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應不斷增強閱讀水平,可以運用合理有效的閱讀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創(chuàng)建真實性較高的教學情境,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大幅度增加,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本文首先對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基本內容展開分析,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進行探討,進而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閱讀能力進行闡釋。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閱讀能力;策略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學應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采取豐富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授多種類型的閱讀技巧,激發(fā)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并使其形成優(yōu)秀的閱讀習慣,這樣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分析理解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等得到提高,從而不斷增強其文化素養(yǎng)。
1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基本內容
1.1認讀能力
經過小學語文閱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擴大自身識字范圍,并使其辨析字詞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激勵,使他們與現(xiàn)有生活經驗相結合,自主進行識字,從而促進其形成主動識字的良好習慣。在此期間,學生能夠學到多樣化的認讀方式,包括瀏覽、略讀和精讀等,并掌握朗讀及默讀的能力。
1.2理解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鉆研文本的意識。通過上下文的結合,對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進行分析,從而達到積累詞匯的目的。同時,應對關鍵詞句蘊含的信息進一步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思想。
1.3運用能力
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宗旨是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作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讀多寫,使他們做到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通過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相結合,促使學生開展合作交流。如果學生對閱讀內容存在疑惑,教師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講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并對課外閱讀文本進行合理選取。
2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2.1教學內容缺少語文文化氣息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內容比較狹隘,普遍只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而沒有帶領學生對關鍵詞句展開賞析,閱讀教學過程缺乏語文文化氣息,這樣學生將無法體會到語文閱讀的魅力及樂趣。以《草原》為例,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壯麗景觀,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但是,教師對詞句的深入理解沒有給予充分重視,進而學生沒有領悟到閱讀的語文氣息。
2.2自主閱讀停留在形式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采取自主閱讀形式,但只停留在表面,學生缺乏大量的合作閱讀訓練經驗,沒有養(yǎng)成對文本閱讀的探究意識。基于此,教師應對學生進行相應指導,使其選擇合作閱讀學習形式,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學生并未做到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沒有掌握重點內容,也沒有進行充分的合作和交流,最終使自主合作閱讀只停留在形式上。
2.3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不高
在語文閱讀課堂中,教師往往會選擇提問形式來開展教學,普遍只重視對文本內容進行講解。然而,如果沒有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那么他們便不能進行自主思考,進而無法從整體方面來感知文章。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多數教師較為敷衍,沒有對學生做到啟示和引導作用,這樣學生將無法對閱讀內容進行透徹理解,從而不利于提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
3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
3.1采取合理的閱讀方式,使學生閱讀效率得到提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包含多種類型的素材,因此不同素材的閱讀方法也存在差異。所以,在閱讀教學期間,教師應向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方式,以便于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高。只有對閱讀技巧和策略進行熟悉和掌握,學生才能做到高效閱讀。舉個例子,對于文章閱讀中較為簡單的詞句和結構而言,在閱讀時可以采取略的方式,這樣對學生快速把握文本主要內容有很大幫助作用。對于文章閱讀中比較復雜的結構和內容而言,可以采取精讀的方式來進行閱讀。對各個重點詞句展開深入分析,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加準確地體會文章主旨及思想感情。與此同時,學生可以準備一個摘抄本,若遇到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及時進行整理和積累,這樣能夠為以后的寫作打好基礎。
4結語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對象,創(chuàng)建具體教學情境,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并促使其進行自主閱讀和合作交流。對于教師而言,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因材施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這樣有利于學生閱讀技巧的提高,最終為以后的語文學習提供一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