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秦本紀》中的“公子卬”

    2019-07-08 06:29:03陳嘉梓
    知識文庫 2019年12期
    關鍵詞:秦軍魏國世家

    陳嘉梓

    《史記·秦本紀》中有兩處有關公子卬的記載,一處記載孝公二十二年,魏國將領公子卬為商鞅所俘虜;另一處則記載惠文君七年,公子卬率秦軍“與魏戰(zhàn)”,大敗魏軍。這兩處記載時間上相近,易使閱讀者認為公子卬被俘后降秦并作為秦將攻打魏國,也引發(fā)了一些爭論。而結合《史記》其他卷的記載來看,前一個魏國公子卬之事屬實;但后一個“公子卬”很大可能是“公孫衍”的筆誤,“與魏戰(zhàn)”,大敗魏軍的應該是犀首公孫衍。

    《史記·秦本紀》中,“公子卬”出現了兩次,第一處是魏將公子卬為商鞅所欺而被俘,第二處則是公子卬與魏國交戰(zhàn),大敗魏軍。在無交代之情況下公子卬突然轉變身份讓人疑竇叢生,而第二處“與魏戰(zhàn)”記載又與《史記》其他卷的記載有矛盾之處,包括戰(zhàn)役發(fā)生的時間,戰(zhàn)爭傷亡,特別是秦軍指揮官是不是公子卬的問題。而《史記》其他卷對公子卬此人的記載也僅僅局限在與商鞅展開的秦魏大戰(zhàn)上,無其他相關記載。

    史家對這一問題亦有討論,但仍存在一些爭論。有觀點認為后一個“公子卬”是《史記》記載的訛誤,當作其他名字。也有學者認為秦國有同名之公子卬,如陳直在《史記新證》中的表述。本文將結合《史記》其他卷的相關記載以及前人的校注,考究《秦本紀》這一處記載的相關問題。

    1 《秦本紀》關于公子卬的兩處記載

    公子卬即魏卬,魏國公子。《史記·秦本紀》中載“(孝公)二十二年,衛(wèi)鞅擊魏,虜魏公子卬?!保訁n被擒一事,《史記·商君列傳》有詳細記述,衛(wèi)鞅率軍攻魏,“魏使公子卬將而擊之。軍既相距,衛(wèi)鞅遺魏將公子卬書曰:‘吾始與公子歡,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為然。會盟已,飲,而衛(wèi)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史記·魏世家》亦有“秦將商君詐我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的記載。而秦孝公死后,衛(wèi)鞅不容于新君,逃亡魏國,“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弗受?!笨偟膩碚f,結合以上記載,魏將公子卬為商鞅舊交,商鞅率秦兵入侵魏國控制的河西地區(qū),公子卬迎戰(zhàn),商鞅欺騙并俘虜公子卬,從而擊潰魏軍。而魏國人怨恨商鞅欺騙公子卬,拒絕其逃亡魏國,最終商鞅逃亡不得而身死秦國。

    但《史記·秦本紀》中又記載“(惠文君)七年,公子卬與魏戰(zhàn),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八年,魏納河西地”。如果直接結合上文,容易給人此處的公子卬就是被衛(wèi)鞅俘虜的那個公子卬——公子卬被俘后降秦,還立下了戰(zhàn)功。事實是否又是如此呢?

    若《秦本紀》的記載屬實,那么秦軍統帥就是公子卬,那就存在兩種可能:一是此公子卬即魏公子卬,二是秦國也有公子名曰卬。若第一種可能成立,根據《商君列傳》的記載,商鞅欲逃亡魏國時,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師”,如果公子卬已經變節(jié),魏國人早就應該嗤之以鼻,怎么還會怨商鞅“欺公子卬”呢?至于第二種可能,秦國也有一個公子卬。如果這樣,司馬遷也應加以標識,畢竟兩個公子卬的記載時間極其接近,但是司馬遷并沒有這么做。另外,這種可能亦缺乏其他記載的輔證,很難站得住腳。

    2 “與魏戰(zhàn)”細節(jié)考

    翻看《史記》的其他篇章,《魏世家》、《蘇秦列傳》以及《六國年表》皆有對此事的記載,《史記·魏世家》記載“(襄王)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于雕陰,予秦河西之地?!倍妒酚洝ぬK秦列傳》記載“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將龍賈,取魏之雕陰,且欲東兵?!睋妒酚浖狻?,雕陰位于上郡,是魏軍位于河西地區(qū)的重鎮(zhèn),《史記·六國年表》則載在魏襄王二年(即秦惠文君五年),“秦敗我雕陰”。又有秦惠文君八年“魏入河西地于秦”的記載。結合這幾處記載,“與魏戰(zhàn)”指的是秦魏雕陰之戰(zhàn)——魏國河西軍被消滅,主將龍賈被俘,魏國被迫割河西地予秦國一事,秦魏兩國長達幾十年的河西之爭以秦國的勝利告終。但不難發(fā)現,關于這一場戰(zhàn)事的許多細節(jié)存在諸多矛盾之處。

    在戰(zhàn)役發(fā)生的時間上。《魏世家》作襄王五年(惠文君八年),《秦本紀》作惠文君七年(襄王四年),《六國年表》又作襄王二年(惠文君五年)。在秦軍戰(zhàn)果的問題,魏世家作秦軍斬首四萬五千,秦本紀卻作八萬。《史記志疑》就認為:斬首之數“宜依世家作‘四萬五千蓋秦尚首功,紀仍秦史之虛語耳?!奔础肚乇炯o》的說法有夸大其辭的可能,應以《魏世家》的說法為準。不過此處由于史料所限且年代久遠只能存疑。

    在戰(zhàn)役發(fā)生的時間上,根據《秦本紀》、《魏世家》、《六國年表》的記載,魏國將河西地割讓給秦國一事發(fā)生在秦惠文君八年(魏襄王五年),應無爭議。而魏國割地的直接誘因正是秦魏雕陰之戰(zhàn)。按《六國年表》的說法,兩事相隔了整整三年,顯然不符合常理。而兩事發(fā)生于同一年即皆發(fā)生在惠文君八年的可能性更大。《史記志疑》中就言:“惠文七年為襄王四年,表又書魏襄二年,當惠文五年,皆誤,宜依魏世家在襄五年當惠文八年為是?!笨偠灾?,此戰(zhàn)應發(fā)生于秦惠文君八年(即魏襄王五年,公元前330年)。

    而在本文所要重點探討的秦軍統帥的問題上,《魏世家》和《六國年表》沒有記載秦軍統帥是何人,而《蘇秦列傳》中秦軍統帥是犀首,與《秦本紀》不同。那么《蘇秦列傳》的犀首一說是否能夠采用?又有沒有可能犀首就是公子卬,從而將兩說結合起來呢?

    3 關于“犀首”的問題

    依《蘇秦列傳》記載,秦軍統帥為犀首。而犀首在《秦本紀》中也有記載,“(惠文君)五年,陰晉人犀首為大良造?!薄读鶉瓯怼芬嘤邢嗤涊d。大良造是商鞅曾任官職,位高權重,可見犀首得到了秦惠文君的重用。而犀首是在秦惠文君十年離開秦國回到魏國。也就是說,從惠文君五年到十年,犀首皆在秦國任職。這與惠文君八年發(fā)生的河西雕陰之戰(zhàn)在時間上對得上。也就是說,擊敗魏軍俘虜龍賈的應該就是犀首,沒有太大的問題。

    那么有沒有可能犀首指的就是公子卬呢?根據《張儀列傳》“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的記載,犀首即公孫衍,而犀首是陰晉人的記載也與《秦本紀》相符合。《史記集解》也云:“犀首,官名。姓公孫,名衍”。據此,犀首即公孫衍,非公子卬,《史記考證》中便說:“秦無公子卬,當為公孫衍之譌”,即犀首是公孫衍,而公子卬是公孫衍的筆誤。

    但在這個問題上,陳直先生的《史記新證》提出了疑問,陳直先生認為:“《蘇秦傳》、《戰(zhàn)國策》、《史記》傳皆作犀首,不稱為公孫衍。只有《楚世家》以公孫衍、樗里疾并稱…犀首之官,任者不止公孫衍一人…本文之公子卬,當為秦代之公子,不能定為公孫衍之誤字也。”若按這一說法,犀首不一定指公孫衍,也存在公子卬即犀首的這一情況。但根據《史記》的行文來看——《張儀列傳》中所附的公孫衍傳記的說法是“犀首者,魏之陰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而不是公孫衍者如何。也就是說,在《史記》中,犀首指代的就是公孫衍,如果有其他指代,司馬遷不會在《張儀列傳》中如此陳述。

    綜上所述,指揮了秦魏之戰(zhàn)的,是犀首。應是“犀首與魏戰(zhàn)”。而犀首,應該就是公孫衍?!肚乇炯o》中的第二處公子卬很大可能為公孫衍之訛誤。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秦軍魏國世家
    看,秦軍的炫酷裝備
    奇妙博物館(2022年9期)2022-09-28 03:04:50
    SAGA世家表:跨界演繹,鏈“飾”潮流
    鐘表(2021年5期)2021-11-10 09:11:30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秦軍”是如何煉成的
    藝術品鑒(2020年4期)2020-07-24 08:17:22
    趁火打劫(下)
    木玩世家第三代的接班故事
    玩具世界(2017年7期)2017-10-16 01:31:09
    化學鏈燃燒技術的研究進展
    三十六計之以逸待勞
    蕭相國世家1
    皮影世家
    安徽省| 微山县| 武邑县| 平定县| 高州市| 石家庄市| 永德县| 临武县| 丹阳市| 兴国县| 安阳市| 昭通市| 定日县| 巨鹿县| 家居| 太仆寺旗| 晋城| 东乌| 凤台县| 来安县| 彰武县| 额敏县| 巫溪县| 东明县| 新田县| 武冈市| 舞钢市| 宁波市| 花莲县| 临颍县| 金湖县| 尖扎县| 宁德市| 贵德县| 双江| 郓城县| 武胜县| 怀仁县| 孟州市| 昔阳县| 博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