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中
【摘 要】針對一款柔性材料切割刀需對其內(nèi)部的碳纖維片在載荷作用下做應力應變分析,在SolidWorks軟件中建立了該柔性材料切割刀的三維模型,利用SolidWorks motion對其零部件進行了反作用力分析,以便于后續(xù)的簡化操作;同時,計算了碳纖維片以下部分零部件質(zhì)量,以求得碳纖維片收到的下拉力,從而達到簡化的效果。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靜態(tài)分析,對碳纖維片進行應力應變分析,獲取應力應變云圖及相關數(shù)據(jù)。
【關鍵詞】SolidWorks;碳纖維片;應力應變
【中圖分類號】TG33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9)10-0047-02
0 引言
柔性材料切割刀是一種目前切割機上非常重要的零件,切割材料都是由切割刀完成,目前一款新型切割刀(三維模型如圖1所示)中有一個重要零件——碳纖維片1,它對切割刀工作的安全性及效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碳纖維片是和偏心輪、導向軸相連的部件,它也起到傳遞動力的作用,電機驅(qū)動偏心輪轉(zhuǎn)動,偏心輪通過碳纖維片帶動其以下部分實現(xiàn)上下直線運動,碳纖維片既收到偏心輪帶來的振動,還受到雙向的作用力,如果在工作時出現(xiàn)疲勞損壞或是斷裂現(xiàn)象,將直接使切割刀無法正常工作,甚至會對附近操作人員帶來身體傷害,所以對碳纖維片做應力應變分析非常重要,但由于切割刀三維模型太復雜,包括ansys workbench等專門用來做分析的軟件都出現(xiàn)模型太復雜及網(wǎng)格劃分需占用大量內(nèi)存空間等問題,故本文將通過對切割刀進行簡化后再對碳纖維片進行分析。
1 簡化過程
由于嘗試過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及ANSYS workbench等軟件直接對切割刀進行靜態(tài)分析時出現(xiàn)了模型不穩(wěn)定、約束不適當、模型太復雜、CFX-mesh method網(wǎng)格劃分需占用大量內(nèi)存空間等問題,以至于無法求解,因此通過力學方面知識對切割刀進行簡化,步驟如下。
(1)將碳纖維片以下所有相連的零部件質(zhì)量通過SolidWorks評估中的質(zhì)量特性獲取到數(shù)值,由G=mg計算出這些零部件的總重力,將這些零部件從模型中去除,由總重力代替,減少了因繁雜裝配導致的干涉問題。
(2)利用SolidWorks motion對偏心輪、軸承、軸承套、碳纖維片進行動態(tài)分析,在偏心輪與電機軸連接處添加一個旋轉(zhuǎn)馬達,由實際情況將轉(zhuǎn)速設置為19 800 rpm,獲取碳纖維片與偏心輪連接處的支撐反力情況(如圖2所示),可知碳纖維片所受偏心輪作用力最大壓力-3 N,最大拉力為2 N。
2 SolidWorks simulation靜態(tài)分析
通過對切割刀的簡化,只取出碳纖維片,選擇SolidWorks simulation中的靜態(tài)分析,根據(jù)實際情況在“零件”中將碳纖維片材料定義為合金鋼,考慮到碳纖維片的兩端圓孔處是由兩緊固螺釘固定連接的,故在“夾具”中在此兩處設置“固定”;由于簡化過程中偏心輪對碳纖維片的作用力為諧波,只選擇考慮其最大壓力和最大拉力時的應力應變,因此在“外部載荷”中分別設置碳纖維片上部作用力為最大壓力-3 N及最大拉力2 N,此處做兩步分析;在碳纖維片下部添加零部件簡化后的重力。隨后進行網(wǎng)格劃分和運算,分別獲取受偏心輪最大壓力及最大拉力的應力應變結(jié)果圖(如圖3所示)。
3 結(jié)論
本文通過建立及簡化新型柔性材料切割刀三維模型,對碳纖維片進行了應力應變分析,得到其應力應變分布圖。在簡化過程中,利用力學理論、SolidWorks motion動態(tài)分析等,通過力來代替復雜的零部件及其約束,為以后對復雜模型進行各種類型的分析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
參 考 文 獻
[1]李冰,王少華,鄧斌.摩擦擺隔震橋梁簡化力學模型動力學分析[J].機械強度,2015(5).
[2]張菊輝,陳楊,姚兆瑋.高阻尼橡膠支座隔震橋梁簡化力學模型動力分析[J].機械強度,2019(1).
[3]張永偉,魏仲琛,潘強,等.基于SolidWorks的三輪汽車車架靜態(tài)分析[J].裝備機械,2017(3).
[4]汲方林.基于Simulation的測斜鉆桿靜態(tài)分析及優(yōu)化設計[J].礦山機械,2014(3).
[5]張文光,王大鎮(zhèn),應帥,等.采用Solidworks弧面分度凸輪建模新方法及靜態(tài)分析[J].中國工程機械學報,2018(5).
[6]張文光,弓清忠,王大鎮(zhèn),等.單頭弧面分度凸輪實體建模新方法及運動仿真[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14(2).
[7]趙燕偉,盛猛,李廷,等.皮革切割力與吸附力理論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2(5).