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6日,中國器官移植開創(chuàng)者夏穗生在同濟醫(yī)院辭世,享年95歲。家屬遵照夏老生前遺愿,捐出其眼角膜,還代他捐款100萬元給同濟醫(y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用于醫(yī)學研究。夏老從醫(yī)幾十年,他用130條狗的實驗打開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大門;建立新中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實施亞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術;培養(yǎng)"/>
人物時事速遞 >>
2019年4月16日,中國器官移植開創(chuàng)者夏穗生在同濟醫(yī)院辭世,享年95歲。家屬遵照夏老生前遺愿,捐出其眼角膜,還代他捐款100萬元給同濟醫(y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用于醫(yī)學研究。夏老從醫(yī)幾十年,他用130條狗的實驗打開中國器官移植事業(yè)的大門;建立新中國第一個器官移植研究所;實施亞洲第一例腹部多器官移植手術;培養(yǎng)中國器官移植第一批研究生……這位一輩子扎根在器官移植領域的老人曾說:“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唯愿不負國家培養(yǎng)?!?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9/07/09/qkimagesylzsylzs201912ylzs20191221-1-l.jpg"/>
人物素描1 拓荒生命“禁區(qū)”
20世紀50年代,我國的器官移植是一片未被墾拓的荒土。1963年,美國施行世界首例人體原位肝臟移植手術,患者存活了7天。消息傳出,步入不惑之年的夏穗生立即查詢英文和德文的相關資料。然而翻閱所有相關信息后,夏穗生的心涼了半截——手術方對核心技術只字未提。“突破技術難關,只能靠自己?!毕乃肷嗁Y料,建立實驗室。1972年,夏穗生作為肝移植小組組長,4年里開展了98次分解手術和130條狗的肝移植實驗。經過大量的實踐與改進,夏穗生和組員們終于將肝移植手術核心模式確定下來。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自主掌握哺乳動物大器官移植的完整手術,為之后器官移植在人類身上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人物素描2 一個矢志不渝的人
當時藥物、肝切除等傳統(tǒng)辦法,無法拯救一些晚期肝病的病人,“換肝”可能是唯一的出路。因此,夏穗生對器官移植的研究非常堅定。第一次實驗失敗了,就做第二次,第二次失敗,就做第三次。實驗狗的肝臟切下來后,創(chuàng)面血流如注,夏穗生只能用細絲線逐個點去結扎,一場手術,僅打結就有400個;肝移植完成了,狗卻很難存活,那就做分解實驗,從灌洗、保存液到溫控、免疫,一步步摸索和解決問題。夏穗生的女兒夏麗天說,做實驗那幾年,夏穗生幾乎吃睡都在實驗室里,由母親負責天天送飯。夏穗生的工作從清晨持續(xù)到深夜,接受移植手術的狗一般能存活12個小時左右,夏穗生就一直守在旁邊,觀察狗的血壓、瞳孔反射、呼吸……
人物素描3 器官移植事業(yè)是他的一切
2013年,武漢市紅十字會和同濟醫(yī)院合作宣傳器官移植?;顒幼詈笠粋€環(huán)節(jié)是邀請有捐獻意愿的參與者上臺簽字,夏穗生沒有猶豫,第一個上臺拿起了筆。事后,夏麗天從電視上看到了父親的“事跡”,給母親打電話,問她是否知情,“簽了字肯定就是要捐的,能接受嗎?”“他怎么會和我說,他想做的事一定會去做?!蹦赣H這樣回答。器官移植在夏穗生的心中分量有多重,家人最清楚。90歲那年,夏穗生出現輕微腦梗,之后日漸加重,思維不夠清晰了,手也寫不了字,但在家時,他仍愛抱著書在床上看——他的房間堆滿了外科學、器官移植學書籍。意識還清醒時,夏穗生囑咐家人,死后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去,“其他器官大概老了沒人要了,角膜應該還有點用,可以捐掉?!?/p>
【考場仿真試題】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則不少于150字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夏老的這一輩子,都奉獻給了醫(yī)學事業(yè)。為了挽救晚期肝病患者,他深入器官移植研究,實驗失敗一次就做第二次,失敗了再做,從來不怕困難,不畏艱辛。這一生,他都在為患者能夠重獲新生而努力,為中國的器官移植事業(yè)做貢獻。95歲的夏老走了,可是他的精神將永存人間,一代又一代傳下去。
【適用話題】奉獻 科研精神 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