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成長高度,并不以所謂的“全球第一樓”為標志,而是以我們的思想為標準。我們的書單決定了我們的過去,同時也指向一個遼闊的未來。
——吳曉波《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學習不再是挖掘潛力的方式,而是發(fā)展這種潛力的方式。我們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潛力。
——安德斯·艾利克森《刻意練習》
講述自己的童年,通常就是講述自己的家庭。然而在這方面我必須承認,對我來說大人們都生活在霧蒙蒙的世界,而不是在我自己的世界。
——切斯瓦夫·米沃什 《站在人這邊》
不要那么勇敢,要是你害怕,那就害怕好了,害怕的人才會活下來。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時間的禮物》
我們身處一場閱讀革命之中,而且這僅僅是開端。我不知道在提供了這么多便利條件的情況下,我的孫輩的想象力會萎縮多少。與我那時相比,所有這些附加設備會不會導致他們閱讀經(jīng)歷的欠缺?我們是否應該擁有如此多的信息?
——拉莫娜·科瓦爾《我的事業(yè)是閱讀》
我認為保持心神鎮(zhèn)定的關鍵是處理每一件事情都要絕對集中精力,種園子就是種園子,寫作也是一樣,會朋友則完全以誠相待。大部分情況下均是如此。
——梅·薩藤《海邊小屋》
有些人隨著時光的流逝忘卻了糟糕的經(jīng)歷,但有些人卻年復一年更強烈地回憶起那些經(jīng)歷。
——羅爾夫·拉佩特《潘帕藍調(diào)》
只要一想自己要成為什么樣的母親,我就不可能不去想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如果要問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就不可能不去回看那些一點點累積成我的過去。
——黃惠偵《遲來的告白:我和我媽媽》
愛和情感上的安全感都是孩子的第一需求。我遇到過一些經(jīng)常挨打的孩子,或者說是父母專制下的犧牲品,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替父母開脫以盡力維系這種情感聯(lián)系。
——托馬斯·德·昂桑布爾《非暴力溝通的覺醒》
我比時空更蒼老,因為我有意識。萬物衍生于我,整個自然是我感覺的后裔。
——費爾南多·佩索阿《不安之書》
不要一開始就試圖找到你的激情所在,也沒必要一開始就非要做你感興趣的事情,而是要熟練掌握那些別人覺得有價值的技能或知識。你不必喜歡上它,你只需要做到最好就行。一旦你在這個領域成為大師,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機會可以去做你喜歡的事情。如果你持續(xù)完善你的技能,總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激情所在。反之則不一定能行。
——凱文·凱利給大學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