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崢
摘 要: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禾本科剛竹屬,常綠喬木,桿高可達15m以上,粗達20cm。毛竹集材用、食用、藥用、觀賞等眾多功能于一體。近些年以來我國毛竹市場經濟價值一路漸長,生產潛力大。對低產低效竹林進行改培,促使穩(wěn)產高產,更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毛竹;低培;改造技術
一、毛竹資源現(xiàn)狀
興安縣位于廣西東北部, 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年平均降雨量1 8 9 3 m ill, 年平均氣溫18 ℃, 年均日照12 8 1 h , 年均相對濕度8 0 %, 土壤有機質豐富, 土層深厚, 特別適合毛竹生長, 是毛竹生長的最適宜區(qū)。 全縣毛竹林面積、 總立竹量、 年加工竹材量、 總產值均居廣西之首, 20 0 6年獲“中國竹子之鄉(xiāng)” 稱號。我縣竹資源十分豐富,竹材、竹筍收入是廣大林農重要的經濟收入,但多年來對竹林人為重伐輕撫、粗放管理,甚至不去管理,大部分竹林處于自生自長狀態(tài),導致林相差,立竹量和產筍量逐年減少,殘次林面積逐年增加,林農經濟收益受到很大影響。
二、毛竹低培低效林形成原因
1.采伐不合理 毛竹低產低效林產生最主要原因就是采伐不合理性,林農在任何時間內,只要價格可以,就會不分竹度、密度及砍伐期砍伐大徑材毛竹,剩下的全是小、劣、歪、病竹,嚴重影響竹林林分健康發(fā)展,甚至導致竹林衰敗或消失。
2.經營管理粗放 我縣竹農一直以來只重砍輕撫、只砍不育,致使縣內竹林低產隨處皆是。再加上毛竹生長快、生產量大,從土壤中吸取養(yǎng)分多,而竹農又不增施肥料、增加養(yǎng)分,致使土壤肥力下降,最終使竹林淪為低產低效林。
3.自然災害和病蟲害頻發(fā) 我縣地處皖南山區(qū),地形復雜,氣候多變,凍雨、冰雹、大風、山洪泥石流等時有發(fā)生。這些自然災害的發(fā)生經常引起竹林成片倒伏、翻根、桿折、劈裂;毛竹枯梢病、岡竹毒蛾、黃脊竹蝗等病蟲害也時有大發(fā)生。這些災害后期又沒有及時進行撫育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導致林分質量下降,逐漸形成現(xiàn)在的低產低效林。
三、毛竹低產低效林改培技術措施
1.墾復 坡度25°以下的竹林林地,每年6月份進行1次全面墾復;坡度25°以上至40°以下,實施沿等高線水平帶狀輪墾,帶寬和帶距2m左右,第二年墾復上年度水平保水帶。
墾復時應注意不要傷、斷竹鞭,特別是對新鞭和壯齡鞭的傷害。弄清來、去竹鞭方向,在確定沒有竹鞭的情況下,方可用勁深挖,深度為30cm左右即可。注意有鞭處應高于竹鞭5~10cm。墾復中一定要清除石頭、老竹蔸、樹樁(“三頭”),并及時培埋浮鞭、跳鞭,深埋幼齡鞭、壯齡鞭,及時挖除老、死鞭。
2.松土除草 每年9月進行松土除草,最遲不超過10月。松土深度15cm,松土時將雜草、灌木一同掩埋土中。
3.水肥管理 施肥一般是根據(jù)毛竹的生長時期不同,可以分為發(fā)筍肥,1-3月分進行;發(fā)鞭肥,5-7月份進行;孕筍肥,9-10月份進行。施肥時一般在筍竹基部上方50cm內挖一深20cm左右小坑,坑內施適量有機肥、復合肥、菜籽餅等,然后覆土壓實。施肥可根據(jù)不同的生長期施不同的肥料;發(fā)筍肥應已施速效復合肥,發(fā)鞭肥可以施速效復合肥和菜籽餅,孕筍肥可以以有機肥和菜籽餅為主,有條件的地方可施廄肥。
毛竹一般在新竹生長期(3-5月份)和筍芽分化期(8-10月份)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梅雨季節(jié)前,低洼地帶做好開溝排水渠,干旱時做好開溝引水灌溉。
4.號竹采伐 秋季用專用記號筆標號當年新竹,標號內容為:XX年+新竹序號。除竹林孕筍和發(fā)筍期外,其他季節(jié)都可采伐,以白露至立春期間最佳。采伐量不超過生長量,遵照砍老留幼、砍小留大、砍密留疏、砍弱留強、砍次留好的原則,擇伐四度以上毛竹,同時伐除病蟲竹、風倒竹、雪壓竹,伐口不高于5cm,伐后及時打通伐兜竹節(jié),讓其盡快腐爛,也可在打通竹節(jié)中加入適量復合肥并覆土封好伐口。采伐后最好能保留一、二、三度竹各占30%,四度竹占10%,每hm2立竹2 250~3 000株。
5.挖筍留筍 冬筍挖至春節(jié)前。挖筍時,可根據(jù)冬筍發(fā)筍處土壤有微隆和裂縫定點采挖,不要傷、斷竹鞭、小筍和鞭芽,挖后及時覆土,不使竹鞭裸露于土壤之外。春筍出筍高峰期時,因個體大、健壯、生命力強,此時要保留生長旺盛的竹筍,盡早挖去小徑筍、弱筍、歪頭筍、退筍或者密度大的筍等。留筍要平均分布竹林中,竹林密度小的地方可適量多留,每hm2留筍900~1 200株。
6.病蟲害防治
(1)毛竹枯梢病 此病一般發(fā)生在7月,以危害當年生新竹嫩梢和枝,發(fā)病時會引起毛竹枯枝、枯梢甚至整株枯死。病菌以借助風力、人力伐運等途徑傳播,因此竹林發(fā)病初期應及時伐除病株,并集中燒毀,嚴禁將病竹伐運至其它竹林中。6月可以用多菌靈1 000倍液每隔10~15d噴灑1次,2~3次即可有效預防枯梢病的發(fā)生。
(2)岡竹毒蛾 岡竹毒蛾1年3代,為害時,主要以6、7齡幼蟲啃食竹葉為重,大發(fā)生時,可食光整片竹林竹葉,導致竹林質量產量下降。大發(fā)生時,可以用菊酯500倍液噴霧防治,噴霧前伐好“S”形路線,無風天氣沿“S”形路線由上而下噴霧,以防止藥霧對施工人員危害。
(3)毛竹基腐病防治 對位于平地、低洼處竹林應注意開溝排水,降低發(fā)病率,并及時消除病竹殘體并加以銷毀。在筍高1.5m左右時,對竹筍周圍2m范圍內的土壤和筍基外殼,用40%拌種雙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噴霧殺菌,用藥量每筍1s。發(fā)現(xiàn)病株后,剝除基部竹籜,加速木質化,并對基部噴施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
(4)竹筍禾夜蛾防治 及時清理蟲害筍,運出銷毀或置窖中漚肥,以降低蟲口密度,出筍前噴1次80%的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出筍后每隔1周噴1次,連續(xù)噴2~3次。并且保護利用天敵,控制害蟲。
(5)竹織葉野螟防治 采用8月以后挖山松土,擊死蟲繭或幼蟲,清除密源植物和黑光燈誘殺成蟲,也可于卵期釋放赤眼蜂生物防治。在成蟲羽化期用1%的速滅煙霧劑噴煙防治。要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發(fā)現(xiàn)疫情要及時上報和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農藥防治為輔。
7.勾梢 常遇雪壓風折的地方,在10月份進行勾梢,留枝15盤以上,以防止毛竹倒伏、翻蔸、劈裂。
參考文獻:
[1]任濤,孫桂春.淺談毛竹低產林改造的幾項關鍵技術[J].廣西林業(yè),2009,(4).
[2]吳勇建,楊興孫,毛竹低產林改造技術的應用探究[J].科技傳播,2013,(17).
[3]戴明輝,陳紅興,李樂寶,王信遠.毛竹低產林改造技術[J].科學種養(yǎng),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