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它直接指向服務于學生的未來生活。因此,小學口語交際課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上,如何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是首要任務。我們要根據口語交際的內容及教學目標,科學、合理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使學生入情入境,積極主動地交流。在口語交流中,我常用的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辦法有以下幾種:
一、生活出發(fā),尋找切入點
口語交際課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生所關心的事情入手進行教學,使學生感到親切、自然而有趣。如,在《選話題談看法》的口語交際教學中,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逼真的交際情境,我特意錄制了一段校園訪談節(jié)目。訪談節(jié)目中大隊輔導員正在根據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發(fā)問,讓學生評選自己最喜歡的動漫人物。片中每個學生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樣從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下手,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眼球,使學生都有話想說。同時,錄制片中的發(fā)言也無疑成為了學生規(guī)范語序發(fā)言的一個范例。學生在選出自己喜歡的人物時就已經闡明了觀點,而后他們在說原因時,就是在講清楚理由。學生迫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點燃了課堂教學的氛圍。
李吉林曾經說:“言語的發(fā)源地是具體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言語的動機,是提供語言的材料,從而促進語言的發(fā)展?!毙W生天性好動,喜歡表演也善于表演,妙趣橫生的表演會使教材內容鮮活起來。在教學《選話題談看法》這節(jié)課時,我利用文本中的一個話題,創(chuàng)設了小組訪談的情境,讓學生通過扮演采訪者、受訪者、交流者等角色闡述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有的學生比教師的示范說得還好呢!像這樣的例子,教材中隨處可見,只要教師能活用課程資源,開放課堂教學,充分調動課堂各因素的互動,就能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實際操練,多向互動
克魯普斯卡婭曾經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完全不會觀察,可以這樣認為,他們的眼睛不用來看,耳朵不用來聽。教師的任務就是教他們學會看、聽、感覺。”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實際的操作與演練是十分重要的。《選話題談看法》這節(jié)課中我還設計了“小小辯論賽”的活動。學生在原有只表達自己觀點、看法、理由的基礎上又提高了完成口語交際的難度。在這個訓練中學生要集中精力傾聽對方的觀點,還要迅速調集自己的想法籌措自己的發(fā)言。課堂氛圍是輕松的,學生的辯論是激烈的,場面也是無比熱烈的。學生的角色意識得到發(fā)展,參與興趣很濃,交際更為活躍。
在高年級的口語交際課堂上,除了要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語序、流暢的表達以外,更多的是要滲透一些表達情感的交流方式。口語交際更重要的一點是要突出“交際”這個詞。人和人的交流除了在辦理日常事務時的表達以外,更多是人與人的情感溝通。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我們絕對不能忽視這個教學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交流中有態(tài)度,動之以情坦率有禮,學會在交流中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氛圍,這也是語文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綜合性體現(xiàn)。在高年級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我會創(chuàng)設多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進行表演,與同桌反復練習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要認真聽對方在說什么,說了幾點;思考自己應該做出應答的方式是什么,要圍繞哪些對方的交流內容進行回答;還有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需要闡述給對方聽;如何在闡述時達到最好的效果。
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中,我們教會學生交流的方式和方法,而真正把這些技巧應用于生活中才是最為重要的。于是在每節(jié)口語交際課的尾聲我都會找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讓學生把課上所學進行應用。這樣就賦予了口語交際課堂以現(xiàn)實意愿。學生在其中學會了傾聽,學會了補充,是實際交際的開始,是口語交際的生活化,真正地落實了口語交際的課程目標。
總之,我認為在口語交際教學課中,只有貼近生活,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chuàng)設交際情境,注重雙向、多向互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實踐,才會全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兆麟小學)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