突出活動的政治性、思想性和原則性。扎實開展憶黨史、學黨章黨規(guī)、重溫入黨誓詞等“黨味濃厚”的“主題黨日”活動。但活動存在簡單化、形式化問題,不能真正讓主題黨日活動成為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強化紀律的“練兵場”和改進作風的“實踐課”。
2.關于實效性。黨日活動開展過程中能把握“真味”這個根本方向,突出活動的真實性和嚴肅性。絕大部分黨員同志能主動把自己擺進去,主動將黨日活動作為自己的“信息充電站”,但也存在走馬觀花的心態(tài)。
3.關于創(chuàng)新性。主題黨日活動能遵循“靈活”這個重要原則,突出活動的靈活性、多樣性,但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尤其是在結合專業(yè)學風建設方面,探索得還不夠深入。有時候照搬照抄、“依葫蘆畫瓢”。
三、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共建存在的問題
我國高校黨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共建過程中尚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分頭建設、各自為政。據調查可知,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工作為促進學生黨員的進一步發(fā)展,高校教工黨支部的主要工作是推動教師黨員的發(fā)展。兩個支部之間基本互不干涉,分工過于明確,難以巧妙結合,共同發(fā)展。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優(yōu)勢不能互補、沒有共享資源?,F階段我國諸多高校的學生黨支部及教工黨支部奉行二元結構,逐漸形成一種體制性障礙,導致兩個黨支部之間的優(yōu)勢不能夠互補,也不能及時共享資源,妨礙高校黨建工作的穩(wěn)定開展,不利于高校黨建工作的進一步發(fā)展。
三,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規(guī)定動作”過于單一、欠缺“自選動作”。由于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支部奉行二元結構,使兩個黨支部的黨建工作往往追求“形式化”,不注重實效。
四、“黨日活動+”視角下推進學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
無錫工藝職業(yè)技術學院數字藝術系四年來積極探索“黨日活動+”的活動模式,組織開展“黨日活動+知識學習”競賽、“黨日+民主評議”生活會、“黨日活動+創(chuàng)夢廣場”特色項目等諸多形式,將基層黨支部內涵建設與專業(yè)學習、第二課堂建設相融合,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提出了一些實踐思考。
1.明確黨支部的職責任務。高校基層黨支部是組織開展黨日活動的基本組織,既要發(fā)揮政治功能,又要發(fā)揮服務功能,兩者不可偏廢。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從來都是一致的,絕不能把兩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只有這兩個功能都強,黨支部的整體功能才強,黨日活動才能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按照這樣的定位和要求,結合高校實際,提出基層黨支部開展“黨日活動+”要完成“抓項目、帶隊伍、促學風”三項主要任務,讓黨支部清楚開展“黨日活動+”是“干什么”的,切實解決黨日活動整體功能發(fā)揮不好的問題。
2.強化基層黨日活動的整體功能。嚴格執(zhí)行黨支部和基層班子議事決策有關規(guī)定,提高議事決策質量,落實黨員責任制原則,融入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學風,通過“黨日活動+”的開展,牢固系好教工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之間的紐帶關系,在“黨日活動+”中,實現1名黨員教師指導1支學生黨員或積子團隊參加1個大學生創(chuàng)夢廣場項目、參加1個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指導1個“三下鄉(xiāng)”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指導1個社團等,激發(fā)教師黨員的專業(yè)創(chuàng)作力,提高黨員教師的教學和管理能力,更能有效提升學生黨員和入黨積子們的專業(yè)學習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將基層黨支部建成政治素質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工作業(yè)績好的團隊。逐步實現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入黨積子甚至廣大群眾的拓展。
3.堅持問題導向原則。聚焦“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等問題,精心設計“黨日活動+”的功能定位、內涵建設、黨日活動與校園活動、學風建設深度融合、嚴格黨日活動規(guī)范、提升黨員教職工的綜合能力和帶好黨群隊伍這6個專題內容,使基層黨員同志聽得懂、學得會、用得活。
4.壓實黨日活動中黨員的工作責任。嚴格落實黨支部委員“一崗雙責”,把“黨日活動+”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人頭,切實解決支部黨員不聞不問的、支部委員掛名不履職、支部書記唱獨角戲的問題。落實黨支部書記定期向上級黨組織述職和向黨員大會報告工作制度,建立支部委員每年向黨支部委員會或黨員大會述職,形成支部黨員每年向黨支部委員會或黨員大會總結的制度,形成支部書記牽頭抓總、支部委員分工負責、支部黨員積極參與黨日活動的工作格局。
5.發(fā)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己耸羌ぐl(fā)內生動力、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將“黨日活動+”完成情況納入黨支部考核,把黨支部工作情況納入班子績效考核,各黨支部實際制定分類定級的標準、考評和動態(tài)管理辦法,每年給黨員們分分類、排排隊,傳遞壓力、激發(fā)活力。同時開展示范評優(yōu)活動,結合“優(yōu)秀社團指導老師”“優(yōu)秀暑期社會實踐工作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項目指導老師”等評優(yōu)活動給予績效考評優(yōu)勢。通過引領示范、督促指導、結對幫扶等措施,抓兩頭帶中間,促進黨員教職工教學工作水平整體提升,良性帶動學生黨員和積子們的學習態(tài)度和專業(yè)能力。
五、結語
“黨日活動+”為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共建工作提供了平臺支持,能夠有效促進“黨日活動+黨支部共建+學風發(fā)展”局面形成?!包h日活動+”是推進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的有力抓手,在開展活動前,要做好頂層設計,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首先要求黨委直面問題,在建設初始注重扶持黨支部,配合黨支部做好黨員工作;在推行過程中黨委要樹立榜樣深入黨支部,積極為黨支部出謀劃策,做黨支部堅強后盾;其次黨委要選好、用好黨支部書記,特別在教師黨支部中選擇系/教研室主任擔任,他們能有效調動資源,將黨支部建設與教學科研工作有效結合,實現“黨日活動+”的多米諾骨牌效應;最后黨委要提供黨支部活動場所,為“黨日活動+”的開展建設營造氛圍,如開展表彰大會,宣傳先進典型等。
參考文獻:
[1]鄒鈺.論創(chuàng)新學生黨支部工作推動高校學風建設[J].農家參謀,2018(03):132.
[2]羅鄰球.高校二級學院活力黨支部建設——“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背景下的實踐思考[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9(01):72-75.
[3]張威.“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共建的研究[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1(23):1+3.
[4]羊依東.莫讓主題黨日活動“變了味”[J].先鋒隊,2018(01):6.
[5]許帆婷,白方濤.把基層黨支部建設成教育黨員、團結群眾、攻堅克難的戰(zhàn)斗堡壘——訪集團公司黨群工作部副主任何可[J].中國石化,2018(03):20-22.
本文系2017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思想政治工作專題研究項目《新常態(tài)下高職院基層黨建工作360°研究》階段性成果(編號2017SJBFDY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