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職教育中,語文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擺脫傳統(tǒng)陳舊的教學模式融入職業(yè)教育獨特的理念,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未來的就業(yè)需求,這成為擺在中職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在文章中,我們將就中職語文教學中建構模式問題展開探究。
關鍵詞:中職語文;課程;建構模式
一、中職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學校生源質量較差
相較于普通高中生,中職學生整體素質水平不高,沒有強烈的自我約束能力,也沒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甚至多數(shù)都是問題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在進行管教的過程中會有一定困難,同時他們對于學習也缺乏興趣,所以教學工作的開展困難重重。
2.學校本身的教學存在問題
很多中職學校為了一味地追求發(fā)展速度,擴大規(guī)模,都將注意力放在了對硬件設備的建設上,只重視對學校的技能培訓教育。但是對學生文化素養(yǎng)及思想素質的教育卻往往忽視,可以說語文這門課的基礎并未受到足夠重視。語文教學的實效性沒有得到體現(xiàn),也不能有效地服務于學生的未來就業(yè)及職業(yè)發(fā)展。
3.學生語文水平低下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中職學生往往存在基本書寫能力較差、語言表達能力較差、文字閱讀能力較差以及寫作能力較差等多種問題。
二、中職語文課教學中實施建構模式的作用與意義
1.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隨著中職語文學習內容、考試法的實施開展,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與目標,每次語文課上,學生都會帶著任務去聽講,對于知識的獲取效率更高,對于語文學習也有了更多的信心,慢慢地也就對這門學科感興趣了。
2.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道德及人文素養(yǎng)水平
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名家名著、名言警句的學習都能幫助學生提升道德素養(yǎng),深化文化修養(yǎng),讓學生更好地成長。只有這樣,未來的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需求,這才符合中職“以就業(yè)為導向”的教學原則。
三、中職語文教學中建構模式的具體實施策略
1.語文課程的建設
(1)注重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從當前的中職教育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差,甚至很多學生普通話都講不好。普通話是人際交往必備的工具,只有說好普通話,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在今后走向社會之后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給領導留下良好的印象,為自己爭取更好的發(fā)展機會。所以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普通話的培養(yǎng),讓他們能夠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為他們創(chuàng)設更多的溝通交流場景,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上,應該格外重視兩個最基礎的素養(yǎng):首先是要寫得正確,然后是要寫得工整。其中寫得正確就是沒有錯字,寫得工整就是要讓自己寫出來的字不僅自己認得出,也能讓他人認得出。
(3)注重對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用文是學生日后工作中都會用到的東西,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應該確保文章格式規(guī)范、文字簡練、表述清晰。
2.語文課程考試的構建
學生紀律占學期成績20%;學生作業(yè)占學期分數(shù)的20%;學生課上回答問題占20%。學生的誦讀背誦也占20%。中職語文課本里有許多優(yōu)美的散文,唐詩、宋詞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誦讀是學習古詩文最重要的方法。通過誦讀,我們可以加深對古詩文的理解和感受,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位。最后學生書寫成績占20%。學生書寫的內容要求是課文中的經(jīng)典篇目、詩歌、散文、名言警句等。
在“以就業(yè)為導向”的原則下,實施有效的語文教學建構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去,讓學生對語文這門課程產(chǎn)生更強烈的興趣,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水平,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這對于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同樣具有極大的推動性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澤松.就業(yè)導向下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教學改革[J].學周刊,2018(33):21-22.
[2]王云起.芻議中職語文教學與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上旬刊),2018(11):150-151.
作者簡介:何珍(1985—),女,廣西合浦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中職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