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嫻 汪若愚
摘 要 設計管理是對產(chǎn)品的具體設計工作進行管理,也是從品牌、運營角度反思設計的價值并使設計變得更有效益的舉措。從當代設計管理的視角審視MMF公司的運營方式,不難發(fā)現(xiàn),在其建立、發(fā)展進程中獲得的成功具有時代性與必然性。結合MMF公司設計管理方式的分析,歸納威廉·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審視其設計管理思想在當時所具有的先進性,遙望過去,映射當下。
關鍵詞 威廉·莫里斯;工藝美術運動;設計管理思想;運營方式
引用本文格式 劉麗嫻,汪若愚.威廉·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與MMF公司[J].創(chuàng)意設計源,2019(3):47-53.
Abstract Design management is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cess in design specific products. It also reflected the value of the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randing and operation that makes design activites more eff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design management, The success obtained in the course of its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and inevitability.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MMF company's design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ums up William Morris's design management thoughts, examines the advanced nature of William Morris's design management thoughts at that time, and looks at the past and maps the present.
Key Words ?William Morris;Arts and crafts movement;Design management ideology;Operation method
一、設計管理萌芽階段典型案例——莫里斯
關于設計管理歷史的劃分階段有兩個:一是從生活方式與科學技術角度;二是通過社會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經(jīng)濟角度。基于這一共識,我們可以理解設計管理的歷史與設計管理思想的演進,往往交錯于各個歷史時期的生活方式、科學技術、政治經(jīng)濟、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演變中。于是,從設計管理歷史學視角的審視中,我們可以找到這樣一個起點,即19世紀中葉,更確切地說是1850年左右,當時歐美工業(yè)革命基本完成,且該運動也成為了推動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全新的生產(chǎn)方式與生產(chǎn)機器對生產(chǎn)的管理以及設計對象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推動下,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在國民經(jīng)濟中的比重不斷走低并逐漸被工業(yè)化生產(chǎn)取代,工業(yè)經(jīng)濟成為經(jīng)濟主體。在這一過程中,原本以人作為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單一動力來源的狀況發(fā)生了變化,即人力勞動越來越多地被機器取代。相應地,如何管理有組織的機器生產(chǎn)體系,也成為新的時代要求。
眾所周知,由于當時的英國開始成為“世界工廠”,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所以工業(yè)化生產(chǎn)管理的要求最先在英國被提出,設計管理也首先在英國得到了先驅性的嘗試。英國設計師邁克爾·法爾(Michael Farr)①在1966年將設計管理定義為“設計管理是在界定設計問題,尋找合適設計師,且盡可能地使設計師在既定的預算內及時解決設計問題”。②這也解釋了為何這一時期在英國出現(xiàn)了多個具有設計管理意味與實質的典型案例,于是筆者認為,有關設計管理的起點可以界定于19世紀中葉,并在20世紀初逐漸形成,是結合設計與管理兩個領域的一門新型交叉學科。[1]設計管理是對產(chǎn)品的具體設計工作進行管理,也是對從企業(yè)、品牌經(jīng)營角度的設計進行的管理。
19世紀中葉可以看作設計管理的歷史起點,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設計管理的萌芽階段”。這一時期的設計師或者稱為品牌運營者開始糾結于設計與管理的關系。面對流水線生產(chǎn)、銷售對象、銷售方式變化,一方面,設計師的身份獨立出來;另一方面,藝術家、設計師、品牌運營者的身份一再錯位[2],基于歷史視角,我們可以將設計管理思想的發(fā)展劃分為這樣五個階段:一是設計管理的萌芽階段(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二是企業(yè)化的設計管理階段(20世紀初到20世紀50年代);三是系統(tǒng)化的設計管理階段(20世紀5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四是戰(zhàn)略資產(chǎn)設計管理階段(20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五是知識社會設計管理階段(21世紀至今)。
在設計管理的萌芽階段,被譽為“工藝美術運動”代表人物的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 1834—1896 )深受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 1819—1900 )③思想的影響[3],他將中世紀的、哥特式的自然主義風格作為設計創(chuàng)作風格的基準,認為無論是古典主義風格或是現(xiàn)代主義風格都無法與此比肩,在這一時期,他的設計管理思想與時尚設計理念開始萌發(fā)。基于此他創(chuàng)建了MMF(Morris Marshall Fanlker Company)公司,并借由MMF公司的平臺進行了一系列具有設計管理萌芽階段思考的設計實踐嘗試。我們從設計管理的視角可將莫里斯所運用的設計管理方法歸納為品牌營銷、設計創(chuàng)新、運營管理三個方面。這在當時看來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更是設計管理萌芽階段不可忽視的典型案例。在某種程度上,莫里斯在MMF公司運營過程中開展的多項設計管理實踐,已然超越后來邁克爾·法爾的設計管理定義范疇,因而更具有研究價值并映射當下。[4]
二、MMF公司的發(fā)展階段
(一)MMF公司初期運營階段
1861年威廉·莫里斯聯(lián)合自己在前拉斐爾兄弟會志同道合的五位好友創(chuàng)立了MMF(Morris Marshall Fanlker Company)公司,公司的總部位于倫敦的紅獅廣場8號。[5]MMF公司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開始強調并宣傳其工作的原創(chuàng)性和服務質量,注重成員的個人設計能力,其目的是為客戶的家庭創(chuàng)作和銷售中世紀風格的手工制品。[6]公司的招股說明書規(guī)定該公司的業(yè)務范圍是承接雕刻制品、彩色玻璃制品、金屬制品、紙張掛鉤、印花布(印花織物)和地毯制品等。
MMF公司在成立之初便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其在1862年南肯辛頓國際展覽會上展出的彩色玻璃制品、刺繡作品以及家具設計作品在藝術設計界引起了巨大轟動,這使得公司在幾年內得到蓬勃發(fā)展。(圖1)
(二)MMF公司中期運營階段
MMF公司在進入平穩(wěn)發(fā)展的時期后,威廉·莫里斯意識到,在以約翰·拉斯金理念下所形成的藝術裝飾市場中,他們不僅僅是作為產(chǎn)品的設計師,同時作為這一市場的受益者也能從市場中汲取設計靈感。因此,MMF公司在選擇合作伙伴時所注重的便是合作伙伴對哥特式建筑的了解程度,如MMF公司于19世紀60年代開始與卓有影響力的新哥特式建筑師G.F.博德利和G.E斯特萊特進行一系列的合作。[7]當時英國的設計界深受約翰·拉斯金回歸思潮的影響,已進入了哥特式復興時期,大量的教堂開始以哥特式風格為基準進行裝修翻新與再設計,同時哥特式風格的新式教堂也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其結果之一便是對設計師和裝飾藝術家的需求大大增加,他們需要彩色玻璃、雕刻木材、壁畫、家具和一堆其他東西來裝飾新結構或使舊建筑煥發(fā)活力。MMF公司也正是抓住了這一商機設計了一系列的彩色玻璃、瓷磚、家具等,引起了業(yè)界的廣泛關注。(圖2、3)
(三)MMF公司末期運營階段
在經(jīng)營的初期與中期,MMF公司具有了一定的口碑和知名度,但仍無法改變公司成員之間嚴重的審美分歧以及懶散的承接訂單方式。除此之外,公司在生產(chǎn)制作方面也遇到了嚴重問題,成員為追求快速的經(jīng)濟利潤,往往選擇時限期短,能夠迅速獲得傭金的訂單。這與莫里斯對產(chǎn)品幾近嚴苛的標準產(chǎn)生了沖突。結果,一方面由于高要求高標準,導致訂單往往難以按時完成;另一方面,訂單還在不斷地累積,最終使得公司陷入了惡性循環(huán)。威廉·莫里斯看不到MMF公司發(fā)展的未來和希望,最終于1875年解散了MMF公司,獨資成立了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8]
盡管MMF公司最終以失敗告終,但威廉·莫里斯在管理MMF公司時逐漸萌發(fā)的設計管理思想仍具有歷史價值。他重視設計與管理的協(xié)調并進作用,尤其是在協(xié)調公司內部成員之間的關系,平衡設計師與制造商之間對于產(chǎn)品的感知區(qū)別和對市場動態(tài)的準確把握等三個方面值得稱贊。[9]
三、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管理思想與實踐
威廉·莫里斯在MMF公司的運營管理過程中,通過設計管理的實踐逐漸形成了其特有的設計管理方式。他在設計和商業(yè)運營方面規(guī)定了設計生產(chǎn)標準;在資產(chǎn)制度上采用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不斷協(xié)調成員之間的利害關系,充分調動成員積極性;在產(chǎn)品的質量上注重產(chǎn)品的原則性,產(chǎn)品始終符合公司對于約翰·拉斯金“教條”的遵循,同時兼顧制造商,為使產(chǎn)品達到設計師預期的設計風格,篩選符合公司要求的制造商,并參與到產(chǎn)品制造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在市場選擇上精準定位市場熱點,聘請相關領域藝術家進行合作設計,利用名人效應和優(yōu)質的商品質量獲得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口碑。
(一)管理方式——資產(chǎn)合并與傭金分配制度
在MMF公司運營期間,由于公司成員都掌握著平等的股份,卻各自懷抱不同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目標,其結果在產(chǎn)品設計方面各執(zhí)己見難以形成統(tǒng)一風格,導致公司多數(shù)訂單無法按時完成,且產(chǎn)品效果不佳、利潤低、效益差,這是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
針對這一情況,莫里斯從公司制度方面著手改革(表1)。他設立了一周一次的合伙人例會,在例會上會逐一匯報公司成員的個人資產(chǎn)與訂單詳情,進而整合公司所有資金。同時他取消個人承接訂單制度,轉而由公司統(tǒng)一承接訂單并按照訂單種類交付于負責該領域的成員進行設計與制作。為了應對大型訂單的傭金分攤問題,威廉·莫里斯規(guī)定按照每一位成員在該訂單完成過程中的參與度給予相應數(shù)額的傭金,使得多勞者多得。
威廉·莫里斯的一系列舉措成功地將原本形同無頭蒼蠅一般的公司成員聚集起來,每一位成員在相應的訂單中都能夠有自己負責的部分,傭金的分配也相對公平。經(jīng)過重新整合的MMF公司扭轉了原本效益低下的設計生產(chǎn)情況??梢哉f,威廉·莫里斯所運用的設計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強制性,卻非常巧妙地將公司各成員的利益相整合,使公司成員之間相互牽制、相互平衡,同時運用合理的獎勵制度以調動成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設計方式——設計創(chuàng)新與審美提升
在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創(chuàng)立后,莫里斯將染織藝術作為其制造業(yè)務的必要輔助手段。他大部分時間都在托馬斯·沃德爾(Thomas Wardle)的斯塔福德郡染料工廠度過,為掌握成熟的染織技術,他在舊方法與新方法之間不斷試驗,以求達到將植物染料充分地使用在產(chǎn)品制作中的目的。[10]在研究過程中他成功將當時優(yōu)質卻又難以使用的靛藍染料使用在掛毯等多種染織產(chǎn)品中。
維多利亞時代后期,地毯編織作為一類高級藝術品在英國貴族和名流中備受歡迎。羊毛、絲綢和棉花是編織地毯的最佳原料,若是要制作精美舒適且色彩豐富的編織掛毯,掌握這些原料的染色技術是必不可少的。[11]通過實驗,威廉·莫里斯發(fā)現(xiàn)對這些染色技術的掌握是公司發(fā)展的關鍵。另外,在對染料和面料的研究實驗之余,威廉·莫里斯還充分利用時間自學和研究了中世紀風格編織掛燙的制作。在這一時期莫里斯廣招學徒,將他們作為公司儲備人才和工人進行培養(yǎng),目的是為了高效率地批量生產(chǎn)和制作中世紀風格掛毯。
威廉·莫里斯在公司的重建后,看到了單一領域產(chǎn)品的局限性以及設計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他通過研究研制出當時獨一無二的靛藍色染料,使得公司產(chǎn)品在市場中供不應求,銷量激增。值得注意的是,莫里斯招收學徒,不僅僅教授他們如何制作中世紀風格掛毯,同時要求他們熟知中世紀與哥特風格的印花紋樣,以提升學徒的審美基準,在有了統(tǒng)一的審美基準下,才能使得公司產(chǎn)品的設計與生產(chǎn)更加完善。
(三)營銷方式——市場口碑與跨界設計
在MMF公司發(fā)展后期,公司陷入營運困境,為解決這一現(xiàn)狀,威廉·莫里斯承接了圣詹姆斯宮④的皇家項目和南肯辛頓博物館的訂單。南肯辛頓博物館項目中公司成員分工制作了彩色玻璃窗戶和人物樣式,莫里斯負責設計中世紀風格的門楣內部裝飾。在圣詹姆斯宮項目中,公司為宮殿制作了軍械庫和掛毯室,其設計方案包括了在天花板、飛檐、護墻板、窗戶和門上繪制中世紀風格花卉圖案,緊接著又在1871年為諸圣教堂制作了彩窗設計。公司不斷地為此類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建筑進行裝飾設計,使得公司的市場知名度與口碑不斷提升(圖4)。
除此之外,威廉·莫里斯還動用自己在上流社會的人際關系,將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建筑師G.F.博德利和G.E斯特萊納入公司的合作伙伴之中,[8]與建筑師合作并開始承接哥特式風格教堂和建筑的設計訂單,因此公司不但能夠完成建筑內部的裝飾設計,同時還能承接針對建筑外觀修整和新建的設計訂單。[12]莫里斯充分將外部人才資源與公司自身特色相結合,在市場中占據(jù)獨一無二的優(yōu)勢,這樣的戰(zhàn)略思想放眼至今都是值得考究的營銷管理模式。
2018年,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宣布與H&M合作,推出了在其卷帙浩繁的作品檔案中最具標志性的印花圖案(圖5)。這一系列產(chǎn)品采用的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標志性印花圖案包括:紋樣“滿溢的愛”(Love is Enough)、百合花葉與金盞花交錯相織的紋樣以及蒲公英花冠紋樣。以上為莫里斯所設計的經(jīng)典印花,還有現(xiàn)代改良版本的印花,如 Woodford傳統(tǒng)方格花紋和中世紀掛毯風格的The Brook印花。
作為工藝美術運動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管理思想(圖6)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莫里斯公司(Morris?Company)。在莫里斯的設計管理思想指導下,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成為了英國獨一無二的家具生產(chǎn)公司(圖7),不僅在家具設計生產(chǎn)方面有著極高的口碑,還將業(yè)務范圍延伸至了個人護理等更為廣泛的商業(yè)領域,廣受歡迎。MMF公司與莫里斯公司(Morris Company)作為不同階段威廉·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的載體,是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外化的表現(xiàn)形式,其商業(yè)運營和設計模式也印證了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的先進性、特殊性和影響力,有著深刻的借鑒意義和研究價值。
綜上所述,雖然從嚴格意義上看,MMF公司在商業(yè)上是失敗的,但不可否認的是,威廉·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具有先進性與典型性,特別是在成員利益沖突的協(xié)同、設計者角色的轉變、對市場變化的把握角度的運營調整等方面,進而從中可歸納其特有的管理、設計、營銷方式。通過MMF公司的設計實踐活動,可以審視威廉·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在當時所具有的先進性,所象征的歷史地位,及其所映射的當代價值。
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管理思想體現(xiàn)在MMF 公司運營管理過程中,具體表現(xiàn)如下:第一,通過把控、協(xié)調各成員之間的利益沖突,設立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和信用制度,使得各成員之間形成經(jīng)濟關聯(lián),調動成員積極性;第二,作為設計師,參與到產(chǎn)品的制作中,扮演協(xié)調者的角色,以協(xié)調設計師與制造商之間對于產(chǎn)品制作要求把控的差異,實時接軌設計趨勢變化,更新設計理念與創(chuàng)新設計產(chǎn)品,提升審美基準,保證產(chǎn)品生產(chǎn)高效率高質量;第三,觀察市場動態(tài),第一時間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和市場匹配的專業(yè)人士結成合作伙伴,以生產(chǎn)匹配市場需求的產(chǎn)品。
結語
威廉· 莫里斯設計管理思想萌發(fā)成形于其運營的MMF(Morris Marshall Fanlker Company)公司的商業(yè)實踐活動中。MMF公司的創(chuàng)建恰逢工藝美術運動和首次工業(yè)革命的高潮階段,設計思想、對象、方式都經(jīng)歷了變革。威廉·莫里斯的設計管理思想恰恰反映了這一特定歷史語境下,以莫里斯為代表的設計師們關于設計目的、設計項目管理運營的思考與設計目的認知轉變。諸如此類的案例所映射出的不僅僅是面對困惑的思考與對抗,機器與手工生產(chǎn)的對立與妥協(xié),更是同一時代背景下不同時尚領域的設計師們對于設計管理不約而同的思考與實踐。
注釋
①邁克爾·法爾(Michael Farr 1924年—1993年): 英國設計師,1966年出版《Design Management》一書,提出了關于設計管理的概念。
②Definition: Design management is the function of defining a design problem, finding the most suitable designer, and making it possible for him to solve it on time and within a budget. This is a consciously managed exercise which can apply to all the areaswhere designers work. Design Management: Why is it needed now? ?Michael Farr Design Journal,01-02-1965, pp38-39.
③約翰·拉斯金(John Ruskin又譯作約翰·羅斯金,1819—1900),拉斯金興趣愛好廣泛,他不僅是英國作家、藝術家、藝術評論家,還是哲學家、教師和業(yè)余的地質學家。
④圣詹姆斯宮是英國君主的正式王宮(the Senior Palace of the Sovereign),外國
派駐英國的大使和專員呈遞國書時,按禮節(jié)和傳統(tǒng)都是呈遞到圣詹姆斯宮
的。這所王宮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圣詹姆斯公園旁邊,距離白金漢宮不遠。
參考文獻
[1]PHILLIPPA BENNET.William Morri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The United States:Internationaler Verlag der Wissenschaften, 2010:128.
[2]CHARLES HARVEY,JON PRESS.William Morris: Design and Enterprise in Victorian Britain[M].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1:79.
[3]鄭巨欣.設計管理學導論[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35.
[4]大衛(wèi)·瑞茲曼.現(xiàn)代設計史[M].李昶.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37.
[5]李亮之.世界工業(yè)設計史潮[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1:102.
[6]張夫也.外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8.
[7]MILADA BURCIKOVA.William Morri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view)[J].Victorian Studies, 2011:22.
[8]TOBIN .Poetry and the Pre-Raphaelite Arts: Dante Gabriel?Rossetti & William Morris (review)[J].Victorian Periodicals Review,2010,43(1):84-85.
[9]胡湘湘. 威廉莫里斯的設計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大眾文藝, 2010(15):176-176.
[10]于曉穎.淺談威廉·莫里斯的裝飾設計風格——以“紅屋”為例[J]. 藝術科技, 2016, 29(4):305-305.
[11]PROUTY W.The Life of William Morris [M].[S.I.]:Longmans,1901:28.
[12]HARVEY C , Press J . William
Morris and the Marketing of Art[J].Business History, 1986, XXVIII(4):36-54.
劉麗嫻 汪若愚
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