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淵, 李 莉, 曾來星
(重慶市開州區(qū)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 重慶, 405400)
有研究[1-3]顯示,重癥急性胰腺炎(SAP)占所有急性胰腺炎的10%~20%, 且病死率較高,嚴重者甚至可導致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等。因此,對于SAP尤其是合并嚴重感染者,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及早治療十分重要[4-6]。本研究檢測SAP患者C反應蛋白(CRP)及血清降鈣素原(PCT)的變化,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SAP組,另選取同期收治的90例輕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MAP組, 100例來院參加體檢的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SAP組及MAP組診斷均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胰腺外科學組制定的《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了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 有心肌炎、菌血癥等既往感染史; 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者; 精神異?;虿慌浜险? 肝腎功能不全、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合并其他疾病者。3組受檢者共280例,其中男162例,女118例,年齡27~81歲,平均(47.9±11.3)歲。3組受檢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檢測3組患者的CRP及PCT變化,并分析二者聯(lián)合診斷的價值。所有患者入院后便開始行胃腸減壓、禁食、禁水等內(nèi)科綜合治療。3組受檢者均于就診次日或體檢當日清晨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 室溫下凝固20 min, 離心機3 000轉(zhuǎn)/min離心5 min, 留上清液。采用免疫比濁法進行血清CRP診斷,試劑盒由德國西門子診斷提供,儀器采用BNII特定蛋白分析儀。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進行血清PCT診斷,儀器采用羅氏Roche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試劑盒由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標本的檢測嚴格按照試劑盒的說明書進行操作。
采用SPSS 19.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SAP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高于MAP組, MAP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受檢者入院當日血清CRP、PCT水平對比
CRP: C反應蛋白; PCT: 降鈣素原。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與MAP組比較, #P<0.05。
血清PCT診斷的ROC曲線下降面積為0.87, 95%置信區(qū)間(95%CI)為0.85~0.89,P=0.02, 最佳節(jié)點為≥3 ng/mL; 血清CRP診斷的ROC曲線下降面積為0.79, 95%CI為0.77~0.81,P=0.04, 最佳節(jié)點為≥50 mg/L。
二者聯(lián)合診斷的陰性似然比為0.14, 陽性似然比為4.14, 準確度為88.20%, 特異度為86.40%, 敏感度為91.50%。見表2。
表2 二者聯(lián)合診斷效能
作為臨床上最常見、最多發(fā)的急腹癥之一,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理特征主要為胰腺內(nèi)炎癥細胞浸潤,胰腺壞死或出血[7]。目前,臨床上常將急性胰腺炎分為輕型及重型兩種類型,且有報道[8]認為輕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約有20%可發(fā)展為重癥急性胰腺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便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嚴重者甚至發(fā)生死亡[9]。有文獻[10]報道,急性胰腺炎患者細胞炎性因子在其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動態(tài)監(jiān)測作用。
本研究中, SAP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高于MAP組, MAP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研究[11]認為降鈣素原作為多肽類激素糖蛋白的一種,可由脾臟、肝臟及小腸等器官單核細胞合成,在正常機體內(nèi)含量極低。一旦機體發(fā)生嚴重感染及臟器衰竭,其血清水平可顯著升高,可作為細菌感染程度的客觀評價指標。作為目前臨床最常用的炎性反應檢測指標, CRP含量已被較多文獻[12]證實與急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有研究[13]認為,急性胰腺炎感染者和急性胰腺炎非感染者CRP及PCT水平均顯著高于非胰腺炎健康人群(P<0.05), 說明二者升高可作為判斷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指標。也有文獻[14]認為,胰腺炎感染嚴重程度與血清CRP、PCT水平呈正相關(guān)。
本研究顯示,血清PCT診斷的ROC曲線下降面積為0.87, 最佳節(jié)點為≥3 ng/mL; 血清CRP診斷的ROC曲線下降面積為0.79, 最佳節(jié)點為≥50 mg/L。不同的研究關(guān)于血清CRP、PCT水平評估急性胰腺炎效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可能與病例來源、檢驗方法不同密切相關(guān)[11, 14]。也有研究[15]認為, CRP雖然可作為預測急性疾病嚴重程度的“金標準”,但其特異性較差,可在各種急性病變中升高。本研究中二者聯(lián)合診斷的陰性似然比為0.14, 陽性似然比為4.14, 準確度為88.20%, 特異度為86.40%, 敏感度為91.50%。作者認為,按照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分期,其前2周屬于全身急性炎癥反應期,胰腺局部炎癥多屬于無菌性, PCT值在此期間基本不升高; 而2周后即為疾病感染期,可出現(xiàn)全身細菌性感染及局部壞死物質(zhì)繼發(fā)性感染, PCT值在此期間增高明顯[15]。因此,對于急性胰腺炎早期,聯(lián)合診斷的效能更佳。
總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CRP及血清PCT與病情發(fā)展呈正相關(guān),且二項指標聯(lián)合診斷準確度、特異度、敏感度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