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英,馮相珍
河南省濮陽市婦幼保健院婦產(chǎn)科(濮陽 457000)
宮頸癌是婦科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其主要是因?qū)m頸先產(chǎn)生上皮內(nèi)瘤變,然后逐漸進展至上皮下基膜的間質(zhì),形成宮頸癌[1-2]。宮頸癌發(fā)生的因素有多種,主要與早婚、性生活習慣、HPV病毒感染(高危型)及分娩次數(shù)有關。宮頸癌早期大多無明顯癥狀,少部分患者可發(fā)生陰道分泌物異常或發(fā)生陰道接觸性出血等。很多患者到晚期才表現(xiàn)為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或繼發(fā)癥狀。有資料顯示[3],中國宮頸癌患者逐年增多,且有年輕化趨勢。因此尋求治療宮頸癌的藥物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掌葉半夏對宮頸癌有抑制作用,但對其作用機制的研究臨床上較少。本研究探討掌葉半夏有效提取物對宮頸癌大鼠癌組織中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的影響,以為臨床治療提供新的靶點。
1 材 料 Wistar 大鼠50只,雌性SPF級,6周齡,平均體重(151.2±13.4)g,由上海中科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為:SCXK(滬)2014-0002;掌葉半夏提取物由上海中科院藥物所提供,由美國Sigma公司生產(chǎn)的二甲基亞砜溶解,并用生理鹽水(無菌)稀釋,現(xiàn)用現(xiàn)配;人宮頸癌Hela細胞株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研究所提供;DAB顯色劑、兔抗人兔抗人Survivin抗體、兔抗Caspase-7 抗體、Caspase-3抗體均由Cell Signalling Technology公司提供。
2 實驗方法
2.1 建立宮頸癌大鼠模型:50只大鼠中隨機抽取10只作為對照組,其余40只進行造模(根據(jù)趙亞麗制造宮頸癌模型的方法)[4]。取人宮頸癌Hela細胞(在無菌操作下)放置于RPMI-1640培養(yǎng)液(由2%谷氨酸鈉與10的胎牛血清組成)中,培養(yǎng)環(huán)境:溫度37℃,5%的體積分數(shù)、CO2飽和濕度下培養(yǎng)24 h,用胰酶消化細胞(0.25%)、體積分數(shù)是10%的小牛清培養(yǎng)基進行終止消化。離心以1200 r/min的速度,10 min,洗滌后將細胞計數(shù)調(diào)整至107/ml,用無菌針管抽人宮頸癌Hela細胞的混懸液,并在大鼠腋窩處進行皮下注射(0.5 ml),常規(guī)飼養(yǎng)7 d,有腫瘤結(jié)節(jié)生長,證明造模成功(共36只),將造模未成功的4只大鼠剔除。
2.2 分組及用藥:將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隨機分為三組(n=12),各組(包括對照組)均給予純凈水及混合飼料飼養(yǎng),自行飲食。模型組未進行任何治療,陽性對照組進行順鉑2 mg/kg腹腔注射,觀察組使用掌葉半夏有效提取物40 mg/kg灌胃,均1次/d,連續(xù)使用8周。
2.3 腫瘤體積測量:用藥8周后,將大鼠處死,取宮頸癌病灶,測量其長、寬、高,計算出其體積。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檢測:用Western blot法。將各組大鼠處死,模型組、陽性對照組、觀察組取腫瘤組織50 g,對照組取腋下皮下組織50 g,置入PBS緩沖液洗滌后,經(jīng)研磨及離心,用PBS(冰冷)洗滌細胞3次,放入裂解液并搖勻,再置于水中(4℃)冰浴30 min,離心(1200 r/min)10 min,取上清即得胞質(zhì)蛋白。然后進行蛋白定量分析(用BCA法)。樣品蛋白量調(diào)整至30 μg~40 g,進行分離(SDS-PAGE凝膠電泳),并將蛋白質(zhì)轉(zhuǎn)至PVDF膜。PBST洗膜5 min,并用其溶解后封閉PVDF膜2 h,分別滴加兔抗人Survivin抗體、兔抗人Caspase-3抗體、兔抗人caspase-7抗體(比例均為1∶100),在溫度為4℃環(huán)境下靜置12 h,然后用PBST再洗滌3次,10 min/次,隨后加入二抗,在室溫下孵育2 h,用PBST洗滌3次,10 min/次。用ECL將PVDF膜顯色,進行X線曝光,以凝膠成像系統(tǒng)進行結(jié)果讀取與分析。
1 各組腫瘤病灶體積分析 與模型組比較,觀察組及陽性對照組長、寬、高、體積均明顯降低(P<0.01);觀察組長、寬、高、體積與陽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腫瘤病灶體積分析
注:與模型組比較,*P<0.01
2 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 模型對照組 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模型組比較,Survivin蛋白表達明顯降低,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 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與陽性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癌病灶體積與相關凋亡蛋白之間的相關性 由Pearson性分析可知,癌病灶體積隨Survivin蛋白表達升高而增大,呈正相關(r=0.821,P<0.01);癌病灶體積與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呈負相關(r分別為-0.876、-0.901,P均<0.01)。
表2 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蛋白表達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組比較,△P<0.05
宮頸癌在婦科屬于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主要因?qū)m頸上皮發(fā)生內(nèi)瘤變而致。對于宮頸癌ⅡA期前(包括ⅡA期,根據(jù)FIGO分期)的患者大多主張手術(shù)結(jié)合放化療進行治療,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研究證明[5-6],惡性腫瘤發(fā)生與發(fā)展一方面與細胞增殖關系密切,另一方面與細胞凋亡明顯減少也密切相關。凋亡細胞的作用主要是誘導細胞凋亡,使細胞的增殖與細胞的凋亡一直處于平衡狀態(tài),當細胞凋亡抑制因子表達明顯升高、細胞凋亡促進因子表達明顯降低時,細胞增殖與凋亡間的平衡就容易被破壞,出現(xiàn)細胞無限的增殖與生長,最終發(fā)生腫瘤。所以,提高腫瘤組織中凋亡促進因子、下調(diào)其凋亡抑制因子,恢復增殖與凋亡間的平衡對惡性腫瘤的治療意義重大。
Survivin屬于一種細胞凋亡抑制因子,其主要作用是阻滯凋亡促進因子酶原向活性凋亡促性因子轉(zhuǎn)化,從而使細胞凋亡受到抑制。其在健康人體組織中一般表達甚低,在惡性腫瘤組織中則呈高表達,其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張明發(fā)等[7]的研究中顯示,Survivin在正常人體中呈低表達,在宮頸CIN組織中呈現(xiàn)中等表達,在宮頸癌組織中則呈現(xiàn)高表達。也有研究[8]將Survivin表達視為惡性腫瘤輔助診斷及判定預后的重要指標之一。Caspase-3及Caspase-7均為Caspase家族的成員,以誘導細胞凋亡為主要作用。人體中大多細胞的凋亡離不開細胞凋亡因子的誘導,若凋亡促進因子受到抑制,則細胞增殖與細胞凋亡間會失去平衡,導致腫瘤形成。當下調(diào)Survivin(凋亡抑制因子)表達時,Caspase(凋亡促進因子)則明顯上調(diào),從而加快了細胞的凋亡。
掌葉半夏在科屬分類上屬天南星科,以塊莖入藥。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由復旦大學的附屬醫(yī)院將掌葉半夏治療宮頸癌,結(jié)果顯示其在宮頸癌抑制方面效果顯著,且無發(fā)生毒性作用及不良反應。接著又進一步研究其作用機制,結(jié)果顯示,掌葉半夏能夠使抑癌基因P53上調(diào)、使癌基因E6表達下調(diào),從而促進細胞凋亡,發(fā)揮抗腫瘤作用。細胞凋亡因子有多種,本研究探討掌葉半夏對細胞凋亡因子Survivin、Caspase-3及Caspase-7的影響[9]。在本研究中,模型組癌組織中Survivin表達明顯高于對照組,Caspase-3及Caspase-7表達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這些相關細胞凋亡因子在腫瘤發(fā)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使用掌葉半夏的觀察組能明顯降低Survivin表達,升高Caspase-3及Caspase-7表達,從而使腫瘤細胞過度增殖阻斷,癌病灶生長延緩或停止,最終導致腫瘤體積縮小,發(fā)揮抗腫瘤作用。從本研究結(jié)果看,Survivin表達與癌病灶體積呈正相關,與Caspase-3及Caspase-7表達呈負相關,此結(jié)果與高艷[10]的研究一致。
綜上所述,掌葉半夏有效提取物能使宮頸癌大鼠病灶的體積縮小,其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癌組織Survivin表達、升高Caspase-3、Caspase-7表達等細胞凋亡蛋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