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旭
親愛的孩子們:
有一天,媽媽和幾位朋友喝下午茶,我們都七十歲了,很自然就談到了以后的日子要怎么過。你們的奶奶和我們住了十四年才離開我們,而姥姥晚年失智。我在那幾年辛苦的日子里有許多感觸,朋友們聽了,都希望我動筆寫下來,所以我決定給你們寫這封信。
我們這一代上有老,下有小。奶奶生命的最后幾年身體很差,而她不會開車,不懂英文,完全依賴我們。到了晚年,她幾乎每星期都要去醫(yī)生那里,所以這成了我們的責任。姥姥晚年失智,也給我們的身心帶來極沉重的負擔。
我們在美國的這一代,是獨立的。爸媽養(yǎng)育你們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也不是為了養(yǎng)兒防老,我們是為了付出與欣賞。只要你們健康快樂,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遍,讓我們有機會與你們同行,這就足矣!
現在要告訴你們的是,以后我們老而病了,該怎么對待我們。
在生命的最后幾年里,我們一定會找到一個安棲的地方。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這樣要求。
在我們行動不能自理之后,不要帶我們出去吃飯。我們這輩子已經過得非常精彩,老了就讓我們待在自己的天地。弟弟小時候看到老太婆在飯店圍著圍兜被喂食時,覺得可憐而難過,當時媽媽就告訴他:“以后爸媽變成這樣,就不要帶我們出來了!”記得他還很純真地問:“那你一直求我怎么辦?”我說:“就當沒有聽到。”我不是在開玩笑,到了那個階段,吃什么好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周末不給你們添麻煩是爸媽的心愿!你們有空來看看我們就很好了!
當爸媽老得不成樣子時,千萬別拉著爸媽拍照,那太殘忍了。我常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和插著鼻管、傻乎乎的老母親一起拍照片,就很生氣,覺得用老人作秀心態(tài)不善!爸媽希望給你們留下最美的記憶,而不是告諸親友“我們還活著”!
當爸媽生活不能自理時,有護理人員在場,你們最好離開,千萬不要親自來處理我們的穢物,或是給我們沐浴更衣。我一直記得你們的姥爺住院時,我替他處理穢物時他尷尬的面容。雖然媽媽一再強調,他一把屎一把尿地把我養(yǎng)大,我現在愿意為他做同樣的事,但是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思,所以從那以后就請護理人員處理了。因為姥爺要的是尊嚴,心同此理,我們也是!
爸媽之中會有一個人先離開,剩下的一個如果還住在大房子里,一定要盡快安排,把剩下的一個搬遷到養(yǎng)老院,請專人照顧。成為一個孤獨的老人實在太悲哀了!養(yǎng)老院有其他老人,人的心情會好一點!爸媽預備了足夠的養(yǎng)老費用,是可以終老的。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最后一定一定不要急救!爸媽有生之年和你們在一起度過了很快樂的時光,該走時就走了,大家都應該沒有遺憾地告別!
前面所說的是爸媽在正常情況下逐漸變老而病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爸媽老年失智,脾氣越來越差,記憶力不好,一再重復事情,并開始疑慮、擔心等。你們怎么辦?
當爸爸或媽媽變得不可理喻時,不要生我們的氣,因為那時我們的內心和行為不能一致——我們病了,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你們要想的是爸媽以前是多么愛你們,多么知書達禮,多么善良而細心。這時,就不要和爸媽計較了,我們的失控行為即使再討人厭,你們也一定要了解,那是一種病態(tài)!
不要挑戰(zhàn)爸媽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真的不記得了。如果時時考我們,當爸媽偶爾清醒時,會感到害怕,生自己的氣。不要和爸媽爭論問題,什么事盡量順著點,因為這個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和爸媽再辯下去,道理也是辯不明的,只會使你們更生氣。
當爸媽沒有安全感時,可以學學我當時怎么對待失智的姥姥。媽媽當時印了一張假的銀行存款單,里頭有數百萬元,就放在床頭。在她還認字時,每天看著,心情很好,不會擔心沒有經濟后援。
常常給我們善意的謊言,譬如,要走了,就說去辦點事,馬上回來。姥姥在世時我就是這樣處理的,免得她因我的離開而害怕、緊張。此時說謊又何妨?
萬一有一天,我們什么事都不記得了,甚至不知道你們是誰時,也不要傷心,因為那時我們已經活在另一個境界里——但你們永遠活在爸媽心里。你們一定得把我們送到該去的地方,不要留在身邊。老的時候,糊涂可能比清醒好,不要因爸媽的失智而悲哀。這是人生的常態(tài)。
好了,這些話或許說得太悲情,但都是將來會發(fā)生的。趁著爸媽頭腦還清醒時,告訴你們這些想法,是必要的?,F在,爸媽還健康地活著,咱們就多聚聚,享受美好的日子吧!
愛你們的爸爸媽媽
后記:寫這篇文章時,掉了不少淚,人生到頭來是很殘酷的,但也必須面對。
其實這也是寫給自己看的,警惕將來要發(fā)生的事,就會更珍惜現在擁有的。
(王 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