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華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使用生活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知識相關(guān)的案例,通過教師營造的學習空間,幫助學生提高對課程的掌握程度。本文通過分析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應(yīng)用,提出了四點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的優(yōu)點,供相關(guān)工作人員借鑒分析。
關(guān)鍵詞:生活情境;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中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符合生活教育的教學理念,通過列舉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提高學生自己學習能力。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注重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完善對知識的掌握。
1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導學生學習的時候,明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充分參考課本相關(guān)的知識,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提高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興趣。
針對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針對時下學生的心理展開有效分析,在課堂上充分利用生活情境教學,對學生展開有效引導,確保課程教學取得應(yīng)有的成果。學生通過教師的舉例,對課程內(nèi)容有一個直觀的了解,由于生活情境教學貼近生活,可以幫助學生深化對課程的理解。
例如:在“認知自己”這部分課程的學習時,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把握,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借助情境教學,有效使用漫畫的形式營造學習情境。在第一段漫畫中,主人公小明的父母對小明的日常行為展開勸解,指出了不當?shù)牡胤?。不過小明對父母的勸誡拒不接受,并且與父母爭吵,覺得難以理喻。在第二段漫畫中,小明對父母的勸解表示理解,心平氣和接受了父母的意見,一家人其樂融融。在課堂上通過這兩組漫畫的觀看,調(diào)動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分理解動漫中小明所作所為,鼓勵學生對他人的批評持積極態(tài)度,理解他人批評的重要性。通過課程的學習,教師利用生活情境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的理解,確保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工作有效落實。
2強化知識理解
生活情境教學方式在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應(yīng)用,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目前課程具備一定的理論性,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chǔ)。在教學中,教師使用生活情境教學,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到其中蘊藏的哲理,增強了學生的體驗,方便學生學習。生活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將學生作為主體,提高了學生的地位。
例如在“守護生命”這部分課程學習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展示,讓學生對觀看的內(nèi)容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視頻中,有一棟樓房發(fā)生了火災(zāi),可是并沒有人從樓中逃生,不過這時候四位穿著校服的青少年看到了,主動用衣物捂住口鼻,走進樓道挨家挨戶通知著火的訊息,最后在四位青少年的幫助下,整棟樓中的老人和孩子順利逃生。通過這部視頻的講述,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分析。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回答展開客觀的分析,提高學生的理解。通過視頻,讓學生對課程有一個理解,在救助他人的時候需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珍惜生命,守護生命。生活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強化學生學習的效果。
3深化知識感受
生活情境教學的應(yīng)用,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的學習效果,教師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效果,深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極大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開展班級活動的時候,需要加強學生的理解,確保課程的內(nèi)容被學生充分吸收,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在社會中成長”的知識時,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社會接觸并不深,大部分學生缺乏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主要處在學校和家庭的保護之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通過一段小視頻來向大家展示老年人學習電腦的故事,來告誡學生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落實學習的良好習慣,關(guān)心社會,樹立終身學習的良好念頭。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成長,引導學生正確的成長軌跡。在學習中,學生通過多媒體設(shè)備,結(jié)合課本的知識,提出了個人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深化了學生的知識感受。
4完善知識掌握
初中的課程學習,需要教師具備一定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展開有效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使用生活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完善對知識的掌握,確保課程教學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教師通過生活情境的應(yīng)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解決其他問題的時候也可以使用類似的知識來有效解答。
5結(jié)語
總而言之,教學中使用生活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綜合素養(yǎng),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理解,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課程學習的重要意義。教師充分借助生活教育理論的應(yīng)用,幫助學生提高課程質(zhì)量,增強自身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