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孫璀 于箭
【摘要】 目的 研究對比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檢驗的效果。方法 186例疑似乙肝患者, 在治療前均接受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進行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 比較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免疫法乙肝病毒標志物[乙肝e抗體(HBe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體(HBcAb)、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檢出率。結果 化學發(fā)光法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檢出率分為45.16%、29.57%、48.39%、54.84%、25.81%, 明顯高于酶聯免疫法的32.26%、20.43%、35.48%、35.48%、17.2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均對乙肝病毒標志物有一定的檢出率, 其中化學發(fā)光法的檢出率較高, 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乙型肝炎;血清學檢驗;化學發(fā)光法;酶聯免疫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7.016
乙肝是我國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 是危及人類健康的傳染性疾病[1]。乙肝是由于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所導致, 此種病毒可以經過血液、母嬰、破損皮膚黏膜和性接觸進行傳播, 當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 患者的肝臟功能會逐漸受到損傷, 進而出現功能障礙[2-4]。乙肝患者會出現畏食、乏力、惡心、腹脹、肝區(qū)疼痛等多種臨床癥狀, 并且乙肝患者的膽汁分泌異常, 患者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癥狀, 當患者的肝功能損傷嚴重時, 患者會出現黃疸、肝纖維化的病情, 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5-7]。乙肝患者在發(fā)病后, 需要接受及時的檢查診斷和治療, 臨床上在對患者進行檢查時, 主要實施乙肝病毒血清學檢查, 本文主要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86例疑似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08例, 女78例;年齡最小26歲, 最大75歲, 平均年齡(50.38±9.07)歲;病程1~16年, 平均病程(8.34±2.82)年。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 2. 1 納入標準 本次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1. 2. 2 排除標準 排除患有原發(fā)性血液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惡性腫瘤和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處于哺乳期和妊娠期的女性患者[4]。
1. 3 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均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進行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在檢驗前1 d, 囑咐患者保持空腹狀態(tài)>8 h, 然后在次日清晨, 抽取靜脈血5 ml于真空分離膠試管中, 離心10 min(離心速度控制為3000 r/min), 分離上層血清, 將血清放置于-20℃冰箱保存, 等待檢驗。
1. 3. 1 化學發(fā)光法 使用雅培i20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對標本進行檢驗, 試劑盒是由雅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乙肝病毒定量試劑盒。
1. 3. 2 酶聯免疫法 使用英科新創(chuàng)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生產的乙肝檢測試劑盒, 檢測前, 將試劑盒放置于室溫下30 min, 并將陽性、陰性和空白對照孔設置好, 然后將標準液50 μl加入至陽性對照孔和陰性對照孔, 然后再加入50 μl的特異酶, 再進行封膜處理, 并使用振蕩器將液體混合均勻, 混合均勻后, 將其放入37℃的水浴箱中, 孵育1 h, 將反應板進行清洗, 并在其中加入底物A、B液, 做好遮光處理, 再進行孵育15 min, 然后加入終止液。
1. 4 觀察指標 比較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免疫法乙肝病毒標志物檢出率。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化學發(fā)光法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檢出率分為45.16%、29.57%、48.39%、54.84%、25.81%, 明顯高于酶聯免疫法的32.26%、20.43%、35.48%、35.48%、17.2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乙肝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疾病, 此病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患者感染乙肝病毒所導致[8]。乙肝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其可以通過血液、體液、精液等多種渠道傳播, 當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 其肝臟會受到病毒的慢慢侵襲, 導致患者的肝臟逐漸出現功能障礙, 且患者的膽汁分泌減少, 患者會逐漸出現乏力、腹脹、惡心、飲食困難、肝區(qū)疼痛等多種臨床癥狀, 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9-11]。由于乙肝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這也會導致患者無法進行正常的人際交流, 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極大的創(chuàng)傷[7]。
乙肝患者在發(fā)病后, 需要及時的接受檢查診斷, 然后根據檢查結果, 對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治療措施, 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在對乙肝患者進行檢查時, 主要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進行檢查, 酶聯免疫法是通過抗體和酶復合物相結合, 利用顯色反應獲得結果, 此種方法可以滿足定性分析, 無法進行定量分析;化學發(fā)光法利用生物素-親和素技術進行檢測, 具有較高的先進性, 檢出準確率較高[12-14]。
本研究結果顯示:化學發(fā)光法HBeAb、HBeAg、HBcAb、HBsAb、HBsAg檢出率分為45.16%、29.57%、48.39%、54.84%、25.81%, 明顯高于酶聯免疫法的32.26%、20.43%、35.48%、35.48%、17.2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均對乙肝病毒標志物有一定的檢出率, 其中化學發(fā)光法的檢出率較高, 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曉芬. 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的效果對比.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4):605.
[2] 黃寧, 張喆, 馬愷.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和酶聯免疫法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的臨床對比研究.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7, 2(5):132-133.
[3] 殷蓓琦, 黃秋芳. 三種不同免疫檢測法對乙肝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的結果對比分析. 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7, 24(6):682-685.
[4] 程育春.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在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中的應用.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6, 11(15):53-55.
[5] 周雙艷, 趙克斌, 楊澤華. 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與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比對.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 16(5):753-755.
[6] 施振崗. 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和酶聯免疫法檢測乙肝病毒標志物結果準確性的比較.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7, 24(18):111-113.
[7] 黃懌箐.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在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中的應用分析.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7, 21(23):3102-3103.
[8] 張怡莎. 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采用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的效果對比. 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 2014, 3(32):32-33.
[9] 朱火星. 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免疫法應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學效果比較. 當代醫(yī)學, 2010, 16(16):89-90.
[10] 郭銳. 化學發(fā)光法和酶聯免疫法檢測乙肝病毒血清學的對比. 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 2017, 28(10):1218-1219.
[11] 雷秀麗. 化學發(fā)光法與酶聯免疫法應用于乙肝病毒血清學檢驗中的效果. 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18, 3(6):100-101.
[12] 郭輝. 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與酶聯免疫法測定乙肝病毒標志物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傷殘醫(yī)學, 2013(5):270-272.
[13] 羅耀凌, 歐國萍, 池沛冬,等. 聯合檢測EB病毒相關抗體和抗原對診斷鼻咽癌的價值. 癌癥, 2009, 28(1):96-99.
[14] 蔡永林, 鄭裕明, 成積儒, 等. 應用基于Logistic回歸的ROC曲線評價鼻咽癌EB病毒抗體聯合檢測.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09, 23(5):384-387.
[收稿日期: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